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身運動增進心理健康的原理

健身運動增進心理健康的原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2日 23:54

健身運動增進心理健康的原理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是源自以下三種假設:

(1)認知行為假設:參加健身運動能夠促進人們積極思考,以此來削弱那些消極想法,改變沮喪和焦慮的狀態(tài)。盡管不經(jīng)常參加運動的人把開始運動和堅持運動視為一項艱巨的任務,可一旦他們實現(xiàn)了目標就會加強他們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對自我能力的認可。自我能力認可與努力和堅持密不可分,這兩種因素幫助參加者繼續(xù)健身鍛煉,并取得收獲。

(2)注意力分散假設:參加健身運動可以分散人們對自己焦慮和沮喪的事情的注意,從而使人身心大大受益,健身運動把人們從焦慮和抑郁的瑣事中解放出來。

(3)荷爾蒙假設:健身運動之所以使人心理受益與體內(nèi)荷爾蒙分泌量的增加有關。荷爾蒙是大腦在刺激作用下產(chǎn)生的化學物質(zhì)。大量的荷爾蒙可以改變?nèi)说那榫w狀態(tài),加強健康感。這種健康感可以降低沮喪、焦慮和其他消極狀態(tài)的程度。一些研究認為,任何健身運動均具有以上三個方面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具體可以表現(xiàn)在一下六個方面。

一、健身運動有助于發(fā)展智力

智力是個體圓滿完成工作、學習任務的基礎條件。經(jīng)常參加健身運動可以使個體的注意、記憶、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提高活動效率,還可以使其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樂觀自信、精神振奮、精力更加充沛,從而對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進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健身運動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使大腦獲取更多的氧氣,給大腦的記憶和思維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質(zhì)保障,能夠提高腦力勞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健身運動不僅能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有效,使其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更加迅速、準確,為智力的發(fā)展奠定物質(zhì)基礎,而且還可以提高人的視覺、聽覺、本體感覺、神經(jīng)傳導速度、神經(jīng)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增強。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腦皮層的相關區(qū)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并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而產(chǎn)生疲勞感,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而健身運動的參與,有助于大腦皮層的相關區(qū)域形成興奮與抑制合理交替的機制,降低疲勞感,提高文化學習的效率,此外個體的體質(zhì)增強,身體機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與開發(fā)學習的潛力。

二、健身運動有助于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情緒狀態(tài)的調(diào)控能力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個體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常常會產(chǎn)生緊張、壓抑、憂慮等不良情緒反應,健身運動可以使個體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降低應激水平,使處理應激情境的能力增強。麥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經(jīng)常參加健身運動者的狀態(tài)焦慮、抑郁、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消極的心理變量水平明顯低于不參加身體鍛煉者,而愉快等積極的心理變量水平則明顯要高一些。健身運動之所以能夠調(diào)節(jié)情緒,是因為健身運動的參與者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愉快感覺。心理學家認為,適度負荷的健身運動能夠促進人體釋放一種多肽物質(zhì)——內(nèi)啡肽,它能使人們獲得愉快、興奮的情緒體驗。因此參加健身運動,尤其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愛和擅長的健身運動,可以使人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三、健身運動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

意志品質(zhì)指一個人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和獨立主動的精神,是一個人行為特點的穩(wěn)定因素的總和。意志品質(zhì)需要在克服困難的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體育鍛煉本身就要不斷克服困難(氣候條件的變化、動作的難度或外部障礙等)和主觀困難(如膽怯和畏懼心理、疲勞和運動損傷等),才能取得成功。健身運動的參與者努力克服主、客觀方面的困難,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任務越困難,對個體的意志鍛煉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對于人的活動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健身運動使自我概念更為清晰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等的整體評價,它是由許許多多的自我認識所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張什么、我喜歡什么、我不喜歡什么等等,包括社會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體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體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身體表象是指頭腦中形成的身體圖像。身體自尊則主要包括一個人對自己運動能力的評價、對自己身體外貌(吸引力)的評價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狀況的評價。

自我概念

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障礙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據(jù)報告,54%的大學生對他們的體重不甚滿意。與男性相比,女性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體重,而且,身體肥胖的個體更可能有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方面的障礙。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與整體自我概念有關,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身體表象的不滿意會使其身體自尊變低,并產(chǎn)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癥狀。

堅持健身運動可使體格強壯、精力充沛,因而,健身運動對于改善人的身體表象和身體自尊至關重要。研究表明:運動者比非運動者具有更積極的總體自我概念;體能強的人比體能弱的人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體概念;肌肉力量與身體自尊、情緒穩(wěn)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關,并且加強力量訓練會使個體的自我概念顯著增強。因此,更積極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體概念和自我概念與高水平的體能狀況相關。

五、健身運動有助于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人們越來越趨向封閉的狀態(tài),從而造成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缺乏,人際關系疏遠。健身運動則打破了這種封閉,讓不同職業(yè)、年齡、性別、文化素質(zhì)的人相聚在運動場上,進行平等、友好、和諧的交往,使人們互相之間產(chǎn)生信任感,有效進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間產(chǎn)生一種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與社會的聯(lián)系會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馬塞等人1971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外向性格者比內(nèi)向性格者的社會需要更強烈,這種社會需要可以通過跳舞、球類、做操等集體性活動來得到滿足。由此可見,人們可以通過健身運動來認識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處、友愛互助,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將令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

六、健身運動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壓力的加大可能會使許多人產(chǎn)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進而導致憂郁、孤獨、焦慮等各種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人們參加某個項目運動并堅持鍛煉,他的生理技能、身體素質(zhì)將會得到改善,也會相應掌握并發(fā)展一些運動的技能和技巧。由此,個體會以自我反饋的方式傳遞其成就信息至大腦,從而獲得自我成就的認知和情感體驗,產(chǎn)生愉快、振奮和幸福感。因此,健身運動能使有心理障礙的個體獲得心理滿足,產(chǎn)生積極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擺脫壓抑、悲觀等消極情緒,并消除心理障礙。許多國家已將健身運動作為心理治療的手段之一。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1750名心理醫(yī)生中,80%的人認為健身運動是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認為應將健身運動作為一個治療手段來消除焦慮癥。臨床研究表明,通過參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體練習能有效地減輕焦慮和抑郁癥狀,增強自信。除此之外,有關健身運動的心理治療效應還反映在對精神分裂癥、酒精和濫用藥物、體表體型癥狀的研究等方面。就目前而言,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健身運動有助于治療心理疾病的基本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健身運動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手段在國外已開始流行起來。在學生中,通過健身運動可以減緩或消除由于學習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慮和抑郁等癥狀,為不良情緒的宣泄提供一種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礙或疾病的發(fā)生。

總之,健身運動不僅能有效地促進智力的發(fā)展、調(diào)節(jié)情緒、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增強自我概念、改善人際關系,增進心理健康,使個體發(fā)揮最優(yōu)的心理效能。

相關知識

科普|運動促進心理健康
康復運動的益處:康復運動對失能人群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運動與身心健康的關系
運動健康:過度運動,身心俱傷
孕婦心理活動及心理健康
孕期健身的魅力:掌握合理健康的運動秘訣
健康運動,健康生活,五種簡單運動助力身心健康!
運動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介紹
運動健康:塑造身心的全面福祉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素養(yǎng)十條,守護你的心理健康!

網(wǎng)址: 健身運動增進心理健康的原理 http://m.u1s5d6.cn/newsview3029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