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明糖易躲,暗糖難防!不想老得快,提防這些隱形糖

明糖易躲,暗糖難防!不想老得快,提防這些隱形糖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8:21

原創(chuàng) 常笑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建議是: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很多人覺得,我不喝可樂雪碧奶茶,紅燒菜吃的也不多,每天沒吃多少糖呀,這糖的攝入量肯定達標了。殊不知,明糖易躲,暗糖難防,生活中的隱形糖還真不少!

01

哪些食物中暗藏“隱形糖”?

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吃下了不少添加糖。

“添加糖”是在食品生產和制備過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常見的包括白砂糖、紅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糖蜜、蜂蜜、濃縮果汁和葡萄糖。不包括完整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糖。

世衛(wèi)組織指出,人們如今攝取的許多添加糖,其實都是“隱藏”在通常看起來不甜的加工食品中,也就是所謂的“隱形糖”。

你吃下的任何一種加工食品,都很可能含有人工添加的糖,即便是那些壓根兒不怎么甜的,比如肉松肉脯,嘗似咸口,結果吃一口半口都是糖,比如:

方糖≈4.45g糖/塊(數據來源于公眾號放心選fangxinpingce)

某些“健康”飲料,不少人拿來替代可樂奶茶。但真比起含糖量,能跟可樂叫板:

方糖≈4.45g糖/塊(數據來源于公眾號放心選fangxinpingce)

一日三餐都免不掉的調味料里,也避不開添加糖:白砂糖、果葡糖漿、葡萄糖等。

想要避開這些隱形糖,是不是挺難的?

02

如何提防日常生活中的隱形糖?

向上滑動閱覽

過度攝入糖分,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 毀牙齒 糖份食物攝入過多過頻,容易導致齲齒。

2. 毀大腦 長期高果糖飲食會使大腦遲鈍、記憶能力下降。

3. 毀膽囊 糖攝入過量,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調,而過多的膽固醇又會形成膽固醇結石。

4. 毀心臟 研究發(fā)現,所喝含糖飲料份數越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每周少喝1份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5. 毀皮膚 多吃甜食還會導致人體過早老化和皮膚受到損傷。

6. 毀骨骼 年輕的女性、兒童等人群喜愛吃甜食,而糖分攝入過度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

7. 毀血管 甜食會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血脂高,甚至形成血栓。

8. 毀胰島 吃糖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高糖飲食,可以出現短時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島負擔;高糖飲食又可以導致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那么,如何控制糖分攝入,提防生活中的隱形糖呢?

1、買零食看標簽

有些零食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簽,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2、不甜的食品也要慎吃

膨化食品:雪餅、鮮貝、蝦條等膨化食品,它們吃起來雖然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卻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纖維。

面包:有關數據表明,白面包每100克含10~20克左右的白糖,這還不算面包中的淀粉含量。

還有,“無糖”的奶茶……這個就不多說了,此前有媒體對14款宣稱“無糖”的奶茶樣品進行檢測,結果發(fā)現全部含有糖分。

3、即使是水果,吃之前也要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其實水果的含糖量也是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議大家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青梅、草莓、楊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蘋果、葡萄、菠蘿、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甘蔗、鮮棗。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yè)的醫(y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愛吃糖老得快?科學控糖這5點一定要做到!
糖尿病如何預防
糖尿病的預防知識
老年糖尿病預防勝于治療,守護父母血糖健康“久久”相伴
什么是“無糖食品”?快快注意這些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
中醫(yī)提醒:5類主婦易得糖尿病
預防妊娠期糖尿病,不做“糖媽媽”
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不做“糖媽媽”
愛吃糖老得快?這5個科學控糖法則,你真的不能錯過!
比別人更容易餓?血糖洼地不可不防

網址: 明糖易躲,暗糖難防!不想老得快,提防這些隱形糖 http://m.u1s5d6.cn/newsview4220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