首頁 資訊 猝死的病因

猝死的病因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07:07

臨床分類

猝死分心臟性及非心臟性兩類,由心臟原因引起突然和意外的死亡占猝死原因的80%。非心臟性原因造成的猝死僅占20%左右。

流行病學

病因

猝死是心、腦、肺等生命臟器發(fā)生急劇而嚴重的功能障礙,以至突然中止活動而直接造成的死亡。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原因均可導致猝死的發(fā)生。

1、心血管疾病

占病因的40%~50%,其所引起的猝死最為常見,稱為心臟性猝死。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最為多見。少見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夾層、低血鉀、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動脈瓣病變、二尖瓣脫垂綜合征、藥物、電解質紊亂等所致長Q-T綜合征等。對于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一般可以追蹤到明顯的誘因:外在誘因有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酗酒、過度吸煙等;內在誘因有心功能不全、心絞痛、內環(huán)境紊亂等。

2、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占病因的16%~22%。較常見的如肺栓塞、哮喘、葡萄球菌性暴發(fā)性紫癜等。

3、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占病因的15%~18%。較常見的如腦出血。

4、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占病因的8%~10%。如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以暴飲暴食、酗酒為發(fā)病原因,造成胰臟出血壞死,外溢,發(fā)生自體消化所致。

5、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

占病因的5%~10%。典型的原發(fā)疾病如異位妊娠等。

6、其他

占病因的5%~8%。如過敏(青霉素、普魯卡因等)、猝死癥候群、毒品及藥品過量(如奎尼丁、氯喹、氯丙嗪、胍乙啶等)、亞健康生活方式等。

癥狀

猝死發(fā)生前可無任何先兆,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或情緒波動,有些出現(xiàn)心前區(qū)悶痛,并可伴有呼吸困難、心悸、極度疲乏感;或出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早搏。猝死發(fā)生時,心臟喪失有效收縮4~15秒即可有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減慢、變淺,以致停止。死前有些患者可發(fā)出異常鼾聲,但有些可在睡眠中安靜死去。

1、心音消失。

2、脈搏觸不到,血壓測不出。

3、意識突然喪失,若伴抽搐,稱之為阿斯綜合征,發(fā)作可自限,數(shù)秒或1~2分鐘可恢復,持續(xù)時間長可致死。

4、呼吸斷續(xù),呈嘆息樣,隨后停止。

5、昏迷。

6、瞳孔散大。

猝死患者即使經(jīng)有效治療后生命體征恢復,也可能由于缺血缺氧時間過長,發(fā)生缺血缺氧性腦損傷。

檢查

醫(yī)生在挽救猝死患者后,多會對患者行動脈血氣分析、血生化檢查等明確患者一般情況以及尋找可能存在的猝死病因,并通過心、腦電圖對患者重要器官功能進行檢查。對于懷疑存在器質性病變者,可能需要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適當?shù)挠跋駥W檢查手段。

1、動脈血氣分析

d動脈血氣分析可迅速判斷猝死患者血氧水平、酸堿紊亂程度,協(xié)助尋找猝死發(fā)生的原因,以便迅速糾正猝死相關的因素。

2、血生化檢查

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肝腎功能狀態(tài),通過電解質、心肌酶、胰酶等,這些檢查均可協(xié)助醫(yī)生尋找猝死發(fā)生的原因。

由于猝死原因多樣,懷疑存在心臟病或其他部位器質性病變者,可能需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適當?shù)挠跋駥W檢查手段。

1、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可持續(xù)進行心電監(jiān)測。心電圖可以明確猝死患者有無急性心肌梗死,可協(xié)助判斷猝死患者是否存在可以電除顫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若患者心電圖提示為心臟停搏或電機械分離,則不適合進行電除顫。腦電圖評估是否存在異常的腦電波。

可出現(xiàn)以下3種表現(xiàn)

(1)室顫(或撲動)波型。

(2)心室停搏,心電圖直線,或僅有心房波。

(3)心電機械分離,心電圖呈緩慢畸形的QRS波,但不產(chǎn)生有效的心肌機械性收縮。

2、腦電圖檢查

可根據(jù)患者腦電圖表現(xiàn)明確患者患者是否存在腦功能障礙以及缺血缺氧性腦損傷。

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體征及心電圖可診斷,即心音消失;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意識突然喪失;呼吸停止或斷續(xù);瞳孔散大;心電圖表現(xiàn)為室顫或直線。在挽救患者后,醫(yī)生多還需對患者猝死原因進行明確。

