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新聞調查】除去配送費,線上外賣仍比實體店貴!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新聞調查】除去配送費,線上外賣仍比實體店貴!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11:45

足不出戶,美食到手。在哈爾濱冬天,一份熱騰騰的外賣,是許多人的就餐選擇。最近,很多市民發(fā)現,不少商戶線上售價竟然是實體店面售價的 140%;更奇怪的,一些原來經常吃、線上銷量也不錯的一些外賣,也突然間消失了 ……

網絡配圖

記者調查發(fā)現,經過幾年的發(fā)展與用戶習慣養(yǎng)成,外賣大佬平臺已完成線上“圈地”,當前優(yōu)勢外賣平臺對線上消費者和商家的補貼力度進一步降低。不少商戶面對平臺約 20% 的高額銷售傭金抽成,選擇轉嫁成本,提高線上外賣價格。

更多人疑惑的是

店家線上、線下價格“雙標”,

消費者是否應該有知情權?

外賣平臺對此是否應該有相應告知或管控?

一碗 10 塊錢麻辣面,

外賣比實體店貴了 40%

“同樣一碗麻辣面,為啥去店里吃是 10 塊錢?而外賣平臺上在打包費和配送費額外結算后,售價是 14.8 元?”在愛建區(qū)域上班的李先生最近發(fā)現,外賣平臺上很多商家外賣價格,明顯比實體店貴不少。

為了驗證李先生的說法,記者隨機抽樣了 20 余個店鋪,對兩家知名外賣平臺上商戶外賣售價進行線上與線下比對。結果發(fā)現,除少量商家線上和實體店食品單價相同外,絕大多數商家外賣標價確實比實體店標價高。

在一家外賣平臺上,一個店面的鮮面單品銷量最高的香菇雞絲湯面,價格為 16 元/碗,實體店價格則為 14 元/碗;某燒餅店鋪單品油鹽燒餅價格為 3 元,而實體店價格為 1.5 元,該商家其他品類燒餅也較其實體店價格貴;月銷量 5000 余份的烤肉拌飯連鎖店,招牌烤肉拌飯價格為 13.8 元/份,實體店價格為 12 元/份。

在另一家外賣平臺上,某知名傳統(tǒng)東北菜老店熘肉段套餐盒飯 7.29 折后售價為 18.8 元/份,而去實體店價格為 15 元/份;一家新銳的牛肉飯店家食品標價每份要比實體店貴 2 元。一本地知名餐飯商家介紹,其外賣單品價格要比實體店價格貴 2 元到 5 元。

線上與實體店定價不一?

平臺:禁止線上價格高于門店

就商家食品線上價格比實體店價格貴現象,記者分別與兩家外賣平臺聯(lián)系。其中一平臺方反饋:相關情況已記錄,將協(xié)調公司內部各部門了解情況。但平臺內部流程繁瑣,需要把問題反映給不同業(yè)務部門,公司暫時對此事不予以回應。

另一家外賣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對商戶店鋪價格虛高的問題有嚴格的把控流程:第一,平臺與商戶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當中明確規(guī)定,商戶保證外賣平臺的在線標注價格不高于門店價格;第二,外賣平臺與全國大型商場、連鎖店有價格系統(tǒng)對接,嚴禁商家線上與線下價格不一致;第三,如消費者發(fā)現有商戶價格虛高的情況,可以通過產品上的“商戶舉報”渠道反饋。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外賣平臺有專門的團隊專責處理商戶價格虛高的現象,一經發(fā)現問題,會按照公司《商家違規(guī)作弊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對商戶進行整改甚至下線處理,保證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

既然如此,外賣平臺上大量出現商戶線上貴過線下情況,又是如何出現的?

