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徒步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健身運動。但山路不同于平地路面,常常會碰到高低不平的路段,如果采取像在平地上的自然走法,很容易滑倒或跌傷,也容易造成過度疲勞。所以,無論是戶外高手還是新加入戶外徒步的新人,都有必要掌握上坡、下坡等不同路段的行走技巧。
只要是雙腳正常的人
誰不會走路呢?
從小到大活了幾十年
走路也走了幾十年
雖然天天都在走路
卻不見得走的正確、走的輕松、走的健康
對于登山的人
了解正確的上下山坡步行技巧
是避免長途登山運動傷害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只要掌握正確的登山步行技術(shù)
你將會深刻體驗到,
大部分登山的朋友
「不是因為變老而不能走,是不走路而變老!」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CCTV-1《生活提示》欄目,聽聽中國登山協(xié)會專家怎么說。
Q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那么在下山的時候有沒有什么技巧呢?
中國登山協(xié)會 培訓(xùn)部代理部長 王云龍
下山的時候因為坡度變陡,所以我們行走的步伐不宜過大,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用小碎步的方式來往下走。每一步,以不要超過一腳這個長度為宜,如果大跨步行走,身體就會跟著晃動,不容易保持平衡,這時也會增加受傷和摔倒的概率,所以下坡時小步伐行走是關(guān)鍵。
王老師告訴我們,下山對膝關(guān)節(jié)的沖擊很大,一定要采取小碎步的步伐,并且要把腳抬起來,膝蓋略微彎曲,這樣才能減少對膝關(guān)節(jié)的損傷,同時腿部也能更好發(fā)力支撐,避免打滑摔倒。
Q
說完了下坡,那么在上坡的時候又有什么技巧呢?
外八字步法
我們在上坡時,應(yīng)當采取外八字的步法,這種走法不僅減輕了雙腳的負擔(dān),而且還充分利用了膝蓋和腳踝的緩沖作用,減緩身體的疲勞。
小步伐
在上坡的時候要用小步伐,不要跨度太大,否則身體就不好維持平衡。應(yīng)該配合坡度的陡峭程度,調(diào)整步伐的大??;當遇到愈陡峭的路段,應(yīng)該以愈小的步伐前進,讓步伐的大小隨著坡度的斜率而調(diào)整。如果遇到陡坡時,采用大步快登的方式,只會讓大腿肌肉迅速疲勞
注意,上圖是一個錯誤示范,大家要引以為戒哦
單腳用力
把腳固定好你的落地點之后,接下來一步就是重心的轉(zhuǎn)移,邁好這一步以后,重心隨之要跨到這個前進的腿上來支撐重心,接下來跨出下一步,然后重心再向這個方向移動,就這樣交替行進。
保證頭部、腰部和后腳腳踝三點成一條直線
有些朋友在登山累了以后,就會下意識的彎腰,這樣就會使重心很不穩(wěn)定,也會消耗更多的體能。在這您要注意了,上坡的時候背部要挺直,保證頭部、腰部和后腳腳踝三點成一條直線,可以很好的對我們的身體起到穩(wěn)定重心支撐的作用。
勻速呼吸
人體藉由呼吸得到熱能燃燒所需要的氧氣,所以充分的氧量補充,是身體熱能有效運用、肌肉效能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因素;保持勻稱的呼吸,會讓身體氧量的補充更為充分,運動器官的使用更有效率,是久行不疲的重要因素。
全身放松
各區(qū)域不當?shù)募∪馐褂?,不但會造成過度的浪費,還會造成身體的疲累;當在上坡時,除了專注于腳部肌肉的使用,此時也應(yīng)該要注意,避免全身其他部位肌肉的不當使力,以免造成肌肉力量的過度浪費。
“之”字步法
無論上坡還是下坡,如果是坡度比較大,且寬度允許的話,可以采用“之”字形走法,這樣我們所感受的坡度就沒那么大了,行進起來也相對輕松一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徒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門學(xué)問。遠行歸來,有人肌肉酸痛傷筋動骨,有人精力充沛安然無恙。是體力差異,更是技巧高低問題。戶外遠足前,先學(xué)習(xí)一下基本的徒步方法和技巧,才能應(yīng)對復(fù)雜多變的野外環(huán)境,讓你的每一步都舒適健行!
關(guān)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