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警惕!這 7 種藥物可能引起聽力損失~

警惕!這 7 種藥物可能引起聽力損失~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09:03

很多藥物會引起聽力損失或耳鳴的副作用,其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具體取決于藥物、劑量和服用時間。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引起聽力損失的這7種藥物吧~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道,全球現有15億聽力受損者,超過10億12-35歲的人群因長時間過度暴露于高音量的音樂和其他娛樂聲音而面臨失去聽力的風險。

今年,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了一項關于場所和活動中的聽力安全的新國際標準,建議公共活動場所的平均聲級最高100分貝(該標準適用于播放響亮音樂的場所和活動)。

100分貝是什么概念呢?大家可以參照下圖:

30871660518949086

我們一般說話的聲音為60-70分貝,20-50分貝的環(huán)境中會感到安靜,70分貝會開始感覺到吵。

暴露于過響的聲音會導致暫時性聽力損失或耳鳴。但長期或反復暴露會引起永久性聽力損傷,導致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

年輕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更好地保護聽力▼

降低個人音頻設備的音量,戴耳機時可以遵循“60-60-60”原則: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xù)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當外界環(huán)境噪音超過60分貝時盡量不使用耳機;

使用合適且最好能降噪的耳機/頭戴式耳機,耳罩式耳機增加了揚聲器與鼓膜之間的距離,與插入式耳機相比可以降低聽力受損的幾率;

在嘈雜的場所佩戴耳塞,如果在嘈雜環(huán)境下使用耳機時,音量調到60%仍然聽不到聲音,應關閉耳機;

定期檢查聽力。

其實除了噪音對聽力的影響外,要想保護耳朵,我們還需注意藥物對聽力的影響!

很多藥物會引起聽力損失或耳鳴的副作用,其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具體取決于藥物、劑量和服用時間。一般來說,隨著藥物在我們人體內的積累,耳毒性的風險會增加。聽力損失可能是暫時的或永久性的。

下面是可能導致聽力受損的藥物:

1

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是專門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可能引起耳毒性的抗菌藥物包括氨基糖苷類、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萬古霉素、氯霉素等。

所有口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都有耳毒性。一些氨基苷類抗生素的前庭毒性比耳蝸毒性更大。耳蝸毒性的相對順序為: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耳局部用氨基糖苷類滴劑也有導致耳毒性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慶大霉素、妥布霉素滴耳液。然而,關于使用滴耳液引起聽力損失的病例報告極少,這些局部用藥物不具有正常耳毒性作用的原因可能是耳內發(fā)炎黏膜阻止了藥物大量滲入卵圓窗和圓窗。

新生兒在接受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時聽力受損的風險特別高,如果因病情需要接受大劑量的氨基糖苷類,應進行聽力損失篩查。為預防發(fā)生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引起的耳毒性,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一日1次給藥以及監(jiān)測血藥濃度及時調整劑量、縮短療程等。

大環(huán)內酯類,主要是紅霉素,靜脈滴注可能損傷第八對腦神經引起耳鳴和暫時性聽覺障礙,常發(fā)生在用藥后平均4-8天,停藥后可逐漸恢復,耳毒性可能與靜脈滴注速度過快、藥物濃度過大及個體差異等有關。

另外,四環(huán)素、萬古霉素、氯霉素也可能引起耳毒性,這些藥物對腎功能受損患者具有更顯著的耳毒性作用。

2

抗腫瘤藥物

已知許多化療藥物可導致聽力損失。順鉑的耳毒性最大。順鉑是一種常見的化療藥物,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廣泛用于肺癌、頭頸癌、卵巢癌、睪丸癌等,使用順鉑的患者可能有80%會出現聽力損失,其耳毒性跟累積劑量有關系,所以接受順鉑治療的癌癥患者應常規(guī)進行聽力狀態(tài)及耳鳴情況的評估,同時還應避免噪音暴露、其他耳毒性藥物的聯(lián)用等防止聽力的進一步受損。

其他常用的耳毒性藥物有氟尿嘧啶、博來霉素和氮芥。

3

非甾體抗炎藥和對乙酰氨基酚

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等,在解熱鎮(zhèn)痛、心血管疾病預防等方面廣泛應用。大劑量阿司匹林(6-8克/天)或其他水楊酸鹽類可導致聽力損失,但停藥后可逆轉。

4

利尿劑

利尿劑用于促進尿液排泄、減少體內的液體量,包括速尿片(呋塞米)、依他尼酸和貝美他尼等,所有這些都被稱為“袢利尿劑”。如果患者有水腫性疾病,醫(yī)生可能會開具利尿劑來進行處理。當大劑量快速靜脈注射呋塞米(每分鐘劑量大于4~15毫克)時可能導致耳鳴、聽力障礙,但多為暫時性,少數為不可逆性,尤其當與其他耳毒性藥物聯(lián)合給藥時,耳毒性往往更嚴重。

5

奎寧、氯喹和羥氯喹

奎寧長期以來一直被用作抗瘧疾藥物。兩種模仿其結構的合成藥物——氯喹和羥氯喹——被用于治療狼瘡和夜間腿抽筋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這兩種藥物在新冠肺炎流行之初也被用來抗新冠治療。它們也可能導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和耳鳴,但是,與水楊酸鹽類相似,這些影響通常是可逆的,一般停止服藥后聽力會逐漸恢復。

6

5-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西地那非片(藍色小藥丸)是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的常用藥物,屬于5-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一項基于人群的大樣本研究發(fā)現,西地那非的使用與聽力損失有關,可能與該類藥能夠激發(fā)環(huán)磷酸鳥苷(cGMP)途徑中的下游事件、進而損傷耳蝸毛細胞有關。也有使用他達拉非或伐地那非時發(fā)生聽力損失的報道。

7

可卡因

有研究顯示,經鼻內和靜脈給予可卡因均與單側或雙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有關。

除了以上藥物外,鉛、汞、鎘、砷等重金屬都可能導致聽力損失;甲苯和苯乙烯等芳香族溶劑可能引起耳蝸毒性反應以及中耳聲反射改變,進而導致聽力損失。

如何預防藥物引起的耳毒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盡可能避免同時使用兩種以上均有耳毒性報道(指對耳朵有毒副作用)的藥物;

若因病情需要使用有耳毒性報道的藥物時,應盡可能小劑量、短療程,如使用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時,盡可能一天一次給藥、根據血藥濃度及時調整劑量;

用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是否存在耳鳴、眩暈等早期癥狀,并進行聽力監(jiān)測,若發(fā)現異常并評估可能是藥物引起的耳毒性,應立即停用該藥,并及時對癥處理。

來 源:廣東衛(wèi)生信息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健康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中藥=無毒?錯! 四種常見使用誤區(qū) 警惕引起肝損傷
經常打嗝要警惕 有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突然消瘦要警惕哪種病
突然消瘦10斤要警惕!六種病可能悄悄來襲
警惕!你購買的“減肥藥”可能非“良藥”
警惕藥物副作用
“老來瘦”未必是福,老年人體重突然減輕,警惕可能是5種病預警
警惕十大最怪異的藥物副作用
成都中年男性應警惕的5種高發(fā)病
突然消瘦要警惕哪六種???

網址: 警惕!這 7 種藥物可能引起聽力損失~ http://m.u1s5d6.cn/newsview43786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