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多吃6種食物提高你的免疫力

多吃6種食物提高你的免疫力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20:22

  體重超標、肥胖不僅不利于心臟、大腦以及其他器官的健康,同樣不利于免疫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罹患豬流感的人,往往體重指數(shù)(BMI)超過40。多余的體重會誘發(fā)激素失調(diào)和炎癥,這都會削弱免疫系統(tǒng)功能。怎么吃減肥?一起看。

目錄1.每天一點這些食物讓你更美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3.多吃6種食物提高你的免疫力4.警惕6種食物不可新鮮吃5.餐桌上的健康營養(yǎng)搭配學問

1每天一點這些食物讓你更美

  每天一把大杏仁

  每天一把大杏仁,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有更強的防御機能。一把大杏仁(約23粒,28克)就可以提供人體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的一半。而維生素E已被證實是一種強抗氧化物質(zhì),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病的發(fā)病危險,比如心臟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癌癥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緩衰老。

  每天一樣紫果蔬

  食用紫色果蔬可以避免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如老年癡呆癥、心臟疾病及癌癥。據(jù)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多食用藍莓、黑莓或梅子可減少多發(fā)性硬化癥與帕金森氏癥的發(fā)展機會。研究人員推薦每天應有一種或兩種紫色果蔬。

  每天吃5克綠茶

  其實,吃茶比喝茶更有營養(yǎng)。這是因為,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泡茶時僅有約35%的營養(yǎng)溶入茶水中,其余65%的脂溶性營養(yǎng)成分則隨茶葉一起被倒掉。這些脂溶性營養(yǎng)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和兒茶素。

  此外,它們還能消除色斑、降血脂以及預防流行性感冒。而吃茶則可大大減少這些營養(yǎng)成分的流失。同時,把茶和其他食物一起烹制,還能將茶的香味溶于食物中,使食物味道更加鮮美。

  每天生吃2瓣大蒜

  要讓大蒜發(fā)揮最佳的抗衰老功效,最健康的吃法是生食。這是因為和很多蔬菜一樣,大蒜如果煮熟了就失去了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抗氧化劑會損失很多。生吃的話,最好把大蒜搗碎成泥,而且要先放10-15分鐘再吃,這樣它里面的大蒜辣素和多種活性酶就更容易充分作用,達到抗衰老保健功效。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蒜有很強的刺激性,胃腸道疾病、眼疾患者也不宜生吃大蒜。建議喜歡生食大蒜的人們每天不要超過2瓣,而且最好多餐分食。

  一勺黑米麩

  僅僅一勺黑米麩中含有的促進健康的花青素抗氧化劑就超過了一勺藍莓。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抗氧化劑,這除了意味著黑米更有利于抵抗衰老以外,還能有效預防和應對心臟病、癌癥等。建議人們用黑米或者黑米麩代替價格昂貴的藍莓、黑莓等水果——抗氧化作用更勝一籌,并含有更為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E。

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jīng)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于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二、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后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wèi)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fā)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三、站著吃飯

  醫(yī)學家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松之故。

  四、吃飯說話

  傳統(tǒng)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xiàn)在一些保健專家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里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欲,還可興奮中樞神經(jīng),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于最佳消化狀態(tài)。

  五、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zhì)。苦味還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苦瓜、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六、營養(yǎng)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七、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zhuǎn)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zhì);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yǎng)物質(zhì)是膽堿,它存在于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3多吃6種食物提高你的免疫力

  1、卷心菜

  卷心菜是富含谷胱甘肽(具有免疫增強功能)的另一植物。在當令時,卷心菜在冬季也很容易獲得,而且不貴。把各種各樣的卷心菜(白的,紫的,中國的)加到湯里,慢慢燉,可以讓抗氧化物釋放入湯中,從而增加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2、杏仁

  一把杏仁可以增進你的免疫系統(tǒng)的抗壓能力。推薦1/4杯份量的杏仁含有的維他命E幾乎占日需要量的一半,維生素E可以增加免疫力。杏仁含有的核黃素和煙酸,B族維生素同樣有助于抗擊壓力。

  3、巴西紫莓

  雖然種植上和藍莓沒什么兩樣,但是銷售上卻是超級食品,巴西紫莓其暗淡的顏色表明其抗氧化物花青素含量很高。雖然巴西莓并與一些特殊疾病并沒有關聯(lián)或者具有抗病能力,其內(nèi)的抗氧化物有助于抗衰老和抗病。巴西紫莓可以榨汁,和牛奶混合或者晾干加到燕麥卷里。

  4、葡萄柚

  葡萄柚富含維生素C。然而,目前科學證明人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C以治療感冒和流感,而不需要再補充。但是葡萄柚還含有大量的類黃酮---一種有助于增加免疫系統(tǒng)活力的自然化學物質(zhì)。不喜歡葡萄柚的味道?試試橙子或橘子吧。

  5、牡蠣

  由于牡蠣中含有礦物質(zhì)鋅。男性不育與體內(nèi)鋅含量偏低有關。而鋅還可以抗病毒,然而學者們卻不能解釋原因。但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鋅與免疫系統(tǒng)的若干功能有關,其中包括傷口愈合。

  6、西瓜

  熟西瓜同樣含有大量功能強大的抗氧化物谷胱甘肽,具有保濕和提神的作用。由于其有助于加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所以可以抗感染。谷胱甘肽位于靠近瓜皮的紅壤處。

