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營養(yǎng)飲食的十大誤區(qū)
孩子營養(yǎng)飲食的十大誤區(qū)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們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趁早,就算孩子營養(yǎng)飲食也是如此,這個事關乎孩子未來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營養(yǎng)的同時,往往進入了飲食誤區(qū),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發(fā)育。那么就一起看下孩子營養(yǎng)飲食中到底有哪些誤區(qū)?孩子遇到營養(yǎng)不足又該怎么辦?
目錄走出營養(yǎng)誤區(qū) 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營養(yǎng)飲食的十大誤區(qū)營養(yǎng)專家:這些食物孩子千萬別吃健康飲食五大營養(yǎng)誤區(qū)花樣食物讓寶寶更有食欲
1走出營養(yǎng)誤區(qū) 讓孩子健康成長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們的生長發(fā)育也出現了兩個極端,有的“膘肥體胖”,也有的“骨瘦如柴”。兩者都是營養(yǎng)不均衡的表現。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要吃得多,吃得好,就會發(fā)育得快,長得更高。于是,經常強迫孩子吃這吃那,補東補西。其實有時候這些做法反倒影響孩子正常的身心發(fā)育和健康。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如何把握孩子健康的飲食。
如何把握孩子的健康飲食:
一、為孩子建立饑飽規(guī)律。
老人們常說:“若要孩子康與健,常用三分饑與寒”。孩子應有飽有饑,有饑餓感,才會有食欲。兒童對飲食的調節(jié),往往比成人更依賴其內在的本能。他們的胃口常常內在的饑飽來決定。換言之,他們真是餓了,即使不勉強或強迫,也會乖乖地進食。為使孩子有饑餓感,應做到每日三餐定時,不要因一餐不飽怕餓著就給零食填肚子。睡眠充足,生活有規(guī)律,多到戶外活動,如做游戲、散步、游泳等都會增加孩子的饑餓感。
二、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切忌強迫進食。
孩子對什么都有好奇心。所謂有樣學樣,就是要利用孩子好模仿的本性,誘導他們進食。家長可在開飯前為孩子生動描述一下將要進食的美味飯菜,以激發(fā)孩子的食欲。對孩子的勸食方法要得當,切忌強迫孩子必須吃某種食物,也不要用“不吃菜要生病打針”等語言恐嚇孩子,使孩子對吃菜產生恐懼心理和厭煩情緒。對有撥弄食物而又不進食的孩子,不要嚴加責備,而應多予以耐心幫助,使孩子樹立自覺吃飯的信心。
三、烹調得當,膳食平衡。
小孩牙齒和骨骼正值生長發(fā)育期,食物應做軟些,要易于咀嚼,不要用成人的色香味標準來衡量、評價孩子飲食的好與差。在膳食結構中,要有甜有咸、有葷有素、有粗有細。單吃牛奶、魚肉、雞蛋、營養(yǎng)雖好,但容易便秘;單吃蔬菜瓜果,不僅易饑餓還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終日奶糖、巧克力、瓜果,會擾亂饑飽規(guī)律,影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因此,膳食必須平衡不能顧此失彼。
四、因勢利導,講授知識。
在飯桌上,當孩子出現良好的進食情緒時,父母要抓住機遇,有意識地談論一些有關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讓孩子懂得各種食物對人體健康都有其獨到的好處,從而使孩子從中懂得偏食的害處。
最后,小編提醒廣大家長們,挖空心思讓孩子多多地吃這吃那,甚至當孩子出現偏食、拒食時,采取許愿、哄騙、訓斥、打罵等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其結果,往往導致孩子產生反抗情緒和恐懼、厭惡進食的心理,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使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孩子的健康受到影響。因而,當孩子出現偏食、拒食時,不一定要強迫其進食。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結合具體情況,科學地擬定食譜和合理地安排膳食,并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能夠激發(fā)孩子食欲的用餐環(huán)境,讓孩子心情愉快地、津津有味地進食。