治療

猝死患者的急救多應在現(xiàn)場立即進行,通過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多種手段盡可能恢復患者心跳呼吸,可選用多種藥物靜注以恢復患者生命體征。對于心跳呼吸恢復者,還需持續(xù)監(jiān)護,必要時可能需使用電復律等方式。心源性猝死患者有時還需在病情穩(wěn)定后植入心臟轉復除顫器以維持患者心律。

1、胸外心臟按壓

首先迅速給予胸外心臟按壓,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若人操作,每按壓30次,進行人工呼吸2次,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交替進行,其比例為30:2。若為嬰兒雙人操作,其比例可為15:2。若為2人或2人以上操作時,應每按壓30次,給予2次人工呼吸,每2分鐘交換職責,以保證效率。但交換時間應在5s內完成。

2、通暢氣管

迅速將病人置于硬板床上,松解衣扣及腰帶。取下義齒,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腔內的分泌物,使氣道通暢。搶救者一手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置于前額,另一手托起頸后部使頭后仰,然后用托頸部手的示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頜角處,抬起下頜,使呼吸道伸直。

3、人工呼吸

采用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需注意避免過度通氣。條件允許時可迅速給予球囊——面罩通氣。

4、建立靜脈通道及藥物應用

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道,依據(jù)病情應用藥物,常用藥物有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胺碘酮、利多卡因、硫酸鎂等。

5、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及除顫

在復蘇過程中,每隔2min,進行心電監(jiān)護,若出現(xiàn)室顫時,及時給予體外非同步電擊除顫。對嬰幼兒,建議使用手動除顫器。如果沒有手動除顫器,需要兒科型劑量衰減AED。若仍為室顫,可考慮靜脈應用利多卡因,使細顫變?yōu)榇诸?,再次給予AED時能量可更高。若出現(xiàn)室速,同樣需應用利多卡因治療。有條件時可給予同步電復律。

6、維持呼吸、及時給氧

無自主呼吸時,應用簡易呼吸器或人工輔助呼吸。氣道梗阻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給氧吸入。同時應用呼吸中樞興奮藥如尼可剎米、洛貝林等。在恢復自主循環(huán)后,將吸氧濃度及時調整到需要的最低濃度實現(xiàn)動脈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94%。當動脈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穩(wěn)定在94%以上時,通常可以取消吸氧。

7、鎮(zhèn)靜

如出現(xiàn)躁動不安、抽搐時,應及時給予鎮(zhèn)靜藥,以減少機體耗氧常用藥物有地西泮、苯巴比妥鈉等。

8、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

復蘇成功后,應立即急查血生化,根據(jù)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水、電解質及酸堿性藥物的入量。需注意,堿性藥物應慎重應用,原則是寧酸勿堿。

9、脫水、利尿藥

可使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快速靜脈滴注,或50%葡萄糖溶液快速靜脈推注,呋塞米靜脈注射等,以消除腦水腫復蘇后,輸液量也應適當限制,以保持脫水狀態(tài),但應保持尿量在30ml/h以上。

10、生命支持療法

如給予能量合劑、糖皮質激素、維生素、強心藥等。并維持機體低體溫,如使用頭部冰帽、冰毯等降溫,使中心體溫控制在32~34℃,頭部溫度可控制在28℃,持續(xù)時間至少12h,必要時可采用人工冬眠療法。以維護身體重要器官如心、腦、肝等的正常功能。

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胺碘酮、利多卡因、硫酸鎂、地西泮、苯巴比妥鈉、甘露醇、山梨醇、呋塞米

大多數(shù)從心臟驟停存活下來的患者需要采用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以幫助患者維持正常的心率。

頜面部神經(jīng)纖維瘤的治療周期受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案、治療時機和個人體質等因素影響,可能存在個體差異。

治療費用可存在明顯個體差異,具體費用與所選的醫(yī)院、治療方案 、醫(yī)保政策等有關。

預后

患者預后與救治是否及時有關,如心臟驟停不超過5min,則復蘇成功率較高,若超過6min,即使心跳恢復,亦可能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不可逆性損害。

部分患者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急救處理,可有治愈可能。

日常

猝死患者經(jīng)及時治療生命得到挽救后,恢復期內應嚴格注意生活管理,避免各種原因影響恢復?;颊咝睦砜赡苁艿捷^大影響,應保持關注。

1、心理特點

猝死患者經(jīng)積極治療在意識清醒后,可能出現(xiàn)恐懼、緊張等情緒。

2、護理要點

家屬和護理人員應多陪伴患者,多與患者溝通交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颊邞敱M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1、營造舒適、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清除室內障礙物,以免患者因行動不便,造成跌倒外傷等。