提價扣完傭金與實體店價相同,

“潛規(guī)則”已成“新常態(tài)”

今年 8 月份,一外賣平臺公布 2020 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yè)績。按收入類型來看,餐飲外賣業(yè)務收入 145.44 億元,按經營利潤來看,餐飲外賣盈利 12.53 億元,同比增長 65.7%,每筆餐飲外賣業(yè)務訂單的平均利潤同比增長 9.4%。

哈市某中型連鎖餐飲機構負責人表示,外賣平臺傭金上漲趨勢不可逆,補貼也不會回到從前,餐飲企業(yè)如果想要從外賣業(yè)務中獲利,調價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所以,外賣、堂食定價不一,其實已經成為“行業(yè)規(guī)則”,“連國際知名快餐品牌外賣價都比堂食貴,XXX雞腿堡和XXX雞腿堡堂食價為18 元/個,而線上價格分別為19.5元/個和 20元/個。”

該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消費者下單通常顯示的配送費,其實并不是騎手每單真正拿到的錢——實際要高于這個額度。多出來的部分由平臺補貼騎手,大概每 5 元配送費補貼 3 元。商戶提高單品售價,平臺在補貼騎手運費后,剩余純利潤也在增加?!霸诟哳~的利潤下,平臺對商戶所謂的‘監(jiān)管’,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p>

記者從多家入駐外賣平臺商家口中了到,他們提價后扣完平臺傭金,從平臺獲得的點餐費,與實體店價格基本相同。一些商家表示,外賣產品和堂食產品看似一樣,但是從商家角度看存在差異:選擇堂食的消費者不僅消費了產品,還消費了門店的環(huán)境和服務;而選擇外賣的消費者,雖然未占用店面房租、人力等成本,但增加了物流配送、外賣包材、流量營銷等成本,而且平臺傭金已成為一項重要成本。“對外賣提價并非‘潛規(guī)則’,大家都提價,已經形成了‘新常態(tài)’?!币晃簧碳艺f。

外賣標價比實體店貴,

商家有話說

在一外賣平臺月銷量過萬份某盒飯類商家老板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哈市最早一批“嘗鮮”外賣平臺商家,趕上過市場紅利,現在線上盒飯業(yè)務占整個飯店業(yè)務 70%,“我已經和外賣平臺捆綁上了,即使平臺提高定價,現在想下車已經難了?!?/p>

他解釋,外賣平臺對入駐商戶一直有銷售訂單傭金抽成。他所在的平臺,一開始收取少量傭金,然后提到 10%,后來從 15% 提到 18%,如今已達到 22%?!氨緛砻繂纬ト斯?、店鋪租金、食材成本后,利潤在 35% 左右,如今平臺抽成 22%。若不提價,每賣出 100 元,掙的 35 塊錢里,得向平臺支付 22 元傭金。變成給平臺打工了?!?/p>

為了保持經營利潤,商戶選擇提高線上商品單價,這也使得平臺抽取的傭金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一家面館經營者介紹,他們同時入駐兩家大型外賣平臺,擁金比例為 20%,“大概過了 20 多天,兩家公司業(yè)務員來找我們,說不能選擇兩家平臺同時入駐。如果選擇一個平臺,傭金比例可以下調到 18%。若堅持兩個同時入駐,比例還要進一步上調?!?/p>

也有商家受不了高比例傭金,選擇退出平臺。群力地區(qū)一家燒烤店主告訴記者,在外賣行業(yè)剛興起的時候,多家外賣平臺互相競爭,商家和消費者都享受著補貼福利。如今市場成熟了,幾個頭部平臺占據了大部分市場。沒有了選擇余地,商家入駐平臺的議價能力幾乎為零,“實體店里有酒水可售,燒烤行業(yè)毛利率在50% 左右。上線后酒水利潤沒了,現在平臺每單都要收 20 個點傭金。商家生存太艱難了,要么選擇漲價,要么退出。所以我選擇退出?!?/p>

記者 李赫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新聞調查】除去配送費,線上外賣仍比實體店貴!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新爆品=賣點+賣價+覆蓋
外賣回復模板 讓態(tài)度與溫度同在
事關外賣營養(yǎng)健康,消費趨勢
《中國餐飲報告2018》發(fā)布,餐飲“全零售”=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
國外超市發(fā)掘“新奇特”賣點
問答|外賣如何吃得健康,營養(yǎng)師怎樣叫外賣?
外賣如何吃得健康,營養(yǎng)師的這個外賣我服
美團外賣發(fā)布《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 解碼正在崛起的“食草經濟”
深圳龍崗“解煙雜貨店”開實體店了,只送不賣!
外賣平臺勁刮“輕食”風 到底“輕”在哪兒?

網址: 【新聞調查】除去配送費,線上外賣仍比實體店貴!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http://m.u1s5d6.cn/newsview51660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