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鹽是在傳統(tǒng)的食鹽上研發(fā)的新鹽,
很多人家中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那么低鈉鹽是否健康呢?
接著往下看吧~
低鈉鹽,究竟是好是壞呢?
低鈉鹽等于“送命鹽”?
眾所周知,食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早年為了改善中國居民普遍存在的缺碘現(xiàn)象,人們在食鹽中添加了碘,稱其為碘鹽,而低鈉鹽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進而來。
低鈉鹽并不是不含鈉,而是在加碘鹽的基礎上, 減少10-30%的鈉含量,改為加入氯化鉀和硫酸鎂,這樣就能夠均衡地補充人體需要的鈉、鉀、鎂三種元素。
從低鈉鹽的成分配比來看,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比較有益的,因為高鈉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減少鈉含量就間接地保護了血管,降低了心血管風險。
人的腎臟可以調控鈉、鉀水平,而腎功能不全的人大部分是由腎臟損傷所致,這會造成腎臟對鈉、鉀水平調控不足,排鉀功能受到限制。
此時食用低鈉鹽,就會增加鉀的含量,形成體內的高鉀現(xiàn)象,容易引發(fā)高鉀血癥、電解質紊亂,是比較危險的,因此腎功能低下的人不可以吃低鈉鹽。
低鈉鹽雖有不少好處,但也不是人人能吃
低鈉鹽中增加了氯化鉀,對普通人群來說是補充鉀元素的途徑,但是腎病患者、高鉀血癥和服用抑制鉀排泄藥物的人群 不適合吃低鈉鹽,否則會導致體內鉀含量過量,造成嚴重后果。
此外,重勞動工作者、高溫作業(yè)人員和劇烈運動后的人群也應該注意慎吃低鈉鹽。低鈉鹽雖然降低了鈉含量,但是日常也應該注意控制攝入量。
尤其是要考慮到每天攝入鈉的總量,不要忽略豆瓣醬、醬油等食物中的隱形鹽。具體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成年人每日攝入食鹽6克。
鈉超標危害不小,日常如何減少高鈉食物對我們的傷害?
想要減少高鈉食物帶來的傷害,首先要從根源上減少食鹽的攝入、減少含鹽調味料的攝入、減少高鹽食物的攝入。
其次要保證鉀和抗氧化物質的攝入,通過它們來促進鈉離子的排泄,達到調控鈉離子水平的目的。 最后用餐過程中注意選擇低鹽食物,必要時用水沖掉食物表面的鹽分。
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忽視高鹽食物的危害,不管是高鈉鹽還是低鈉鹽,高危人群請管住嘴,須知病從口入,不要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欲而造成身體損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