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飲食中的最佳搭配比例 葷素1:4更健康

飲食中的最佳搭配比例 葷素1:4更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19:22

原標題:葷素1:4更健康飲食中的最佳搭配比例

據(jù)了解,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通過飲食攝取最少5000-7000千焦耳的熱量,每天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的能量占全天總能量的55%~60%,脂肪占總能量25%~30%,蛋白質占10%~15%。所以,一日三餐要學一些餐桌上的搭配比例,這樣才能輕松掌握均衡的飲食。

一日三餐按時吃能量比例3:4:3

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在11:30~13:30,提供的能量應占30%~40%;晚餐在18:00~20:00為宜,提供能量30%~40%。也就是說早中晚三餐提供的能量比應該在3:4:3是比較適宜的,每天早餐要營養(yǎng),午餐適當高熱量,晚餐應適量。

魚蝦、肉蛋要慎食推薦比例2:2:1

很多人認為魚蝦、肉類吃得越多營養(yǎng)越充足,其實過量攝入不僅無法吸收,還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對此,專家建議每天魚蝦類、畜禽肉、蛋類攝入比例最好維持在2:2:1。

按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入125~225克動物性食物。其中,畜禽肉類50~75克、魚蝦類50~100克、蛋類25~50克。

葷素要搭配推薦比例1:4

有研究表明,過量食用肉類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專家建議如果每天攝入125~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應搭配400~500克蔬菜。

因為素菜里面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人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而單純動物性食物無法完全提供。

主食提倡“粗細”混搭推薦比例1:3

我國飲食習慣中,主食一般以米飯或面食為主,但長期單一的主食攝入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失衡和消化功能減弱。

專家建議,每天在主食中應加入約總量四分之一的粗糧,或者每周專門吃兩次粗糧,這樣可適當補充所需微量元素,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蔬果每天都要吃推薦比例2:1

一般人把水果當零食,也有人認為吃了蔬菜就不需要吃水果,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專家表示,水果富含維生素以及特有營養(yǎng)物質,適當食用可彌補人們在正常飲食之外所缺的營養(yǎng)。

專家建議正常的蔬菜和水果比例為2:1,每天可選擇3-4類應季水果食用,攝入量在200克-400克為宜。

蒸煮拌:爆炒=2:1

涼拌、蒸、煮、烤、煎、炸,多種多樣的烹調方式造就了豐富的中國美食。經過烹調,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會發(fā)生變化,不同的食材最好選擇不同的烹調方式。

總體上來說,蒸煮、涼拌比爆炒更健康,因為損失營養(yǎng)較少。建議蒸煮拌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則應盡量避免,如果吃的話,每周別超過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

均衡膳食小建議

均衡的營養(yǎng)除了要吃對不同食物的搭配比例外,攝入合理含量的營養(yǎng)素同樣重要。均衡營養(yǎng)是一切身體疾病的大敵,所以每天補充蛋白質、碳水化物、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和水等營養(yǎng)要素是最關鍵的

1、碳酸化合物

要為人體提供熱量的食物為碳水化合物,也即是我們常說的糖類,包括:米、面、糙米、雜糧、馬鈴薯等。所以三餐不要忽略了吃主食。

適當?shù)膬?yōu)質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物質,能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人體的免疫功能的維護需要蛋白質的參與,肉、蛋、奶、豆類及豆制品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2、充抗氧化維生素

維生素C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抵抗病菌入侵)。獼猴桃,柑橘類水果(橙、檸檬、柚子等),紅色水果(草莓、楊梅、山楂等),新鮮蔬菜(白菜、西紅柿、青椒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3、微量元素

意微量元素的攝取微量元素可以調節(jié)、改善體內的酸堿平衡,它包括鈣、鎂、磷、鉀、鈉、氯、鐵、鋅、硒等,廣泛存在于肉類、魚類、奶制品、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中。鐵的最好來源是動物血液、肝臟、紅肉類、等。

4、補充水分

規(guī)律地補充水分對于維持體內平衡非常重要。它可以運輸營養(yǎng)成分、礦物鹽和維生素,促進體內交換,保證體內垃圾的排泄。為此每天至少需要飲用1.5升水,要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愛美網論壇)

相關知識

飲食中的最佳搭配
揭秘:健康飲食的搭配“黃金比例”
健身餐只能吃素?葷素搭配更健康!
為什么需要葷素搭配
葷素搭配的好處
【最健康的飲食比例搭配
如何葷素合理搭配 讓你的健康不“受累”?
冬季火鍋正流行 葷素1比3搭配才健康
如何搭配食物更有營養(yǎng) 三種食物最佳搭配方法
糖尿病飲食療法?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

網址: 飲食中的最佳搭配比例 葷素1:4更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4482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