2孩子營養(yǎng)飲食的十大誤區(qū)
1、早餐單一
很多人媽媽都認為早餐只要加牛奶和雞蛋就能補充孩子所需的營養(yǎng),其實不然,因為如果孩子不攝取谷物類的食物,將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身高發(fā)育。同時在孩子喝完牛奶后,可以少補充淡水清潔口腔。
2、多補充鈣片
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專家認為,嬰幼兒體內并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與其花高價買鈣片,倒不如進行食補,或是買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3、只喝湯不吃肉
寶寶營養(yǎng)全靠“湯”無論什么湯,湯中的營養(yǎng)都比不上肉類本身。湯雖味鮮,但只含少量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維生素、礦物質。
4、豆制品食入過多
很多媽媽都會認為豆制品的營養(yǎng)和蔬菜一樣的誤區(qū),其實豆制品可以看成葷菜,如果食入過多的豆制品,就會因為缺乏蔬菜而導致維生素的不足。
5、沒有良好的排便習慣
大便干燥只需吃香蕉,吃這些并不完全管用,最重要的是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
6、動物內臟食用過多
內臟等于肝臟,動物內臟對孩子的發(fā)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長拼命給孩子吃肝臟,以為這樣就行了。實際上,動物內臟還包括心、肺、腰,而肝臟內經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吃些其他動物內臟。
7、蔬菜削皮吃有營養(yǎng)
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yǎng),如帶皮煮的蘿卜湯、絲瓜湯。另外,菜葉比菜梗有營養(yǎng),比如煮青菜湯就很有營養(yǎng)。
8、高蛋白食品
如果食入過多的高蛋白食品,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腎臟嬌嫩,如果長時間的食入過多的高蛋白,嚴重的影響腎臟的功能。不是高蛋白越多越好,小孩子飲食要懂得均衡、多樣、適量的原則。
9、多吃水果可以不吃青菜
從膳食的合理結構上看,水果和蔬菜不宜互代。水果果肉細膩,利于消化,可以補充水分、果糖和維生素C,但含無機鹽少,含糖多,吃多了飽人;蔬菜粗纖維含量多,利于腸蠕動不易引起便秘,而且無機鹽含量高,是含鈣、鐵等食物的來源。
10、幼兒不喜歡吃肉
其實孩子不喜歡吃的是那種難以咀嚼的肉類,像雞肉、牛肉、羊肉,而偏愛吃那種易咀嚼的肉類,如牛蛙、蝦仁、黃蟮。父母可在烹飪方法上加以改善,避免孩子挑食。
99藥劑師溫馨提示兒童要養(yǎng)成定時飲食的習慣,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每天下午和晚上還要各加一次點心,但最好是不吃零食,特別是在飯前不要吃餅干、糖果等,以免影響其食欲。
3營養(yǎng)專家:這些食物孩子千萬別吃
報道:1歲以內別吃蜂蜜
觀點分析:基本靠譜,但有錯誤
報道中提到,蜂蜜“往往含有梭狀肉毒芽孢,可引起幼兒肉毒桿菌病”表述不夠恰當。蜂蜜可能會含有梭狀肉毒芽孢的污染,并非往往含有梭狀肉毒芽孢??蓪е聥雰焊腥救舛舅缶?歲以內的孩子屬于嬰兒,1~3歲屬于幼兒。從專業(yè)上來講,不是“肉毒桿菌病”,而是肉毒桿菌中毒或肉毒桿菌食物中毒。
蜂蜜可能會含有肉毒桿菌芽孢:
(1)蜂蜜在釀造、運輸過程中,可能受到肉毒桿菌芽孢的污染,因為蜜蜂在采取花粉過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桿菌芽孢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
(2)肉毒桿菌芽孢適應能力很強,在100℃的高溫下仍然可以存活。國外曾多次報道,嬰兒因為食用蜂蜜導致肉毒毒素中毒的導致嬰兒死亡的案例。最早是1976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被報道。
