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自編教材 自編教材 老年心理健康調適與養(yǎng)生.doc

自編教材 自編教材 老年心理健康調適與養(yǎng)生.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23:25

PAGE PAGE 33 老年心理健康調適與養(yǎng)生課程標準 一、教學目的 老年心理學是研究老年期個體的心理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發(fā)展心理學分支,又稱老化心理學。它也是新興的老年學的組成部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老年階段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老年心理學基本理論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認識,尤其是老年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學習運用基本理論分析實際問題,初步掌握矯正老年心理偏差、障礙的方法和技能技巧,為進一步實踐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內容 1、老年人心理特點。 2、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及調適。 3、老年人離退休后的社會適應問題。 4、老年人心理障礙與調適。 5、老年焦慮癥的心理診斷。 6、老年抑郁。 7、老年期癡呆。 8、老年人睡眠障礙。 9、老 年 養(yǎng) 生。 10、老年人皮膚清潔。 11、老年人飲食與營養(yǎng)。 12、老年養(yǎng)生要點。 三、教學原則 1.知識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應深入了解老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老年人、感知覺、認知、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能夠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身心問題,維護老年人群體的健康。 2.職業(yè)能力。要使老年人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與判斷處理問題的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 3.邏輯思維能力。要使老年人具有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嚴密的推理方法,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原發(fā)性創(chuàng)新思想。 四、教學方法 1、精講。老年心理學是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產物。 2、建立和發(fā)展老年心理學是落實新的健康概念和新的醫(yī)學模式的要求與具體化。 3、老年心理學是心理科學對人的心理本質認識的一次深化和心理科學發(fā)展的必然產物。 4、發(fā)展老年心理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五、課程內容 1、老年人的大腦及軀體的特點和活動規(guī)律與老年心理的關系。 2、制約老年人心理行為變化發(fā)展的各種社會生活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因子的特點。 3、老年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意志、個性特點。 4、老年人的生理、社會環(huán)境與心理三個方面之間的互動關系。 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保健。 老年心理健康調適與養(yǎng)生 第一節(jié)老年人心理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不僅生理方面發(fā)生變化,心理也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生理變化常常是心理變化的基礎,但心理變化也會影響生理狀況。作為老年人服務工作者,有必要對老年人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 一、認知特點 (一)感知方面 1、視力方面 2、聽覺方面 3、嗅覺方面 4、味覺方面 5、皮膚感覺方面 此外,老年人平衡器官功能衰退導致平衡能力減弱,容易失去平衡而摔跤,因此要特別注意老人的防摔護理。 (二)記憶方面 1、意義識記尚好,機械識記減退。 2、在限定時間內的速度記憶衰退。 3、再認能力不如青少年。 4、短時記憶保持較好,長時記憶能力逐漸減退。 (三)智力方面 老年人的智力特點主要表現在: 1、液態(tài)智力下降,晶態(tài)智力反而提高 2、缺乏自信心影響老年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發(fā)揮。 二、情緒情感特點 老年人由于個人經歷、文化背景、生活環(huán)境、個性特征和行為需求存在差異,因而他們所處的情緒狀態(tài)也會不一樣。又因為人進入老年期后,隨著年歲的增高、生理老化、社會角色改變、社會交往減少以及心理機能變化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經常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和反應,如緊張害怕、孤獨寂寞、無用失落以及抑郁焦慮等。具體講,老年人有以下情緒特點: 1、自尊感與自卑感共存 所謂自尊感是指他人的言行滿足尊重自己的需要所產生的一種情感。自卑感,是指個體過低地評價自己或自尊感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情感。 2、空虛感與孤獨感共生???? 所謂空虛感是指個體在空閑狀態(tài)對時間高估,不知如何打發(fā)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孤獨感,是指個體由于社會交往需求未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3、焦慮感與抑郁感相伴 焦慮感是指個體在面臨現實存在的或預計會出現的對自身會產生某種威脅的客觀事物時所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抑郁感是指個體因目標追求受挫折而悲觀失望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 4、衰老感和懷舊感同現 衰老感是指個體面臨正常生理衰老現象或退休、喪偶等生活事件而產生的“老不中用了”的心理體驗。懷舊感是指個體面對老年期的處境而產生的對年輕時代或故人、故物懷念、留念的一種心理體驗。 三、人格特點 人格是個體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老年人人格特質有以下表現: 1、自我關心 由于跟外界接觸減少,對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也降低,相對較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事,這也是精神能力有限,進行再分配困難的結果。 2、警戒懷疑 由于感知覺下降,體力及應付外界的能力降低,老年人加強自我保護,并以胡亂猜測、嫉妒、乖僻的形式表現出來。有時還表現為過分地關注自己的身體,由于對外界事物不關心、自我意識的喪失。 3、墨守固執(zhí) 較為固執(zhí)而缺

相關知識

健康心理學(新編21世紀心理學系列教材)
《健康心理學(新編21世紀心理學系列教材)》【價格 目錄 書評 正版】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
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
助力健康中國 體育學院張鈞教授主編的全國統(tǒng)編教材《運動營養(yǎng)學》(第三版)出版發(fā)行
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
老年人日??祻驼{理技術(職業(yè)教育智慧健康養(yǎng)老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系列教材)
關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doc
康復訓練素材及教案.doc

網址: 自編教材 自編教材 老年心理健康調適與養(yǎng)生.doc http://m.u1s5d6.cn/newsview4024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