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千億規(guī)模,輕食2.0 時代

千億規(guī)模,輕食2.0 時代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9:28

原創(chuàng)首發(fā)│品牌公式(id:brandeye)

麥當勞中國發(fā)布輕食系列“輕盈夏巴特系列”,肯德基推出KPRO輕食子品牌;

零食大咖良品鋪子的輕食店更新到五代;全國知名的沙縣小吃也早早推出了沙縣輕食。

隨后西貝、吉野家、瑞幸這些耳熟能詳?shù)牟惋嬈放埔查_始進軍輕食市場。

一個以低卡、低糖、健康、減肥等關鍵詞為標簽的細分餐飲領域——輕食,短短幾年時間已緊緊抓住年輕人的胃。

品牌公式(id:brandeye),梳理輕食賽道,這個千億市場,正在進入2.0時代。

1 輕食到底“輕”在哪

輕食最早源自17世紀的歐洲,首先興起于國外的咖啡館,通常指搭配咖啡的小簡餐。

當時英國貴族流行喝下午茶,因為英國的晚餐時間都較晚,所以下午茶時廚師會準備一些小點心。

下午茶文化傳到法國,浪漫而慵懶的法國人把下午茶直接簡化:刷上果醬,再加些培根、雞蛋等食材,這種類似于三明治的食物成為輕食的雛形。

圖片

傳入美國后,輕食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隨性的美國人在三明治基礎上,又將制作方便、食材新鮮的漢堡及炸雞塊、蛋撻等小食納入輕食范疇。

后來,輕食吃法流傳到日本。當?shù)孛癖娝鞂⒅谱骱唵?、容易果腹的日常小食,如關東煮、飯團等統(tǒng)統(tǒng)視為輕食。

從歷史發(fā)展來看,輕食最初的定義是指那些容易飽腹、食用方便且食材簡單的小食和餐品。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需求有了新的變化,輕食也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沉浮后,迎來了全新定義。

現(xiàn)在的“輕食”,已經不是指一種特定的食物,而是餐飲的一種形態(tài),“輕”的不僅僅是指食材分量,更是食材烹飪方式簡約,保留食材的本來營養(yǎng)和味道。讓食用者的營養(yǎng)攝取無負擔,無壓力,更健康。

由此可見,現(xiàn)代人所推崇的輕食主義,其實是一種崇尚健康飲食的生活態(tài)度。

廣義上講,輕食的范疇相當模糊,包括沙拉、面包、奶昔、部分肉類、粗糧米等多種食物都可視為輕食。

按目前主流食品及市場一般概念來分類,主要可分為沙拉、烘焙、代餐、蓋飯等幾大類。

看上去輕食和非輕食重疊的部分不小,如烘焙食品,之所以可以稱為輕食,最大的特點在于更加健康,可以用低熱、低脂、少油等標簽來界定。

無論是包裝食品還是餐飲連鎖,不少品牌都打出了輕食概念——比如全麥面包,低卡零食,即食肉類產品,沖泡類代餐等等。

2 中國輕食市場有多大?

中國輕食行業(yè)起步較晚,很多輕食品牌都是在2014年誕生的。當時伴隨全面健身、健康飲食理念的興起,輕食的理念被引入國內。

以沙拉為主要產品的輕食行業(yè)迎來第一波創(chuàng)業(yè)熱潮。如好色派沙拉、甜心搖滾沙拉等,開始在國內遍地開花,完成了國人對“輕食”的概念啟蒙。

嗅覺靈敏的資本迅速跟進,2014-2018年,至少有10億資本涌入輕食市場。甜心搖滾沙拉獲得4輪共近億元融資、gaga鮮語獲1.8億人民幣A輪融資、好色派沙拉完成2200萬A+輪融資,大批輕食沙拉品牌獲得資本青睞。

圖片

2018年開始,輕食行業(yè)從熱鬧走向沉寂,市場在飽受爭議的同時回歸理性,幾乎沒有傳來任何投融資消息。

直到2020年,借助新消費的東風,王飽飽、ffit8、鯊魚菲特等輕食零售品牌接連拿到大額投資,輕食賽道再次迎來資本的春天。

根據(jù)CBN Data發(fā)布的《2020代餐輕食消費洞察報告》,持續(xù)有新品牌進入輕食代餐行業(yè),行業(yè)整體市場規(guī)模連年保持超過15%的增長。