1歲以內的嬰兒吃了了蜂蜜可能中毒:
由于嬰兒,尤其是小于6個月的嬰兒,腸道菌群不夠完善,肉毒桿菌芽孢容易在腸道中發(fā)芽,產生毒素,從而引起中毒。1歲以后的孩子已經建立了正常的腸道菌群,不利于肉毒桿菌芽孢的發(fā)芽及產生毒素。嬰兒出現肉毒桿菌中毒癥狀,常包括便秘、頭頸部肌肉軟弱,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全身肌張力減退,可以持續(xù)8周以上。嚴重的可因呼吸麻痹而猝死。因此,為了寶寶的安全,1歲以內嬰兒不應食用天然蜂蜜。
2.牛奶
報道:2歲以內不能喂牛奶
觀點分析:不夠靠譜
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wèi)生署等,均建議1歲以后的幼兒可以直接選用牛奶。他們認為,1歲以后的幼兒,奶類不再是主要的飲食。
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則建議:對于1~3歲幼兒,可繼續(xù)給予母乳喂養(yǎng)直到2歲(24月齡),或每日給予不少于相當于350mL液體奶的幼兒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喂給普通液態(tài)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嬰幼兒配方奶是在牛奶或羊奶的基礎上,盡可能模仿母乳的構成,調整蛋白質的構成及其他營養(yǎng)素含量以滿足嬰兒需要,增加了?;撬岷腿鈮A以及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ARA,使脂肪酸的構成更接近母乳;調整鈣、磷比例,強化了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
因此,1歲以后的寶寶,可以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不再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可以選擇配方奶,尤其是挑食偏食的孩子,以及飲食結構仍然以奶為主的孩子。但并不意味著1歲以后的孩子不能進食普通牛奶。對于飲食良好或者不肯定接受配方奶粉但愿意接受普通牛奶的,完全可以選擇普通牛奶如鮮奶、純奶或酸奶。
3.易過敏的水果
報道:3歲前別吃易過敏的水果?
觀點分析:不靠譜
物過敏只是少數有過敏體質者對一種或幾種食物過敏反應。尤其對魚、蝦、蛋、奶、堅果等過敏,同樣部分水果也會過敏?;颊咭话銜霈F嘴唇紅腫、口腔水腫、皮膚起疹子、腹瀉或嘔吐等。例如,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一些對菠蘿過敏的人食用菠蘿后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發(fā)癢、皮膚潮紅,四肢及口、舌發(fā)麻;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癥狀。然而,對水果過敏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吃水果是否會過敏,對于6個月以上嬰幼兒及兒童往往沒有年齡界限,談不上3歲前還是3歲后。
4.糖果、話梅
報道:4歲前別吃糖果、話梅?
觀點分析:不夠靠譜
甜蜜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危害,吃過多的甜食不僅能引起齲齒、肥胖等。蜜餞類食品與糖果均屬于不健康食品。多數孩子無法抵御甜食的誘惑,但為了孩子健康,無論是在4歲前還是4歲以后,都應控制甜食的攝入,包括糖果、蜜餞類食品。
兒童和成人每天攝入的純糖不宜超過總能量的5%,算下來成人最好將純糖限制在25克左右,幼兒則在10克左右。
5.海鮮
報道:5歲前別吃螃蟹等海鮮?
觀點分析:不靠譜
原因: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蝦、蟹等海鮮食物確實會導致一些人發(fā)生過敏。5歲前不吃螃蟹,以后就不會對螃蟹過敏了嗎?那也未必。傳統上,建議容易過敏的食物可以晚些添加,但現在研究顯示,晚添加并不會降低過敏的風險。
需要指出的是,只是少數人對食物過敏,包括螃蟹。多大孩子可以吃螃蟹,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及兒童,任何時候對螃蟹過敏,都不能吃,不在于5歲前還是5歲后。
6.喝茶
報道:6歲以內別喝茶?
