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改善五種生活方式,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改善五種生活方式,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0:31

健康是人們最關注的話題。慢性疾?。ǜ哐獕?、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癌癥)對身體的影響是長期的,危害最大。

哈佛大學Golubic博士說,“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可以減緩甚至逆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和心臟病”。

全世界的主要死因是慢性疾病,其中常見的包括:

癌癥

● 中風

● 心血管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

● 2型糖尿病

我們可以通過解決這些慢性病的根源,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這些慢性病。大約80%的慢性病是由不良的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造成的。這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改善生活方式確實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通過改善以下五個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慢性病的風險

一、健康的飲食

多吃原始的、未經加工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患癌癥的風險。

有證據(jù)表明,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這種飲食富含蔬菜、水果、豆類、魚類、橄欖油和堅果。

● 有幾項研究表明,與肉食者相比,素食和純素食者可以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的12~15%。素食主義者通常也比肉食者更注重健康。

平時可以補充奶制品,雞蛋,白肉。

避免高脂肪(油炸食物)、高鹽(火鍋、腌制食物),高糖食物(奶茶、糖果、蛋糕)。

戒煙限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堅持運動

● 談到運動,大家肯定都知道運動有助于身體各個系統(tǒng)的健康,道理都懂,堅持卻有難度。

● 專家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活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車,游泳等。

● 如果剛開始運動有點難,建議從小處著手,比如從步行10分鐘開始,每天重復兩到三次,然后試著走得快一點,多走一分鐘或者爬一段樓梯。如果不能步行,任何體力活動都可以,只需多動少坐。

● 生命在于運動,好比心臟不停的跳動,永不停歇。

三、充足的睡眠

● 睡眠對身體的健康不言而喻,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甚至癌癥的風險。

專家建議,每晚睡眠7~9個小時為宜。盡量不要熬夜,即使在周末,也要有固定的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

● 每天鍛煉身體,促進腦內多巴胺分泌,有助于睡眠。

● 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入。

● 床上不要看手機或平板電腦。

● 保持臥室溫度適宜,黑暗和舒適。

● 更要注意的是,有些青年人仗著自己年輕,長期熬夜,睡眠不規(guī)律,這樣長此以往對身體損害也是很大的,人到中年各種疾病可能就接踵而至。

四、緩解壓力

壓力這可能也是人們容易忽視的重要一環(huán),因為壓力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長期壓力會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誘發(fā)各種身心疾病。

● 緩解壓力,選擇物理治療方法,一開始不建議使用藥物,運動能夠緩解壓力,這個大家可能都知道。

專家推薦更長久、更有效緩解壓力的方式是正念、深呼吸練習和感恩的方式來改善身心健康。這3種緩解壓力的方法聽起來挺玄乎的,但確實是有效的,比起服用抗焦慮抑郁的藥物來說,雖然起效慢,但是安全,持久,無副作用。

1、正念:這個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fā)展而來。有目的的、有意識的,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當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斷、任何分析、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這是應對壓力和放松的好方法。

掌握正念的方法:

每天練習:安排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閉上眼睛,觀察自己的身體運動,比如,如何呼吸,腹部如何膨脹和收縮,或空氣如何流入和流出鼻孔。關鍵在于觀察,不要試圖改變吸氣深度或呼吸頻率。從每天5分鐘開始,最多20分鐘。

注意平時的每一種活動:例如,刷牙時,要像第一次刷牙一樣認真刷牙,使用非優(yōu)勢手(比如平時右手刷牙,改成左手刷牙)刷牙可以幫助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任何時候都可以練習正念,比如洗碗,寫字,開車等紅綠燈的時候注意自己的呼吸,一邊練習正念。任何你記得要注意的活動都可以是正念練習。

這個可以解釋,為什么和尚道士的壽命長,因為他們吃齋念佛,清心寡欲。

2、深呼吸練習(4秒吸氣、4秒呼氣):

① 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筆直地坐著。

② 慢慢地呼氣,注意肺部的活動。當你慢慢地數(shù)到四的時候,開始吸氣(從鼻子吸入),注意空氣是如何充滿肺部,幅度要大。等吸氣數(shù)到4秒,再開始呼氣,重復每周三次,每次5分鐘,最多20分鐘一天。

3、感恩

① 感恩也是緩解壓力的良藥。在研究中,精疲力盡的醫(yī)護人員在幾周后表現(xiàn)出感恩的行為,比如記住三件好事或者寫感謝信,對他們的幸福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注意到更多不順心的事情,而很少關注積極的時刻。而當我們在忙碌的一天中,意識到并提醒自己生命中所肩負的使命和成就感,我們可能會感覺更好。

③ 很多企業(yè)家希望捐錢給社會,也是感恩,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五、擴大社交圈

● 研究顯示,健康的社交圈與心臟,大腦和免疫功能的積極變化有關聯(lián),這可能會降低患慢性病的風險。

● 強大的社交圈還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對壓力的消極反應,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對預防慢性病的積極影響。

一項研究報告說,向他人提供幫助比自己獲得幫助更為有益。

醫(yī)生建議:多參加社交活動,交流生活和工作的經驗,主動向他人提供幫助。

結語

以上的健康的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真正要改變健康的生活方式卻很難。因為缺乏獲得健康食物的途徑;在擁擠的城市,開車上班很便利,卻很少運動;不健康的快餐隨處可見。俗話說,養(yǎng)成好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壞習慣卻分分鐘。改善生活方式可能1周,2周很簡單,但是堅持1月,1年卻有難度。要把以上五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完全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才能事半功倍。為了自己的健康,加油吧,朋友們!

相關知識

收藏!6種高膳食纖維食物,降低患癌風險,預防慢性疾病
哈佛大學新研究:這 19 種食物照著吃,改善代謝健康,降低慢性病風險
Cell Metabolisem: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肥胖基因風險
患有慢性病的人日常如何管理疾病,維持健康生活方式?
從生活方式改變到疾病控制,慢性病管理的全面方法
健康飲食,活力生活:慢性病患者如何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
運動減少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風險
喝水喝得好,就能防衰老!The Lancet子刊:保持充足水分抗衰且降低患病風險
健康風險評估系統(tǒng)對慢性疾病早期預警的研究
照著這個蔬果排行榜吃,能降低很多慢性病風險

網址: 改善五種生活方式,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http://m.u1s5d6.cn/newsview121053.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