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筑地市場搬遷一年后,原址變成了什么樣?

筑地市場搬遷一年后,原址變成了什么樣?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20:49

記者 | 劉雨靜

營運了83年的東京筑地水產市場,過去是大多數游客到訪東京都會打卡的著名景點。每日清晨,場內可以近距離觀看的的魚貨交易和金槍魚拍賣都是東京一景。

2018年10月初,由于日本政府規(guī)劃,筑地水產市場搬遷至3公里外的豐州市場;同時與內部水產交易市場相連的筑地場外市場,則繼續(xù)留在原址——場外市場有400多家店鋪,以各色餐飲店和日本土特產店為主。

盡管場外面向大眾消費者的飲食店實際并未搬遷,但由于信息溝通問題和筑地內部水產市場的人氣光環(huán),有日本國內的游客誤以為場外市場的店鋪也已關閉。

實際上,筑地市場搬遷一年后,原址留下的場外市場出現了不少新業(yè)態(tài)。原本依托于場內特色水產拍賣而人氣旺盛的場外店鋪,如今正在探索獨立于水產拍賣觀光以外的體驗型生意。

寫著“場外市場不搬遷”的標語

據日本經濟新聞、產經新聞等日本媒體的報道,如今來筑地市場采購水產的人已變少,不過一些專門針對旅游者的體驗型店鋪增加了。這類店鋪大多專門針對海外特別是歐美游客,與日本不少觀光地的體驗型店鋪類似——比如教你如何親手制作抹茶、茶道花道體驗、日本料理體驗等等。

筑地場外市場有家和食料理教室“筑地料理”(築地クッキング),店里的人氣正越來越旺。這間教室提供團體料理體驗、私人料理教學、清酒品鑒、筑地市場游等體驗型項目,并專設了包括英文、中文在內的外文界面、供海外游客提前預約。

過去一年中,像這樣的料理教室正在增加,比如教授人們如何處理金槍魚不同部位的料理課、親子料理體驗課等等。

教授人們如何處理金槍魚的體驗課。

為了維持筑地原貌,東京中央區(qū)在筑地內部市場搬走后,新設了一個名為“筑地魚河岸”的的建筑,目前容納了大約60個由于場內搬遷而找不到門面的小業(yè)主,比如老牌蔬果店、各色生食海鮮店等等,以餐飲和蔬果販賣為主,試圖恢復原本筑地市場的熱鬧市井氣氛。

也有更為Instagram風格的新店誕生了:比如曾經營市場內的海苔店的店主伊藤信吾,在市場遷走后開設了一家販賣綠茶、茶具、無添加抹茶粉、抹茶拿鐵等相關產品在內的門店“MATCHA STAND MARUNI”。

MATCHA STAND MARUNI

由于筑地市場過去的交易功能已不再,它的營業(yè)時間也隨之開始變化。

早前由于水產交易在清晨開始、大多店鋪臨近傍晚便會休業(yè),不少人會選擇在早晨光顧筑地;而如今由于餐飲店和體驗店增加,筑地場外市場也開始有更多營業(yè)到深夜的飲食店。

筑地市場最早是在關東大地震時燒毀的日本橋的魚市場和京橋的蔬果市場搬遷形成的,不過此后數年逐漸面臨建筑老化、用地狹小等問題,關于筑地市場的搬遷已經討論了數年。最早東京市政府決定在2016年就將筑地市場搬遷至豐州,不過當時由于豐州地下水資源污染等問題被擱置。此后隨著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臨近,筑地市場搬遷再次被提上議程,并在去年正式搬離原址。

筑地市場搬遷后的變遷

不過,對于筑地市場當今的樣貌,也有當地人不甚滿意,認為筑地的靈魂特色不再——筑地原本是個本地人會來買水產、每日有當地海鮮交易,同時也有游客光顧的綜合性魚市,但如今它只是單純的觀光地點?!爸夭恢皇沁呑哌叧缘拿朗辰郑膊皇琴I土特產的普通市場”,市場相關者表示。

相關知識

南平市第一醫(yī)院新大樓搬遷啟動,為百姓健康護航
煙味難忍 北市區(qū)有市民建議昆明卷煙廠遷出主城
房地產政策放緩,綠色建筑市場分析
在淮安買房后怎樣遷戶口?
什么樣的建筑才是綠色建筑?
今年正在悄悄流行,原本是巨難吃水果,為什么變成了大眾水果?
崇明早教中心搬新家啦!
十年后,我們的餐桌會變成什么樣?
城市化進程中的家庭變遷與社會適應研究
瑞安市農業(yè)農村局信息設備遷移及更新工程項目詢價邀請函

網址: 筑地市場搬遷一年后,原址變成了什么樣? http://m.u1s5d6.cn/newsview6040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