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孵化鵪鶉,家庭簡易版
原創(chuàng)|瀏覽:55800|更新:2018-11-21 18:02|標簽:寵物如今很多人為了給家人吃上健康營養(yǎng)的鵪鶉蛋,都想在自己家養(yǎng)幾只小鵪鶉產蛋給家人吃,不想吃養(yǎng)殖場喂養(yǎng)飼料產的蛋,可是不知道怎么下手,買活的又擔心是淘汰的鵪鶉,這次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自己孵化小鵪鶉,簡單明了,和大家一起體會這其中的快樂與成就感。
工具/原料
孵化器一個,水床的或者自動的
鵪鶉受精種蛋
保溫燈,或者育雛箱
探溫針,噴水壺
方法/步驟
1
1,鵪鶉種蛋和孵化器的準備:
先在網上或者就近農舍弄一批鵪鶉受精蛋,要受精的,不是吃的那種。
如果在網上買的,收到貨后把鵪鶉蛋立起來,大頭朝上放置兩個鐘頭左右再放入孵化器。
這邊就介紹一下水床孵化器的孵化就好了,自動的就更簡單了。
2
2:水床孵化鵪鶉蛋:
水床孵化器在網上便宜的大概40元左右,還可以把雞蛋或者鴨蛋放進去一起孵化。
孵化前三天和后三天不需要翻蛋,期間每天翻蛋3次以上,保證鵪鶉蛋受熱均勻,鵪鶉蛋孵化期是17天。
孵化一個星期左右可以照蛋了,有血絲的就是受精可以繼續(xù)孵化,全透的沒有血絲的就是不受精的,那種就沒有必要繼續(xù)孵化了,受精不受精可以看下面的圖,圖1是受精的,圖2是不受精的。
孵化器溫度設置在38°,可以恒溫一直38°,也可以每周降溫0.2°,問題都不是很大,主要是不能太低,也不要超過39°,否則鵪鶉蛋會炸裂。
探溫針放在孵化器水袋上,檢測實際溫度是否和面板溫度一樣,目的就是確保孵化溫度的準確值。
濕度保持在60-70%,一般水床不會出現濕度過低的問題,到第14天左右,可以用噴水壺噴水軟化蛋殼,方便鵪鶉出殼,噴水要注意不要過量,不要又水珠在鵪鶉蛋上。
3
3,鵪鶉出殼護理:
鵪鶉孵化到17天左右就開始啄殼,啄殼后大概24小時后出殼,期間切勿心急去幫忙剝開,等鵪鶉自己出來。
鵪鶉孵化出來后依舊要保持38°的育雛溫度,如下圖,加個鎢絲燈,根據鵪鶉狀態(tài)調整高度,如果溫度低了,鵪鶉會扎堆重疊在一起,要適當把燈放低;如果鵪鶉四處散開遠離燈源,就要降低溫度了,把燈放高一點就行。
出殼后給12小時內給鵪鶉喂水,喂水注意用海綿或者布類墊在水槽,目的是為了鵪鶉不跑進水里,小鵪鶉很怕冷,泡水即死。
12小時后可以喂小雞飼料了,弄小顆粒,不要直接喂玉米稻谷,小鵪鶉消化還沒有那么完善,簡易前幾天先喂小雞飼料,后期再轉五谷雜糧。
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4
總結一下:
少量孵化小鵪鶉其實也沒有那么復雜,溫度控制好,主要是每天要翻蛋,
然后17天就可以看到小鵪鶉啦。
有時間我再跟大家分享把鵪鶉養(yǎng)大過程以及下蛋的需求吧!
END
注意事項
溫度控制在38°
濕度60-70%
切記不要剝殼,讓鵪鶉自己出
喂水不要讓小鵪鶉泡水,泡水必死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作者聲明:本篇經驗系本人依照真實經歷原創(chuàng),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