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薏米水如今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祛濕飲品,但是90%的人都用的不太對?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為什么說紅豆薏米,很多人用錯了呢?】
【1】第一個誤區(qū)是辨證錯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濕”有可能在上焦、下焦或中焦,各個位置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比如說“濕”在上焦,有可能口周會出現(xiàn)很多的痤瘡,有的說口中黏膩,舌苔早晨起來是白膩,然后食欲不振,有的人還會有口苦的表現(xiàn)。
“濕”到中焦的時候可能會肢體沉重,大便不爽,特別是沒吃飯就感到腹脹。“濕”到下焦的時候可能是腳汗多,有的人是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所以這個濕我們要辨對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紅豆薏米水,在上焦和下焦的都不適合,只有“濕”在中焦的比較適合。
【2】第二個誤區(qū)就是食材用錯了。紅豆薏米水里邊有兩個藥,一個是赤小豆,一個是薏米。赤小豆,非紅小豆。紅小豆是純粹的食品,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它主要是通過把濕邪通過小便排出,達到祛濕的作用。但是紅小豆沒有這個作用。
【紅豆和赤小豆如何區(qū)分?】
很多朋友紅豆、赤小豆分不清楚,以為是同一個東西。其實可以從外形和口感上區(qū)分:普通紅豆外形胖圓而赤小豆外形細長。從口感上,紅豆較軟,容易出沙,而赤小豆質(zhì)地更加堅硬。營養(yǎng)學家建議在煮紅豆薏米粥時應該用的是赤小豆,而不是普通紅豆!赤小豆富含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E、視黃醇,而且赤小豆高鉀低鈉,營養(yǎng)豐富。
【生薏米和炒薏米如何區(qū)分?】
生薏米一般為白色而炒薏米按照翻炒的程度可分為炒黃、炒焦炒炭,顏色主要為黃色。因生薏米性寒涼有滑腸的作用,故應該用炒薏米。
炒薏米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對于老年朋友來說,又想用薏米祛濕,同時脾胃又虛寒怎么辦?您加兩樣食材就可以,一個是芡實,一個是白術(shù),也是要用炒的白術(shù),炒白術(shù)加上芡實,有助于化解因薏米帶來的寒涼,所以老年人要記住制作紅豆薏米水一定要用對食材。
【上焦?jié)駸岷拖陆節(jié)駸嵩趺崔k?】
上焦、下焦“祛濕”代茶飲方
【1】上焦?jié)駸?/p>
燈心竹葉湯:
燈心草(同名燈芯草)3扎,淡竹葉9g,水煎服。
【2】下焦?jié)駸?/p>
車前草與玉米須一起泡水飲用。
來源:法治進行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