歐睿國際數(shù)據(jù)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輕食代餐市場規(guī)模會達到1200億元,在全球市場占比15%左右。

美團外賣《輕食消費大數(shù)據(jù)報告》也同樣估算,2022年國內輕食市場規(guī)模能突破1000億元,5年內逐步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左右。

隨著二三線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增加,輕食代餐作為餐飲行業(yè)的細分領域,將從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發(fā)展,發(fā)展?jié)摿薮蟆?/p>

3 輕食2.0時代

隨著2018年行業(yè)大洗牌,以初創(chuàng)品牌為主力的輕食1.0時代宣告結束。2020年以來,代餐產品迅速崛起,行業(yè)開始重新認識消費者對于健康低卡飲食的訴求,輕食2.0時代來臨。

繼2014年資本第一次涌入輕食沙拉市場,2020年開始,輕食代餐再次成為資本的“香餑餑”, 已有多家企業(yè)完成千萬級融資,總額數(shù)億元。

根據(jù)天眼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萬家狀態(tài)為在業(yè)、存續(xù)、遷入的輕食代餐相關企業(yè)。僅今年以來就新增超4300家,較去年同期增長1倍。

圖片

眾多輕食新興品牌獲得資本關注,品牌涉及代餐奶昔、蛋白棒、沙拉、輕食供應鏈等方方面面,而資本方也包含經緯中國、IDG資本這樣的老牌機構和元氣森林這樣跨行投資的新興領軍品牌。

沉寂數(shù)年的輕食市場,開始重煥生機。不過早年輕食市場由沙拉品牌主導,如今已被代餐為主的新晉網紅品牌取代。如王飽飽、田園主義、饞公式等品牌。

除了新興品牌外,以麥當勞、肯德基等為首的快餐巨頭,以Keep、良品鋪子等多個跨領域知名品牌,都已參與競爭,新興和傳統(tǒng)、專注和跨行,輕食進入新一輪發(fā)展期。

4 新晉網紅品牌

目前,國內輕食細分領域分類較多,各分類之間差異明顯,沙拉、代餐、面包等分類從原材料、生產等流程各不相同。

各細分領域發(fā)展情況也有所不同。沙拉領域潛力較大,但國內還未跑出較為出色的品牌,相較國外如Sweetgreen這種沙拉界的“星巴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代餐近兩年發(fā)展較快,其中個別品牌,如王飽飽、好麥多,估值已達數(shù)十億。

圖片

王飽飽主營代餐麥片,所謂代餐,即是部分或完全取代正餐。相比傳統(tǒng)正餐,不需要復雜的烹飪過程,可以省時、便捷的進餐。

代餐食品主要包括麥片、奶昔、代餐棒、代餐粉等等。作為輕食的一大分類,代餐具有高纖維、低熱量等健康特點。

王飽飽成立初期,即通過明星代言、多社交平臺推廣、個性化包裝等營銷手段,迅速成為爆火品牌,在“雙十一”上一戰(zhàn)成名,拿下天貓麥片TOP1,月銷量逐步增長至數(shù)千萬元。

隨后陸續(xù)完成A、B、C輪融資,參投機構包括經緯中國、高瓴創(chuàng)投等國內知名資本機構。目前王飽飽估值已達數(shù)十億元,成為國內麥片的領先品牌。

元氣森林在去年12月低調投資了一家名為輕食主義的公司,持股比例為20%,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而這家公司旗下的品牌“田園主義”,因主打健康標簽的全麥面包,同樣算作輕食分類。

自2019年開始在線上售賣后,其天貓旗艦店已經擁有113萬粉絲,銷量最高的產品是一款“無糖無油”的全麥面包,銷量已經突破3600萬袋。

短短一年內,田園主義成為輕食領域的明星品牌。不過,成功之后的田園主義,近期因為虛假宣傳,正遭遇嚴重的品牌危機。

5 巨頭玩家入場

2018年開始,輕食玩家類型日益多元化。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吉野家等傳統(tǒng)連鎖餐飲巨頭,紛紛進軍輕食市場。

