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想必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
作為一種因胰島素利用障礙或者是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謝紊亂性疾病,糖尿病的發(fā)病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飲食、免疫系統(tǒng)缺陷等多種因素。
很遺憾,目前醫(yī)學上尚未有有效的醫(yī)療干預,能夠徹底根治糖尿病。
因此,糖尿病患者就需要在生活中控制好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而若說“吃塊餅干就能控制血糖”,不知你們是否會相信?
吃餅干就能治糖尿???合成生物學讓其成為可能
近日,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劉濤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葉海峰團隊在國際醫(yī)學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發(fā)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他們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shù)研制出一種新型細胞,并且植入這種工程細胞的糖尿病小鼠,通過小鼠吃下特定的氨基酸餅干,就能降低血糖,提高胰島素水平。
展開剩余 80 %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研究人員主要是利用這塊餅干,將里面特殊的氨基酸進行密碼子配對,從而開啟胰島素的翻譯過程,通過認為蓋子,可以讓體內(nèi)合成胰島素。
當然,目前這項研究也僅是在動物實驗中所得到的結(jié)果,但具體是否能在人體實現(xiàn),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為何控制血糖,有些是胰島素,有些是降糖藥?
一旦患上糖尿病,一般是通過降糖藥物或者是胰島素來進行治療。胰島素跟降糖藥物都可以控制血糖,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
第一、對應的病癥不同
糖尿病可以分為1型跟2型兩類,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糖尿病,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療。
其中1型的發(fā)病年齡偏小,一般常見于30歲以下的人群,發(fā)病速度比較快,首發(fā)癥狀大多數(shù)是酮癥酸中毒,癥狀比較明顯,血糖會明顯增高,而血清胰島素水平會下降。
這種類型的糖尿病需通過胰島素來治療,單靠藥物是無法降低血糖。
而2型的發(fā)病年齡較大,多為老年人,其中中老年人肥胖者發(fā)病率會高一些。
該種類型的糖尿病癥狀不是很明顯,血清胰島素水平在早期處于一個正常或者是稍高的狀態(tài),只有在疾病的后期才會有所下降,因此一般通過藥物就能達到降糖的效果。
第二、作用的機理不同
胰島素這類物質(zhì)是人體中降低血糖的一種激素,由人體內(nèi)的胰島細胞受其他物質(zhì)刺激而分泌而來的。
這種激素主要作用是調(diào)節(jié)人體代謝,促進體內(nèi)組織細胞對于葡萄糖的吸收跟利用,并且促進糖原的合成,抑制糖的異生,然后達到降糖效果。
而降糖藥物則包括磺酰脲、α-葡萄糖苷酶、GLP-1、二甲雙胍、苯茴酸衍生物以及DPP-4酶抑制劑等多種,是先作用于胰島素,然后再降低血糖。
第三、使用方法不同
降糖藥物通常是口服即可,比較方便,而胰島素則需每天進行皮下注射。另外,胰島素是需要冷藏保存的,使用起來比較復雜。
第四、副作用不同
胰島素本來在人體中就存在,因此注射該種激素不需要通過肝腎等部位來代謝,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
而降糖藥物則需通過肝腎等部位的代謝,長期服用,可能就會對肝腎等部位造成一定的損傷。
另外,對于肝腎功能存在問題的人,一般是禁止服用的。
第五、作用效果不同
降糖藥物口服使用后會經(jīng)過消化道,再被肝臟吸收,起效時間較長,而胰島素則是直接通過皮下注射,見效較快,能達到快速降糖的效果。
雖然降糖藥物跟胰島素都有降糖的效果,不過這兩種藥物區(qū)別是很大的。
因此,在使用前,患者需了解清楚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控制血糖。
綜上可知,患者的癥狀不同,所選用的藥物都是不一樣的。
建議患者先檢查自己屬于哪一種類型的糖尿病,然后再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胰島素或者是降糖藥物。
參考文獻:
【1】陳家倫. 臨床內(nèi)分泌學[M]. 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11.
【2】張佳星. 合成生物學讓“吃餅干治糖尿病”成為可能[N]. 科技日報,2021-12-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