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婆媳如何達成一致養(yǎng)育健康寶寶

婆媳如何達成一致養(yǎng)育健康寶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03:56

婆媳之間要協調好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tài)度,否則孩子的教育會受到影響。家庭開支方面,也需要達成一致,不能只給多給。孩子的實踐經驗不足,而老人有很多簡單的想法和教養(yǎng)。那么怎樣才能讓婆媳雙方達成協議,共同撫養(yǎng)一個健康的寶寶呢!讓我們和邊肖一起看看

1、新爸爸要善于“和稀泥”

婆媳關系隱晦而持久。因撫養(yǎng)嬰兒產生家庭矛盾是常有的事,但沒有夫妻關系那么方便。所以,新爸爸要“隆重登場”,主動承擔起處理家庭關系的責任,善于“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擺平”這一切。平時不管多忙,都要抽時間和寶寶的媽媽、奶奶聊聊,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態(tài)度的不同,靈活調整他們的關系,防止他們產生心理上的疙瘩,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如果父親把教育寶寶當成女人做的“家務”,視而不見,那么代際間的育兒矛盾就無法順利溝通和解決,不僅影響家庭關系,也影響寶寶的健康發(fā)展。

2.適應寶寶自身的發(fā)展。

嬰兒的氣質有先天的差異。如果寶寶天生具有易養(yǎng)的氣質,那么新媽媽會很有福氣。寶寶的晝夜節(jié)律有規(guī)律,適應性強;而父母撫養(yǎng)困難出生的寶寶,身心疲憊,生活無規(guī)律,容易激動,經??摁[,難以安撫,常常讓父母情緒非常激動。所以,難養(yǎng)的寶寶對父母養(yǎng)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求照顧者要鍛煉耐心,保持敏感,慢慢適應他的需求,這樣才能順利適應外界。如果看護者按照書上的條條框框,或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來訓練寶寶,那么結果就是“聽話的教不了”。可見,教育不是萬能的。對于剛出生的寶寶,首先要符合他的“自我發(fā)展綱要”。

3.取長補短。

婆媳生活的時代和環(huán)境不同,生活、教育、文化背景不同,對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理解不同,都有過成功的教育經歷。婆婆成功撫養(yǎng)了自己的兒子,媳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經歷。所以過去成功的記憶模式會影響到對自己寶寶的教育。但是,用什么、怎么教育寶寶,是兩代人的新課題,誰也不能太自信。需要兩代父母共同學習科學的早教知識,平等的討論嘗試,取長補短,才能給寶寶最好的教育。

4.對家庭關系的新變化做好心理準備。

“家里有一個老人,是一種財富?!边@是現代很多工薪家庭的感受。為了下一代,我們的先輩義無反顧,到兒女家去養(yǎng)孫子,讓年輕的父母無后顧之憂,專心做事業(yè)。這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后的一道亮麗風景。同時,小家庭變成大家庭,家庭關系復雜,尤其是婆媳關系,缺乏長期了解和溝通的基礎。心理關系是復雜的、微妙的、隱晦的,這種關系會體現在對待寶寶教養(yǎng)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如果3歲前的寶寶生活在一個安全、穩(wěn)定、溫暖的物質和心理環(huán)境中,他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信任,身心都會得到成長,否則,寶寶的身心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5.以“家和萬事興”作為婆媳共處的基礎

一代又一代的養(yǎng)育需要熟練的家庭成員的相處技巧。有些古語是精煉之作,如“明尊老,暗戀幼”,“當面教子,背后教妻”,“當面教子,背后勸老”等等。仔細品味,這些詞凝聚的內涵相當豐富,確實有顯著的好處,因為它們有調節(jié)“家和萬事興”的作用。因為隔代教育涉及的家庭成員多,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復雜。如果有心理落差,不利于對寶寶進行一致和諧的家庭教育。所以好的育兒需要建立在“家和萬事興”的基礎上。全家溫暖和諧的“人緣”,有利于寶寶情緒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相關知識

伺候兒媳坐月子,3方面要多包容,是導致“婆媳矛盾”的關鍵原因
家庭教育指導師指導解決夫妻婆媳親子關系
如何孕育一個健康寶寶?
近5成寶媽養(yǎng)二胎養(yǎng)得更“精細”
如何孕育一個健康寶寶
如何才能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準媽媽孕育健康寶寶:懷孕必讀.doc
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近5成寶媽養(yǎng)二胎養(yǎng)得更精細
二胎心理健康之
如何才能生育一個健康寶寶

網址: 婆媳如何達成一致養(yǎng)育健康寶寶 http://m.u1s5d6.cn/newsview2009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