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諾貝爾化學獎10月5日傍晚揭曉,生物化學家被看好

諾貝爾化學獎10月5日傍晚揭曉,生物化學家被看好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02:52

澎湃新聞 消息,有著“理科綜合獎”之稱的諾貝爾化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揭曉?;瘜W諾獎去年回歸傳統(tǒng)化學,今年哪些研究領(lǐng)域被看好?

mRNA連續(xù)兩年奪獎呼聲最高,生物化學家被看

全球科學和知識產(chǎn)權(quán)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近期公布了研究成果在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出版物中占比0.01%的研究人員。歷史上,有64位引文桂冠獎獲獎者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中包括10位化學引文桂冠獎獲獎者。例如2020年的化學諾獎獲獎者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2019年化學諾獎獲獎者之一的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他們都是2015年的引文桂冠獎得主。

今年在化學領(lǐng)域,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鮑哲南因其在柔性電子和電子皮膚、有機和高分子電子材料方面的研究獲得引文桂冠獎,這些材料使得在假肢、人工智能和健康監(jiān)測等方面的應用成為可能。

現(xiàn)年52歲的鮑哲南是有機電子材料和器件領(lǐng)域的國際著名學者,她的研究成果為下一代基于有機光電材料的柔性電子技術(shù)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技術(shù)支撐。2016年,鮑哲南創(chuàng)立斯坦福大學可穿戴電子中心并任主任,同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2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邦尼·巴斯勒(Bonnie Bassler)和華盛頓大學的彼德·格林伯格(Peter Greenberg)因發(fā)現(xiàn)群體感應也被入選。這是一種細胞間化學通信系統(tǒng),允許細菌通過基因調(diào)節(jié)來檢測細胞群并對其做出反應。巴斯勒也是2022年沃爾夫化學獎的獲得者之一。

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諾塞拉(Daniel Nocera)因其在質(zhì)子耦合電子轉(zhuǎn)移方面的研究獲引文桂冠獎。這一機制對很多生物化學過程都很重要,包括光合作用、固氮和氧還原,其研究最終可能導致人工光合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

除了引文桂冠獎,《化學觀點》雜志針對2022化學諾獎獲獎者預測在讀者中進行投票,結(jié)果顯示,讀者認為歐洲或美國的生物化學家將獲今年化學諾獎。除生物化學外,被提及最多的研究領(lǐng)域是有機化學、材料/聚合物、物理化學。準確預測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的AlphaFold開發(fā)者約翰·喬普(John Jumper)票數(shù)最高,約翰·喬普也是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之一。榜單中還有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先驅(qū)奧馬爾·亞吉(Omar Yaghi)、蛋白質(zhì)折疊領(lǐng)域的生化先驅(qū)弗蘭茲-烏爾里希·哈特爾(Franz-Ulrich Hartl)和亞瑟·霍維奇(Arthur Horwich)。

此外,mRNA疫苗、雙正交化學等研究領(lǐng)域仍然是年度化學諾獎預測的熱門。mRNA疫苗技術(shù)連續(xù)兩年奪獎呼聲最高。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韋斯曼(Drew Weissman)已經(jīng)橫掃了包括拉斯克獎、科學突破獎在內(nèi)的五個重要獎項,被認為未來獲得諾獎“只是時間問題”。通過對信使mRNA的修飾,他們開發(fā)的治療技術(shù)使得高效的新冠mRNA疫苗快速開發(fā)成為可能?!蹲匀弧肺锢砗突瘜W雜志編輯主任斯圖爾特·坎特里爾(Stuart Cantrill)是化學諾獎的長期預測者,今年他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年度調(diào)查,大部分票數(shù)投給了生物正交化學/點擊化學研究領(lǐng)域。

7名女性曾獲獎,2021年回歸傳統(tǒng)化學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已經(jīng)頒發(fā)了113次。期間8年沒有頒發(fā),分別是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在被頒出的113次諾貝爾化學獎中,63次只頒發(fā)給一位獲獎者,25次同時頒給兩人,25次同時頒給三人。

自1901-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已授予188位獲獎者,其中,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是唯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分別在1958年和1980年。因此1901年以來共187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7位是女性。

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的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Frédéric Joliot),1935年,他與妻子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一同獲獎,當時他年僅35歲。1934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妻子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一篇名為《一種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產(chǎn)生》的論文。憑借這篇論文,他們夫妻二人榮獲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迄今為止,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古迪納夫,他在2019年獲得化學獎時已經(jīng)97歲。古迪納夫也是目前為止獲得諾貝爾獎時年齡最大的科學家。

從諾貝爾化學獎近五年得主來看,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回歸傳統(tǒng)化學,獎項授予德國科學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們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在“憑借開發(fā)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lǐng)域的貢獻。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喬治·保羅·溫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以及“多肽與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shù)”領(lǐng)域的貢獻。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約阿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們發(fā)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shù)。

原標題:諾貝爾化學獎10月5日傍晚揭曉,生物化學家被看好

相關(guān)知識

重磅!「諾獎風向標」揭曉,華人科學家獲獎
諾貝爾獎啟示:孩子睡得越晚,成績可能越差!
“5+2”輕斷食 ‖ 被諾貝爾獎認證的長壽方法!
正式揭曉!德國小李子貓糧、貝爾家的狗糧分別攬獲寵物業(yè)用戶喜愛品牌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麗克:厭食癥女孩如何用7年心理治療改變一生
特朗普 大消息!77位諾獎得主聯(lián)名反對!發(fā)生了什么?
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成果《空腹力》:保持饑餓感,不僅僅是為了變瘦
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授予“明星”減肥藥
5屆諾貝爾獎都和它有關(guān),維生素B為啥這么重要?
一夜好眠不再是夢,GABA助眠新品上新京東,諾貝爾獎得主力薦!

網(wǎng)址: 諾貝爾化學獎10月5日傍晚揭曉,生物化學家被看好 http://m.u1s5d6.cn/newsview86447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