觀點分析:不夠靠譜
報道認為,不給6歲以內孩子喝茶的理由:1、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可導致中樞系統興奮,影響睡眠;2、茶中的鞣酸可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縮,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凝塊,影響營養(yǎng)吸收,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3、鞣酸可妨礙鐵的吸收,引起貧血。
流行病學和人體試驗尚未發(fā)現喝茶能造成人體鈣、鐵、鋅等礦物質缺乏的問題。研究證明,只有把鐵補充劑同茶水一起服用時,或者富含非血紅素鐵的食物同茶水一起食用時,才會造成鐵的吸收率降低。而茶只會影響到“非血紅素鐵”的吸收,肉類中的血紅素鐵是則完全不受影響。
鞣酸能與蛋白質形成沉淀,但“茶中的鞣酸可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縮,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凝塊,影響營養(yǎng)吸收,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的說法證據不足。相反,有研究表明,喝茶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茶葉中含有氟,能預防齲齒;茶葉中富含多種維生素,鉀、鎂、茶多酚等。
但不容忽視的是,茶葉中的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兒童神經系統尚未發(fā)育完全,對咖啡因較為敏感,特別是睡前飲茶可使兒童興奮、影響睡眠。所以不建議喝濃茶、過量飲茶以及睡前飲茶。6歲以內別喝茶的說法并不妥當,但考慮到茶含有咖啡因等,不建議給嬰兒來喝茶,乳母最好也不要喝茶或咖啡。對茶中的咖啡因敏感的部分人群,喝茶之后會影響睡眠,也需要謹慎選擇茶水。
7.功能性飲料
報道:7歲前別喝功能性飲料?
觀點分析:不夠靠譜
何謂功能性飲料?《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中將功能性飲料定義為:通過調整飲料中天然營養(yǎng)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yǎng)需要的飲品,包括運動飲料、營養(yǎng)素飲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飲料三大類。
功能性飲料只適合特定人群或特定條件下飲用,來補充水、能量和電解質等。功能性飲料一般會含有純糖,不管是7歲前的兒童,還是7歲后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不宜常規(guī)選擇功能性飲料作為日常飲品,可以選用白開水、礦泉水等。
8.蠶豆
報道:8歲前別吃蠶豆
觀點分析:不靠譜
(1)何謂蠶豆病?
蠶豆病,通常是由于進食蠶豆、蠶豆制品或母親食用蠶豆后哺乳嬰幼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血管內溶血性貧血疾病,該病發(fā)病后多為兒科急危重癥。蠶豆誘發(fā)溶血的機制可能與蠶豆浸液中含有多巴、多巴胺、蠶豆嘧啶類、異腺咪等類似氧化劑物質相關。蠶豆病為不完全性顯性遺傳疾病,故男性發(fā)病居多。
目前認為,有遺傳缺陷的敏感紅細胞,因葡萄糖-6-磷酸激酶(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夠的還原酶(還原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以維持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的還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進食某些食物如蠶豆后更誘發(fā)了紅細胞膜被氧化,產生溶血反應。G-6-PD有保護正常紅細胞免遭氧化破壞的作用,新鮮蠶豆是很強的氧化劑,當G-6-PD缺乏時則紅細胞被破壞而致病。
可見,蠶豆病的前提是存在遺傳缺陷,如果存在葡萄糖-6-磷酸激酶(G-6-PD)的缺陷人,進食蠶豆、蠶豆制品等食物后,就有可能會發(fā)生蠶豆病。普通人群進食蠶豆后則不會發(fā)生蠶豆病。
(2)蠶豆病的臨床表現
