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研究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6日 04:37

        摘  要:隨我國教育部不斷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為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體育教學逐漸成為中小學教學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體育教學質(zhì)量與體育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關,體育核心力量訓練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本文通過對核心力量及核心肌肉群的具體闡述,詮釋核心力量訓練在中學生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進而對中小學核心力量訓練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措施。       
        關鍵詞:體育教學        核心力量訓練        措施與路徑       
        隨著體育競技項目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內(nèi)容越來越受我國各中小學體育教師及基層教練員的關注,并得到體育訓練專家、部分體育教師、運動員及教練認可。當今,我國中小學及高校學生身高、體重相比過去有了較大幅度提升,然而身體素質(zhì)提升步伐較慢,因此,體育核心力量訓練成為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
        1 核心力量訓練含義及應用意義       
        1.1 核心力量及相關內(nèi)容含義       
        1.1.1 核心力量含義       
        核心力量訓練是指一種體育力量訓練方式。核心即為人體中間部位環(huán)節(jié),是髖關節(jié)及髖關節(jié)以上、肩關節(jié)以下包括骨盆在內(nèi)區(qū)域,由骨盆、腰部以及髖關節(jié)組成的一個整體。該區(qū)域的綜合力量水平即稱為核心力量。其中包含26塊肌肉,統(tǒng)稱為核心肌肉群。       
        1.1.2 核心肌肉群含義       
        核心肌肉群是人體向外界傳導力量及自身穩(wěn)定重心的人體組織結構,是身軀整體發(fā)力關鍵部位,并對上肢與下肢運動、發(fā)力起到承上啟下關鍵性樞紐作用。力量強大的核心肌肉群對體育運動和人體活動中的身體姿態(tài)、運動技能以及專項動作起到支持與穩(wěn)定的作用。因此,優(yōu)秀的體育運動員、舞蹈演員等,必定接受過核心力量教學的專項訓練。       
        1.2 核心力量訓練應用意義及發(fā)展       
        當今我國體育教育中,關于核心力量訓練仍處于理論分析與較為模糊的估算階段,在實踐應用中存在問題諸多,缺少實際性定量化研究。例如,在競技類體育項目中(如健美操、體育舞蹈、拉丁舞、藝術體操等);在田徑類體育項目中(如短跑、長跑、跨欄、跳遠、跳高等);在球類體育運動中(如排球、籃球、足球等),經(jīng)過科學性核心力量訓練后,運動員綜合體育能力及專項能力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進而提升了體育競技水平與體育成績。       
        2 體育教育中核心力量訓練存在問題       
        2.1 體系健全度較低       
        我國部分學校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表面上積極開展。然而,核心力量訓練實際應用度較低,體系健全度不足。上述問題的發(fā)生,直接或間接影響中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核心力量訓練的發(fā)展。并且在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部署和人才培養(yǎng)上,產(chǎn)生阻礙較大,無法在出現(xiàn)問題時做出及時性彌補。       
        中學體育核心力量訓練初期階段,無法在教學方案上提出實效性指導。例如,部分體育教師通過高強度訓練完成核心力量訓練,不能合理性結合學生身體狀況、健康程度做出積極性引導、干預,導致部分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出現(xiàn)身體損傷。       
        2.2 訓練方式單一化       
        以客觀角度分析,訓練方式單一化是影響中學體育教學中核心訓練的普及與開展重要因素。中學體育教學核心力量訓練中,針對學生特長訓練,教師不能及時深入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我國中學學生多為13~18歲之間,已形成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已具備主觀性判斷、分析、理解事物的思維。然而中小學體育教師仍照自身方式,嚴格按照教學進度,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課堂進行教學,致使出現(xiàn)達不到預期訓練效果的問題。

       

        3 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可行性措施及具體方法       
        3.1 體育教學核心力量訓練可行性措施       
        3.1.1 構建合理訓練制度,提升體育訓練質(zhì)量       
        以長遠角度審視體育教育中核心力量訓練問題,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核心力量訓練中為提高效率、質(zhì)量,應合理完善核心訓練制度。構建合理的訓練制度,以訓練制度為基本原則,可為訓練提供充足的指導依據(jù)和參考價值,在排除、解決相關體育問題時,得到效果更好、質(zhì)量更好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學生在核心力量訓練初級時期,需增強基礎體育內(nèi)容訓練,促使學生提高訓練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自我約束力和規(guī)范性方面的進步。體育教學應避免單一化訓練模式,使學生體育素質(zhì)、體育意識達到持續(xù)性提高,為后期開展的核心力量訓練夯實基礎。       
        另一方面,訓練體系制度構建過程中,需以國家相關規(guī)范及標準為依據(jù)。體育訓練中應尊重學生想法、意愿,體育教師不得出現(xiàn)例如:體罰學生、言語侮辱、精神懲罰等可致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象。因此,構建合理的訓練制度是加速核心力量訓練發(fā)展的重要部分。       
        3.1.2 營造體育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訓練意識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力是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競賽活動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要強心理,在比賽過程中樹立合作學習意識,進而增強學生對核心訓練主動性。例如,在體育課中組織班級與班級間的籃球比賽,設置比賽結束后教師總結參賽運動員比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核心力量訓練,提升自身籃球技能。       
        3.2 體育教學核心力量訓練具體方法       
        3.2.1 側撐式練習       
        側撐式練習技術動作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運動員保持身體向右側身支撐,身體呈斜直線狀態(tài)。第二步,保持右手與地面貼合狀態(tài),將左手放于身體另一側。第三步保持均勻平緩呼吸狀態(tài),緩慢抬起左手并上舉,致使兩只手保持一條直線,以此狀態(tài)保持30~60s。第四步放下前面抬起的身體部位,放松腳踝和手腕,仰臥40s。第五步,用相同方式反方向進行訓練。       
        3.2.2 俯臥式練習       
        俯臥式練習技術動作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將身體調(diào)整至俯臥狀態(tài),雙肘彎曲。第二步,將雙肘支撐于地面,保證肘關節(jié)、肩膀與地面保持垂直狀態(tài)。第三步,兩只腳蹬地,腳踝、頭部、肩膀保持于一條直線,均勻平緩呼吸。第四步保持上述動作30s為一組,并重復上述動作4~6次。       
        4        結語       
        將核心力量訓練融入于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可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效率,了解核心肌肉群在人體結構中起到的作用,可加深學生對提升核心力量訓練認知度。在此基礎上,構建合理訓練制度,提升體育訓練質(zhì)量,營造體育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訓練意識均為提高體育核心力量訓練的絕佳方式。       
        參考文獻       
        [1] 徐國文.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跳投技術穩(wěn)定性影響——以云南大學體育學院籃球?qū)m棸酁槔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64,66.       
        [2] 肖志艷.辯證視角下核心力量訓練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6(7):82-84.       
        [3] 銀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視角下田徑項目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及意義[J].知識經(jīng)濟,2016(16):164,166.       

相關知識

高強度間歇力量訓練對中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
體育教學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運動訓練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運動人體科學的體育教學研究
青少年健康體能教學設計案例(一) 核心力量教學 – 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數(shù)據(jù)管理服務系統(tǒng)
初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方法探究及其重要意義
核心肌群訓練,核心力量訓練12個動作
核心力量訓練
高中體育《體能模塊:力量耐力》教學設計

網(wǎng)址: 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5601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