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瑜伽老師的肺腑之言:我一直嘗試理解身體和瑜伽體式是怎么運作的。但是瑜伽始祖 帕坦伽利從來沒有講過解剖學或者正位。
那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重視?我這里有2個而非常詳細教授解剖學和正位的原因,其中一個是實用性,另一個是《瑜伽經(jīng)》里面的哲學。
1、教瑜伽正位的實用性原因
當我開始身體的瑜伽體式練習,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可以改變我生命的哲學。我感受到比起其他運動,瑜伽有另外一些東西,但是我花了好幾年才知道那是什么。我以前認為瑜伽是身體的練習、運動或者雜技。在進入了更深層次的練習之前,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沒關(guān)系。如果是這樣,作為一位老師,我必須像教一種運動一樣去教授體式,用身體理療師、教練或者訓練師的智慧。
每個身體都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獨立的工作模式和休息模式。沒有一個正位適合所有體式和身體。但是隨著練習深入,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講解瑜伽體式正位,可以解決學生身體局限性的問題。然后,通過循序漸進的步驟,在解剖學原理基礎(chǔ)上,加上肌肉的運作,慢慢來到最終的體式。我讓他們來決定什么時候去做下一步,根據(jù)練習的優(yōu)先順序。
2、教瑜伽體式正位的瑜伽哲學原因
《瑜伽經(jīng)》的第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開始瑜伽?!边@句話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學生。但是保持在當下很難,保持清醒、有智慧,不執(zhí)著任何有害的行為模式、思考模式,而是變得更加善良,更容易獨處,更容易和世界相處。在這個哲學引導(dǎo)下生活,我們需要找到工具,然后去利用這個工具,一邊又一遍。
關(guān)于瑜伽體式,《瑜伽經(jīng)》里面只提到一句話——“瑜伽是舒適而穩(wěn)定的姿勢”,找到努力和放松的平衡,穩(wěn)定和釋放的平衡,很多對立面的平衡。就是這樣。帕坦伽利沒有說過戰(zhàn)士二式或者三角式或者手倒立,或者這些體式的正位。如果是這樣,那我們教授和練習的體式根本不是瑜伽?
《瑜伽經(jīng)》里關(guān)于教授瑜伽體式的說法,《瑜伽經(jīng)》第二章里面說到,如何和為什么我要教我所練習的:Tapah Svadyaya Isvarapranadhnani Kriya Yoga.
我是這樣理解的:選擇困難的去做——通常意味著朝著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你就會變得更好;關(guān)注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意,或者會受傷害,根據(jù)前車之鑒作出正確的決定,完全臣服信任這個過程,知道努力做正確的事情會帶來更舒服沒有傷害的體式,生活也一樣。
我不能只讓他們?nèi)ヅs不去教他們正位,這不是真正的瑜伽體式。正位讓你每天的練習和進步都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每個練習都是活在當下的。 如果再加上努力和呼吸的放松,而且不要對結(jié)果有任何的期望和評判,這就是帕坦伽利所說的瑜伽。另外,找到努力和放松的平衡,做出正確的決定,大家要專注當下。這樣做,就是真正地在練習瑜伽,用正位作為工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