大多食蠶豆后1至2天發(fā)病,早期有疲倦、微熱、頭昏、惡心、嘔吐、腹痛,繼之出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此后體溫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續(xù)3日左右。與溶血性貧血出現的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和腹痛加劇,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嚴重病例可見昏迷、驚厥和急性腎衰竭,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蠶豆攝入可有多種途徑,進食生熟、干鮮蠶豆及蠶豆制品,吸入蠶豆花粉均可誘發(fā)本病,乳母進食蠶豆后哺乳也可引起嬰兒發(fā)病。缺陷的兒童吃蠶豆后并不是全都發(fā)病。
4健康飲食五大營養(yǎng)誤區(qū)
誤區(qū)一:吃得越多越營養(yǎng)
提醒:加餐也要適時適量
很多人認為吃得越多,越容易滿足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要,殊不知肥胖、脂肪肝等問題已日益年輕化。零食是影響孩子健康的雙刃劍,適當、適時、適量的零食可以補充正餐的攝入不足。首先,選擇粗麥餅干、水果、奶等健康食品,避免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其次,在兩次正餐中間補充,避免于正餐前1小時內及睡前進食;再次,加餐以不影響正餐攝入為前提。
誤區(qū)二:“牛奶+雞蛋”是最佳早餐
提醒:缺少谷物能力不足
一份理想的早餐谷類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谷類食物在人體內能很快轉化為葡萄糖,因此早餐必須含有包子、花卷、面條、麥片等主食,才能保證上午學習時大腦活動所需的能量。搭配牛奶或豆?jié){、雞蛋或瘦肉等含豐富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可以使食物在胃里停留較久,使上午精力充沛。
誤區(qū)三:喝湯代替吃肉
提醒:肉中的蛋白質不會跑到湯里
有些人不愛吃肉,就把肉熬成湯,認為肉的精華都在湯里,喝湯可以代替吃肉。其實肉湯的鮮味,只是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湯中,但肉類大部分蛋白質仍留在肉里。
誤區(qū)四:勞累費腦時要多吃肉進補
提醒: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大于蛋白質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重,家長每天大魚大肉伺候。上班族勞累了一周,也喜歡大開葷戒犒勞自己。其實肉類的營養(yǎng)價值主要在于提供優(yōu)質蛋白質,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但是需要量遠不及碳水化合物多。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足夠的能量才能提高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率。相反,若蛋白質代謝不完全,會使血液內積聚更多的有毒廢物,使人感覺惡心、疲勞,反而不利于學習工作。
5
誤區(qū)五:盲目補充保健品
提醒:合理膳食最重要
保健品不能代替合理膳食。在合理膳食基礎上,可適當補充需要量大而又普遍攝入不足的營養(yǎng)素,例如鈣、鐵、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但保健品的補充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針對缺乏的營養(yǎng)素合理地補充。
5花樣食物讓寶寶更有食欲
在夏季,寶寶胃部的活動會變得遲鈍,而且胃口和消化能力也明顯下降。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營養(yǎng)供給,但如果吃的過多,反而會影響食欲。一方面食材上盡量選擇一些鮮艷的顏色,同時口味做的清淡一些,少油少鹽。另一方面小孩子比較在意外觀,可愛的或者可玩耍的寶貝感興趣的食物形狀和安全漂亮的餐具都是有幫助的。作為父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寶寶食物花樣上吧,你會有收獲的。
相關知識
孩子假期飲食要避開這6大誤區(qū)
專家最想糾正的十大營養(yǎng)誤區(qū)
看似健康的十大飲食誤區(qū)
月子飲食調養(yǎng)的五大誤區(qū)
母乳喂養(yǎng)的十大誤區(qū)
兒童營養(yǎng)的補充十大誤區(qū) 學會正確照顧兒童
健康飲食的誤區(qū) 飲食三大誤區(qū).docx
健康飲食的十項原則 了解日常飲食的誤區(qū)
健康飲食誤區(qū)大全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給孩子補給營養(yǎng)的10大誤解
網址: 孩子營養(yǎng)飲食的十大誤區(qū) http://m.u1s5d6.cn/newsview51995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