麥當勞曾在上海和寧波的餐廳中推出兩款主打輕食的新產品,分別為“低溫慢煮雞胸肉配牛油果夏巴特”和“原切牛排夏巴特”。

圖片

夏巴特(Ciabatta)是一款意式全麥面包,由于發(fā)酵過程中添加的糖和黃油相對較少,過去一直作為碳水來源受減肥和健身人群喜愛。

圖片

肯德基今年初宣布與北京環(huán)球度假區(qū)戰(zhàn)略合作,將在北京環(huán)球城市大道開設一家肯德基KPRO輕食餐廳,采用綠色為主體的門店設計,主打清淡低卡的輕食產品。

吉野家則在臺北推出了一家“輕食概念店”,走的是“冷淡”風。就像KPRO不賣漢堡一樣,在這家吉野家,經典的招牌牛肉飯和照燒雞排飯也從菜單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機的食材和更精致的烹調擺盤。

除了快餐連鎖巨頭,傳統(tǒng)食品巨頭們也在搶占輕食賽道,比如良品鋪子推出了谷物代餐粉產品,產品頁面宣傳為“1瓶≈1個半蘋果的熱量”。

而早前增長乏力的香飄飄則在2020年試水輕食領域,推出名為“一餐輕食”的輕食代餐產品。

以KEEP為代表的運動品牌,以及以Manner、瑞幸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咖啡品牌,也都開始推出輕食產品。

更為有意思的是,早在2017年,沙縣就有進軍輕食的嘗試。當時在無錫,出現(xiàn)了第一家「沙縣輕食」。

6 年輕人喜歡輕食

輕食的根本不過兩個字——健康。近幾年輕食越發(fā)火爆,最直接的原因是輕食概念符合年輕人對于健康飲食的需求。

隨著Z世代崛起,特別是代餐行業(yè)的爆發(fā),消費者對于新興飲食模式,特別是對傳統(tǒng)正餐的替代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包容度。

國內傳統(tǒng)正餐基本是以米飯、面食為主食,蔬菜、肉類為輔,但大多數(shù)正餐對于油脂、維生素、鹽等控制并不均衡。

而輕食正餐,多包含多種食材,嚴格控制整餐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含量。

在保證營養(yǎng)攝取均衡的前提下,還能提供少油低糖低熱,通過高纖維食材增強飽腹感,由此也比較容易抓住對保持身材、減肥等有需求的年輕女性市場。

2020年8月8日,美團外賣發(fā)布《輕食消費大數(shù)據(jù)報告》,勾勒出國內輕食消費的現(xiàn)狀。

圖片

90后引領輕食“新食尚”;女性占到輕食愛好者的70%以上;南方人相對清淡的飲食偏好帶來對輕食更大的接受度。

從在線輕食餐訂單的類型看,低卡(56%)是最吸引人的標簽,換句話說,接近6成的消費者吃輕食就是為了減肥、體控。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CCFA)發(fā)布的《2021餐飲行業(yè)數(shù)字化調研報告》顯示,在餐飲消費者人群中,年輕一代已成為新的主力消費群體,其中95后尤為突出,到2020年已成為第一大餐飲消費年齡群,貢獻了近40%的餐飲消費總額。

輕食除了健康之外,大多數(shù)都擁有烹飪制作快捷、方便食用的特點,如沙拉多為冷餐,無需加熱;代餐蛋白棒等烘焙品已無需烹飪,可以直接食用;麥片只需要熱水或牛奶沖泡。

在高節(jié)奏生活狀態(tài)下的職業(yè)人士,時常缺少準備正餐的時間,而輕食只需幾分鐘就可準備好,同時兼具營養(yǎng)均衡,更容易受到快節(jié)奏生活人群的歡迎。

7 輕食之痛

中國輕食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從2014年至今,在短短的8年時間里,經歷了輝煌巔峰——蕭條沉寂——東山再起的波折生涯。

雖然近兩年輕食賽道再次升溫,但相比新茶飲咖啡、新烘焙、新咖啡等賽道,輕食似乎就顯得冷清了一些。

輕食的第一個困境在于,逃不開困擾大多數(shù)餐飲店的盈利難問題,尤其是沙拉類輕食。因為銷售產品可替代性較大,沙拉輕食類門店市場競爭力并不強,導致門店日單量較少、翻臺率不高。

