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包粽子應(yīng)是全國性的節(jié)日活動吧,既然包粽子就要用粽葉,各地百姓就地取材,所用粽葉各有不同。廣泛使用的粽葉有以下幾種:
1.箬竹葉。南方地區(qū)常用 。箬竹,別名粽粑竹、長耳竹、粽葉竹、寮葉竹 ,生長于山中或平地,葉子呈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而寬,有清香味,適合包粽子。
2.蘆葦葉。北方南方地區(qū)都有用,北方用的最多。蘆葦生長于淺水中,葉子細(xì)長,有清香味,做出的粽子有蘆葦清香。蘆葦葉子較窄,包粽子須同時用多片。
3.竹筍殼葉。多地有用。嫩筍破殼脫掉的筍殼,寬大有韌性,煮出的粽子有竹筍的清香味。
4.荷葉。河北山東及江南一帶有用。葉子圓形,大而厚實、光滑,包出的粽子有荷葉的清香味。
5.芭蕉葉。一些地方有用芭蕉葉包粽子的,粽子有芭蕉清香。
6.玉米葉。一些種植玉米的地方有用,包出的粽子有玉米清香味。也有用玉米棒皮、高粱葉的。
7.竹葉。南方,包括臺灣,包粽子有用大竹葉的,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
8.槲樹葉。山西、陜西、河南等山區(qū)有用。槲樹,殼斗科落葉喬木,別名柞櫟、橡樹、青崗、金雞樹、大葉波羅等,葉子大而厚實,有清香味,適合包粽子。
9.柊葉。兩廣海南等地有用。柊葉長圓形,像芭蕉,有清香味。海南也有用椰子樹葉的。
10.箸葉。南方多地有用。箸竹,植株形似箬竹,生長于山地或平地,葉寬大而長,氣味芳香,適合包粽子。
11.大芒葉。多地有用。大芒草,形似蘆葦,但生長于山地、平地,莖實心,葉寬大厚實,有特殊香味。
12.露兜葉。南方多地有用。露兜樹,別名林茶、華露兜、假菠蘿、山菠蘿、野菠蘿、婆鋸筋、豬母鋸、老鋸頭、簕角、水拖髻。葉片柔韌扁長,邊緣和背部有銳刺,用時需將刺去除。
其他如梧桐葉、油桐葉、檳榔花苞殼等都有用來包粽子的。
因最多只能上傳9張圖,后幾張對應(yīng)的圖不能顯示,我放在評論里了。
你們那兒包粽子是用的哪種植物葉子呢?
拙文系心怡健康飲食原創(chuàng),在熱心網(wǎng)友提供的信息基礎(chǔ)上經(jīng)多次修改而成,歡迎賜教、交流,以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