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吃愛做飯的月亮,關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面條,是我國的傳統(tǒng)面食之一,是日常大家都很喜歡吃的主食,尤其是北方人,面條更是家中常備,對面條的喜愛可謂是不言而喻了。面條根據(jù)地方的不同、習慣的不同,種類有很多,比如有掛面、手搟面、刀削面、板面、拉面、掛面……有搟、削、揪、壓等制作手法,做法上有炸醬面、打鹵面、涼面、牛肉面、熱干面、燜面、炒面……很多很多,可以說,面條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了。
像我們日常家庭來說,家中常備的一般都是市面上最容易買到的掛面,這種面不僅易于保存,還耐煮,有圓的扁的寬的窄的細的等等,因為食用方便,價格低,易于貯存,所以是目前人們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但是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另一種面條,手搟面。說起手搟面的話,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媽媽的味道。對于愛吃面食的中國家庭來說,恐怕大家都在家自己做過手搟面吧?有時候大家在做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搟的面不夠筋道,甚至有的時候煮著煮著就斷了,總是沒有外面買的那么的有嚼勁。其實是我們沒有掌握好和面的精髓。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和面做面條,堿和鹽的比例是多少面條才筋道。
手搟面
【準備材料】面粉500克、鹽5克、堿3克、清水200毫升
【做法步驟】
第一步:準備干凈的碗,倒入清水200毫升,放入鹽5克、堿3克,慢慢攪拌均勻,使食鹽和堿面都能夠充分融化。注意不要出現(xiàn)堿面的小疙瘩,不然沾上堿面疙瘩的面條會發(fā)黃,影響口感。
第二步:面盆里放入500克的面粉,然后倒入調配好的鹽堿水,一定要慢慢地倒,邊倒邊攪拌。這一步很關鍵,一下子都倒進去,很容易水多了,面稀了,不容易掌握面團的軟硬度。一定要邊倒邊注意觀察面團的狀態(tài),慢慢攪拌成絮狀的面碎,就可以開始和面了。
第三步:面團和的光滑之后,用濕布蓋上或者是用保鮮膜包上,放置15分鐘,讓面團醒發(fā)松弛。
第四步:到時間之后,把面團再揉一次,這樣面團能揉的更光滑,搟出來的面條也能更筋道爽滑。揉光滑后,再次把面團包起來,醒發(fā)30分鐘。
第五步:面板上撒上面粉,將醒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手掌壓扁,用搟面杖搟成1-2厘米厚的面餅。當然這個厚度,可以根據(jù)自己想要的面條的厚度來搟。搟好后,面餅上面撒上面粉,然后用搟面杖將面餅卷起來,再松開,按10厘米寬度,像折扇葉一樣,將面餅一層一層折疊起來。疊好后,用刀緩慢均勻的切成面條。寬窄隨意,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喜歡。切好的面條,撒上面粉,以防止粘連在一起。這樣,好吃的手搟面就做好了。
手搟面制作——小技巧:
1、面粉里面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加入雞蛋,這樣手搟面會更光滑勁道,口感更好吃。也可以在和面的時候,放入各種蔬菜汁,這樣做出的面會顏色各異。
2、面團和好后,一般都是醒發(fā)一次,但這個方法醒發(fā)了兩次。為的就是能在第一次醒發(fā)后,稍微再把面團揉一下,排去里面的空氣,把面團揉的更光滑,這樣搟出來的的面條更爽滑筋道。
3、醒好的面團,開始放在案板上時,首先撒些面粉,以免粘板。千萬不要再去揉它,因為這時的面已經(jīng)松弛好了,直接按扁,開始用搟面杖搟實,這樣有助于面團的筋道感。搟面的時候,一定要用雙手,這樣搟出來的面才更加的均勻。
4、為了防止面團粘連,一定要在面餅上隨時撒面粉,切成面條后,也要先撒面粉,這樣就不怕面條彼此粘在一起了。
5、做好的手搟面是濕面,因此在下面的時候,一定要比我們平時下掛面放更多的水來煮。
關于和面做面條之——“解疑答惑”:
1、和面做面條的堿、鹽比例究竟是多少面條才能更筋道?
答:面粉、鹽、堿面比例是100:1:0.5,而且鹽和堿面不能直接放到面粉里,一定是準備適量的溫水,將鹽和堿面放入化開,均勻的和成鹽堿水。用量的話,千萬要注意,不是準備的鹽堿水一定全都用掉。因為不同的面粉吸水程度不一樣,所以無法具體說到底需要多少毫升的水。鹽堿水一定要慢慢倒,并且邊倒邊攪拌,注意隨時掌握面團的軟硬度。像一般做手搟面的話,面一定不能太軟,不然下入鍋中很容易斷,也容易粘連在一起,成為一團一團的狀態(tài)。
2、做好的手搟面怎樣儲存呢?
答:手搟面最好是隨做隨吃,這樣口感才是最好的。晾干的手搟面跟剛做好的濕面條口感上是不一樣的。如果搟的面條多,那就搟好后,準備一個干凈的保鮮袋。注意面切好后,先把面條上面撒點面粉,然后用手抓幾次,把多余面粉抖掉,這樣可以防止面條粘在一起。然后將濕面條放入保鮮袋,放進冰箱冷凍。這樣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下鍋煮就可以了,無需解凍。
3、怎樣煮手搟面條?
因為手搟面比掛面濕,水分多,因此要鍋中水燒開后放入面條。首先,鍋中倒水后,放一點點鹽進去,然后水燒開后,放入面條,注意要大火煮。煮熟后撈出過一遍涼開水,這樣煮出的面條不粘不坨,筋道爽滑有韌性。
寫在最后:
面條是我們中國家庭傳統(tǒng)的吃食,在北方它是很重要又很方便的早餐,也是某些節(jié)氣里,像儀式感一樣,需要去吃的主食。因此面條,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面食文化,和好吃愉悅的口感,更重要的是那跟隨著我們的,飽含著獨特的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等等的飲食習慣。
以上是我關于和面做面條的一點小的分享和經(jīng)驗,可能描述有不全面或者不周到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夠在我的分享中,找到好的方法,一起探討更好地做法,做出更好吃更筋道的手搟面條。我是愛吃愛做飯的月亮,歡迎大家跟我一起交流討論、分享美食做法和故事,喜歡我的回答就點贊關注,支持我吧!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