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試管嬰兒健康嗎?

試管嬰兒健康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19:16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布朗呱呱墜地,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由此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29年過去了,當試管嬰兒就像“切片面包一樣平?!绷说臅r候,試管嬰兒出生后面臨的健康風險問題又呈現在了公眾的面前。

    健康風險凸顯

    2006年7月,英國倫敦一家醫(yī)院曾報道說,自閉癥在一般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是0.39%,而在試管嬰兒中患病的風險高達1.56%,是普通人的4倍。同時,他們患白血病和腦腫瘤的幾率也高得多,影響聽覺和視覺的疾病狀況更是比普通人高出2倍。

    芬蘭學者Klemetti等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經人工授精(IVF)所產嬰兒的健康狀況較差,4歲前患精神疾患的比例均高于正常兒童。該研究納入了經人工授精所產的4559例嬰兒,并以19萬名自然孕產的嬰兒作為對照。

    瑞典烏普薩拉市兒童醫(yī)院的斯特龍伯格和他的同事發(fā)現,試管嬰兒更可能患有明顯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特別是腦癱。他們通過對比得出,試管嬰兒中患腦癱的人數比普通嬰兒高出一倍以上。斯特龍伯格博士認為,這些結果“很可能是在試管授精過程中造成的”。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瑪麗·克勞蓋恩對2000名通過生育治療懷孕的婦女和2000名自然懷孕分娩的母親進行了跟蹤對比調查。她發(fā)現,原先的不孕婦女在通過技術手段懷孕后將出現更多的并發(fā)癥,如早產、驚厥、難產和剖腹產。她們所生子女的體重也比正常出生的嬰兒輕20%以上。

    證據尚不確切

    1988年3月10日,中國誕生了第一例試管嬰兒,與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相差了整整10年。經過近20年的努力,中國目前的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已經和國際上“平起平坐”了。1999年,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的試管嬰兒技術妊娠成功200例,2002年達到800例,2004年即為1700例,2005年2400例,到2006年達到了2900例,周期平均成功率達到30%~40%,而一對正常夫婦在一次夫妻生活后懷孕成功率也只有20%~30%。

    4月4日,《科學時報》記者來到北醫(yī)三院,這里就是當年誕生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地方,被譽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的張麗珠在這里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生殖醫(yī)學專家。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生殖中心主任喬杰的導師李美芝也是張麗珠的學生。

    就許多人所擔心的使用試管嬰兒技術誕生的孩子體重較輕和有可能出現出生缺陷的問題,喬杰教授告訴記者,由于試管嬰兒技術有體外培養(yǎng)體系,配子和囊胚都會在人體外待一段時間,因此人們的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目前的記錄來看,試管嬰兒技術發(fā)生出生缺陷的情況,在統(tǒng)計學上與自然妊娠后生產的兒童沒有顯著差別,即并沒有明顯增加出生缺陷。不過,由于試管嬰兒有時為多胎,所以嬰兒體重統(tǒng)計學數據較正常嬰兒低。而統(tǒng)計學結果顯示,正常出生嬰兒也有體重偏低的情況;另外由于選擇試管嬰兒技術的多是不孕不育者,引起不孕不育的疾病本身可能也是造成嬰兒體重偏低的原因。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說明體重偏低與試管嬰兒技術有關。

    喬杰說,對試管嬰兒健康與精神狀況的評價需要長期追蹤其成長過程,積累足夠多的研究數據。但是中國醫(yī)療機構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實施全面和全程的追蹤,在追蹤的過程中患者地址、聯系電話變更,擔心別人知道孩子身世等民族文化心理因素,都會給追蹤試管嬰兒帶來很多困難,也給試管嬰兒的健康評價研究帶來困難。

    精卵質量很重要

    目前,科學家還無法準確地解釋為什么試管嬰兒出生后是否會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但是試管嬰兒的“主角”精子和卵子一直備受關注。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生殖與干細胞工程研究所所長盧光琇教授,于1981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人類冷凍精子庫。盧光琇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說,為保證試管嬰兒的健康安全,精子庫收集的精子都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18項篩查,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病毒、遺傳病等,然后再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檢查其質量,主要是精子密度和活力,只有達到以上各項標準的精子樣本才能被接受。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研究表明,我國成年男性的精子質量下降。

    但盧光琇同時認為,輔助生殖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不好反而會危害試管嬰兒的健康和安全。例如,精子庫作艾滋病篩查,由于艾滋病有3個月潛伏期,所以精子樣本收集半年后還要請供精者回來復查,排除了艾滋病方可應用于臨床,這項工作做得不好,就會危害他人健康。如果有的供精者的精子多次用于妊娠,就可能導致血親繁殖。過去,在缺乏管理的環(huán)境里,有些醫(yī)療機構擅自收集精子,比較混亂。自從衛(wèi)生部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措施后,我國在輔助生殖技術方面的管理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

    卵子的缺陷同樣受到醫(yī)學界的關注。根據瑞典、芬蘭、美國三家科研機構分別提供的報告顯示,試管嬰兒技術中使用的卵子平均有42%攜帶基因變異,部分專家懷疑與使用刺激排卵藥物有關,因為有證據表明,實驗室里用來創(chuàng)造胚胎的卵子經常會帶有基因缺陷。目前英國已經要求接受人工授精的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其卵子都要作染色體數目檢查,以便及早排除隱患。

    技術不能濫用

    隨著醫(yī)學科學的進步,試管嬰兒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因為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地從技術上解決了不育這一長期困擾醫(yī)學界的難題,為無數不孕癥家庭帶來了歡樂,并極大促進了醫(y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的發(fā)展。

    喬杰告訴記者,試管嬰兒技術作為一項輔助生殖技術也不能隨便使用,試管嬰兒技術的妊娠率并不是100%,也就是說,一次治療周期并不一定能懷孕。對于不孕癥患者首先要查明不孕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通常只有雙側輸卵管不通、免疫性不孕、男性弱精癥、不明原因性不孕以及其他治療失敗后等情況才需要考慮采用試管嬰兒技術,幫助不孕癥患者得到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據國際婦聯組織1990年的報道,世界不孕癥患者占育齡人口的8%,在不孕癥患者中,需用試管嬰兒技術的僅占其中的10%。由于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人流手術泛濫等因素,我國育齡人群中的不孕不育比例目前達到了10%~15%。

    目前經衛(wèi)生部批準,我國可以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的醫(yī)療機構總共有80多家,分布在全國各地;今年3月26日,衛(wèi)生部公布了12家醫(yī)學機構成為第一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技術培訓基地名單。但喬杰向記者表示,女性在28歲左右達到生育狀態(tài)高峰,35歲以后明顯下降,因此還是希望人們應盡量在適當的年齡生育后代,這樣就會盡可能地減少輔助生殖技術的使用。

相關知識

【試管嬰兒】試管嬰兒過程,試管嬰兒費用,試管嬰兒成功率
江西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試管嬰兒和正常孩子一樣嗎?
做試管嬰兒傷身體嗎
科普|試管嬰兒是試管里長大的孩子嗎?不同的試管嬰兒技術有何區(qū)別?
做試管嬰兒需要哪些步驟?
健康懷孕與試管嬰兒指南.pptx
做美國試管嬰兒的錢可以報銷嗎?麥肯錫健康告訴你
什么叫試管嬰兒
“試管寶寶”健康嗎?
試管嬰兒什么意思

網址: 試管嬰兒健康嗎? http://m.u1s5d6.cn/newsview3680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