4警惕6種食物不可新鮮吃

  一、 牛奶

  一些人喜歡吃“現(xiàn)擠”的牛奶,認為這樣新鮮、營養(yǎng)價值高。其實這樣做導致牛奶被污染的可能性極大,這種污染可能來自以下因素:擠奶員的健康狀況;擠奶員雙手的清洗消毒狀況;擠奶處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裝牛奶容器的消毒狀況;奶牛的健康狀況(是否感染了布氏桿菌、結(jié)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等)。

  二、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進食后可使人體產(chǎn)生中毒反應,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痛、腹痛,大量進食可導致血尿,便血,甚至死亡。經(jīng)蒸煮加工的干品黃花菜,其秋水仙堿被溶出,則不會導致人體中毒。

  三、鮮海蜇

  鮮海蜇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只有經(jīng)過食鹽碘鹽加明礬使鮮海蜇脫水數(shù)次,才能讓毒素排盡。

  四、鮮木耳

  鮮木耳含有一種啉類光感物質(zhì),食用后若被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導致皮膚壞死。若水腫出現(xiàn)在咽喉黏膜,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

  干木耳是經(jīng)曝曬處理的成品,在曝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啉類,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經(jīng)水浸泡,其中含的剩余毒素會溶于水,因此水發(fā)的干木耳無毒。

  五、桶裝水

  桶裝水在裝桶前往往采用臭氧消毒處理,因此剛灌裝好的桶裝水里含有較高濃度的臭氧,對人體存在潛在隱患。最好將桶裝水放置2天,使臭氧自然消失后再飲用。

  六、鮮咸菜和鮮酸泡菜

  新鮮的咸菜和酸泡菜含有相當量的硝酸鹽,鹽腌后幾個小時內(nèi),亞硝酸鹽開始明顯增加,兩周后達到高峰,此后又逐漸下降。亞硝酸鹽可引起缺氧癥狀(青紫等),還會與食品中的仲胺結(jié)合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因此,不可進食新鮮的腌制食品,應在腌制四周后再食用。

5餐桌上的健康營養(yǎng)搭配學問

  一、海鮮、奶制品配蔬菜

  海鮮是“高嘌呤”并呈極高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血尿酸濃度,引發(fā)痛風。如果吃海鮮時,多吃些蔬菜、喝點牛奶,這些堿性食物就可以中和尿酸鹽濃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大大降低得痛風的危險。

  能夠中和嘌呤的堿性食物還有:雞蛋、玉米、生菜、冬瓜、芹菜、萵筍、蘿卜等。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為奶類及其制品、各種主食、蔬菜、水果等。

  二、豆腐配海帶

  豆腐營養(yǎng)豐富,含皂角苷成分,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分解,阻止動脈硬化的過氧化質(zhì)產(chǎn)生。但是,皂角苷會造成機體碘的缺乏,而海帶中富含人體必需的碘(每100克海帶含碘24克)。由于海帶含碘多,也可誘發(fā)甲狀腺腫大,二者同食,讓豆腐中的皂角苷多排泄一點,可使體內(nèi)碘元素處于平衡狀態(tài)。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加屑卓旱牟∪瞬灰院?。孕婦、乳母不宜吃過多海帶,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胎(嬰)兒體內(nèi),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三、玉米配豌豆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后能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zhì)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豌豆味甘,具有調(diào)和脾胃、利腸、利水的功效;它還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可使皮膚柔嫩光滑;其中的粗纖維還能預防直腸癌

  玉米和豌豆搭配在一起,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zhì)的利用價值。因為不同食物中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不同,玉米中賴氨酸含量低,與含賴氨酸高的豌豆混合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zhì)互補作用,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將玉米與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沒過它們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許精鹽、味精、幾?;ń?,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后,在炒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蔥花爆香,放入已準備好的玉米和豌豆,加鹽、味精炒熟即可。

  四、魚配豆腐

  營養(yǎng)學家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豆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魚脂肪中含有名為二十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zhì)具有使血流更順暢、流動不易凝聚、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魚肉中含有的牛黃酸成分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豆腐和魚搭配著吃,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被大大強化了。

  需要提示的是,做魚燒豆腐或魚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yǎng)都更加誘人。

  五、豬肝配柿子椒

  對貧血的人群及兒童青少年來說,補血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和瘦肉。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但是很多膳食因素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的吸收必須由高價鐵轉(zhuǎn)變?yōu)榈蛢r鐵的復合物,其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

  而豬肝搭配柿子椒正是一舉多得,因為柿子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0克柿子椒中維生素C含量為72毫克,是菠菜的2.3倍、西紅柿的4倍。同時柿子椒中的膳食纖維素能促進食物中膽固醇排泄。還有,柿子椒和豬肝同熘炒,其中富含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能夠完全被吸收利用。

相關知識

孕婦提高免疫力吃什么好 多吃6種食物提高
輔食寶寶,多吃這8種食物可提高免疫力
8種食物最能提高免疫力
增強免疫力多吃7種食物
4種食物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的12種食物,大人孩子要多吃??
十大增強免疫力食物排行榜 有助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免疫力低吃什么食物好
【怎么提高免疫力】怎么樣提高免疫力
提升免疫力防病防疫情?5種食物6種搭配助力
免疫力低怎么提高免疫力,四種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網(wǎng)址: 多吃6種食物提高你的免疫力 http://m.u1s5d6.cn/newsview7810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