很多輕食創(chuàng)業(yè)者的初衷就是開輕食店,但是開過店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店鋪的運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投入較多,少則十到幾十萬的投入,受客觀和主觀元素影響,一旦經營不善就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有業(yè)內人士算過一筆賬:一家沙拉店的客單價在30元左右,由于沙拉受制于季節(jié)性影響,夏季的訂單量每天在200單左右,而冬季訂單量最高時只有80單。

每份沙拉的食材成本占據(jù)了10至15元,再除卻2元左右的包裝費用、1/4的租金、每月支付給員工的薪水和平臺抽成等,這家檔口店要實現(xiàn)盈利,周期起碼要兩年。

相較于茶飲、咖啡等細分賽道,輕食門店在經營方面,同樣需要處理供應鏈、食品衛(wèi)生安全等問題,但是投入產出比較低,難以達到茶飲店、咖啡店那樣的火爆場面,盈利慢,風險高。

輕食的第二個困境在于,嚴重依賴線上銷售。因為線下門店的難以經營,創(chuàng)業(yè)者大多完全依賴線上銷售,如王飽飽、田園主義等迅速走紅的品牌,都是借助網絡快速打開市場。

雖然線上為主的銷售模式擁有成本低、推廣快等優(yōu)勢,但未來要發(fā)展壯大,線下銷售必不可少,如主打蛋黃酥的軒媽依靠線上做到數(shù)十億估值的規(guī)模,近幾年來也逐步開始建設線下門店。

未來線下發(fā)展的好壞,是輕食品牌能否從1000億,走向2000億、3000億的關鍵,而這是絕大多數(shù)輕食品牌的短板。

8 差異化之難

輕食市場進入門檻低,同分類下的品牌,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都趨于同質化,缺乏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新興的輕食品牌在成長初期,都是通過各大社交平臺,以短視頻和圖文形式將產品宣傳出去,推廣給年輕消費者。

知名帶貨主播、年輕藝人代言等KOL投放手段也是業(yè)內通用,營銷手段雖多,但實際復制起來并不困難。

除了營銷,產品方面正餐食材無外乎牛排、雞胸、雞蛋、西藍花、西紅柿、胡蘿卜、玉米粒、紫甘藍等等,無非是重新排列組合,差異不大。

產品同質化嚴重,新鮮感轉瞬即逝,面對見多識廣、日益挑剔的消費者,輕食品牌如何在同類產品體系中找到差異化的突破點,留住年輕用戶,提高復購率,是難中之難。

大的市場層面,越來越多的餐飲連鎖巨頭,將輕食加入自己的菜單中,雖然為輕食市場注入新鮮活力,但也進一步提高了差異化的難度,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結語

輕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概念,為人們提供健康、快捷、方便的飲食體驗的食物,這是輕食產業(yè)的終極目標。

隨著年輕人對輕食的追求被挖掘,被釋放,進入門檻低的輕食領域,一定會有更多品牌入局。

傳統(tǒng)餐飲品牌把輕食作為主營業(yè)務的補充和跟隨潮流的嘗試,新興品牌竭盡所能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輕食仍只是剛剛起步,1000億遠非賽道上限。

相關知識

近百億規(guī)模、10余起融資,代餐食品為何“爆紅”?
孕產婦保健品市場前景可期 預計今年規(guī)模破千億
年輕人掀起養(yǎng)生潮,正撐起哪些千億百億大市場?
功能性食品,年輕人吃出來的千億養(yǎng)生賽道
深度:老年食品市場日趨成熟,日本規(guī)模已超千億
平安健康2.0戰(zhàn)略深化的「HMO+家庭醫(yī)生會員制+O2O」模式,有哪些亮點?
“互聯(lián)網+醫(yī)療健康”掀起醫(yī)院信息化2.0時代
搶灘千億兒童零食市場,健合咕咕好味加重國產化布局|專訪
武漢生命健康產業(yè)規(guī)模已突破4800億元
保健品行業(yè)報告:2021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2708億元,“不老藥”NMN走紅網絡

網址: 千億規(guī)模,輕食2.0 時代 http://m.u1s5d6.cn/newsview18171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