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喜歡散步的人注意!換種走法,可降低生病風險

喜歡散步的人注意!換種走法,可降低生病風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4:20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走路的好處

研究表示,如果一周健步走7個小時,分日進行,可以將冠心病、心臟病的發(fā)病率降低30%。

胰腺癌患癌風險降低50%,如果一旦患癌,經(jīng)常行走的人癌癥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低57%。

一天健步走一小時,對II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梢允够既橄侔┑娘L險降低 12%。

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步走運動,有助于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避免癡呆。

每天走路20分鐘,能幫助人們遠離癌癥、心臟病和中風導致的過早死亡。

走路也要“看人下菜碟”

走路,雖然每個人都會,但要想達到鍛煉的效果,需要加點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應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diào)節(jié)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最好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3.高血壓患者:中速為宜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否則會使大腦處于不停的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4.冠心病患者: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fā)心絞痛。應在餐后1小時后再緩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jié)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yōu)于跑步。

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健步走,速度有講究:60~70步/分鐘的慢速和80~90步/分鐘的中速,適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鐘的快速,對減重健體更有效。

頻率有講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指標有講究:心率120~130次/分鐘,步長70~80厘米為宜,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一種走法一種功效,告訴家人朋友們,大家都健康地走起來吧!

來源:新聞早餐(ID:xwzc02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每天堅持走路6000步,是保健的“良方”,可降低三種癌癥發(fā)生
每天僅需5分鐘,就能降壓、降低心臟病風險!建議日常可以練練
吃什么食物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散步能養(yǎng)生 但老年人晚上散步別貪多
改善五種生活方式,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經(jīng)常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 可降低心臟病發(fā)作風險
簡單的運動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午睡可以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準媽媽可以做些什么來降低孩子過敏的風險?

網(wǎng)址: 喜歡散步的人注意!換種走法,可降低生病風險 http://m.u1s5d6.cn/newsview41783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