2、病情嚴重者應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3、長期臥床者,要積極預防壓瘡,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有條件者可選用氣墊床。定期給患者翻身和按摩,通常2~3h翻一次,患側和健側交替進行。

4、注意患者個人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勤洗手、洗澡和換洗衣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注意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物,避免受寒引發(fā)感冒。

飲食

猝死患者恢復期應當嚴格注意飲食管理,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保證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起到輔助控制病情,維持治療效果,促進疾病康復的作用。

1、選擇多種食物,達到營養(yǎng)均衡。每日推薦攝入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禽、魚、乳、蛋類,豆類,油脂類共五大類食品,做到主食粗細搭配。既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又可維持適宜的體重。

2、吞咽障礙的患者可將固體食物打成泥狀或糊狀,從而降低吞咽難度。要緩慢、少量多次進食,避免誤吸。

1、不宜吃含油脂過高及油炸類食物,如肥肉、動物油等。

2、不宜吃含鹽高的菜品或腌制品,如咸肉、咸菜、熏醬食物等。食鹽應每日不超過5g,如果合并高血壓,每日應不超過3g。

3、不宜吃辛辣調味品及咖啡、濃茶等刺激食物。

4、患者應限制飲酒。

預防

1、積極開展冠心病的預防與治療

冠心病患者堅持服藥治療,冠脈病變嚴重的患者及時進行介入或手術干預。

2、及時糾治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的患者以及心肌病患者需要及時手術治療,避免發(fā)展為重度心肌肥厚或重度心室擴大。對于已經(jīng)重度心肌肥厚或重度心室擴大的患者應根據(jù)心功能心率情況,使用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預防心律失常。

3、防治冠脈痙攣

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注意勞逸結合,消除因過勞和過度劇烈的體力活動導致兒茶酚胺的大量釋放,引起冠脈痙攣,消除猝死誘因。

4、控制高血壓

進行高血壓普查,并進行跟蹤治療是預防主動脈夾層和腦血管意外產(chǎn)生的重要手段,從而降低猝死發(fā)生率。

5、預防肺動脈血栓

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應抗凝治療,對骨科手術或婦科手術后長期臥床的患者,因注意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生成。

6、糾正電解質紊亂,合理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對嘔吐腹瀉或不能正常進食的或使用利尿劑的患者應補充鉀鹽及鎂鹽,預防因低血鉀產(chǎn)生心律失常。對于使用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應及時隨訪心電圖。

7、了解猝死相關的醫(yī)學知識

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猝死前驅癥狀,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就醫(yī)指南

患者突然發(fā)生的意識喪失,伴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急救處理,并撥打急救電話。

患者應立即進行現(xiàn)場急救,生命體征恢復后送往急診科。

1、提前預約掛號,并攜帶身份證、醫(yī)保卡、就醫(yī)卡等。

2、就診時一般需常規(guī)進行聽診器聽診和心電圖檢查,建議患者穿相對寬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診經(jīng)歷,請攜帶相關病歷、檢查報告、化驗單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其他藥物,可攜帶藥盒。

5、建議安排家屬陪同就診。

6、患者及家屬可提前準備想要咨詢的問題清單。

1、之前有沒有心臟病的診斷?出現(xiàn)胸痛的癥狀多久了?有沒有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

2、發(fā)作之前都做過什么?

3、還有哪些不適癥狀?

4、既往還有什么疾病史?有無高血壓病、糖尿???

5、對既往疾病都進行過哪些治療?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6、平時是否有吸煙、飲酒的習慣?每天的量是多少?

7、飲食情況如何?是否經(jīng)常吃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物?

8、直系親屬中有人有心臟病嗎?

1、這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病情嚴重嗎?有沒有生命危險?

3、需要做什么檢查?

4、都需要怎么治療?需要手術嗎?

5、需要治療多久?能治好嗎?

6、平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還有其他疾病,會和治療沖突嗎?

8、需要復查嗎?多久一次?

相關知識

醫(yī)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發(fā)現(xiàn)猝死規(guī)律:易猝死的人,有3個共同點
醫(yī)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發(fā)現(xiàn)猝死規(guī)律:易猝死的人,有4個共同點
心源性猝死
中國每年55萬人猝死,抗生素+酒=易猝死
中國每年55萬人猝死,抗生素 酒=易猝死
預防心臟性猝死的方法
嬰兒猝死綜合征
普華永道女白領猝死是什么原因?
一個年輕人的猝死全過程
女人性生活猝死有這6種原因

網(wǎng)址: 猝死的病因 http://m.u1s5d6.cn/newsview86916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