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人體必需的一種食物,它可以為我們提供身體所必需的熱量和脂肪。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油脂缺乏已經(jīng)不是影響我們健康的主要原因了。反而油脂攝入過多,成了影響健康的一大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這么5類食物,是吸油“大戶”,長時(shí)間頻繁地吃它們,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吸油食物第5名:葉菜類
大家都知道葉菜類蔬菜健康又營養(yǎng),但在吸油方面,它們也是很厲害的。
主要是因?yàn)槿~菜的葉片結(jié)構(gòu)可以吸附很多的油脂。
所以我們在做葉菜類蔬菜的時(shí)候,更建議采用白灼的方式,一來可以更好地保留蔬菜的營養(yǎng),二來也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入。
特別是油麥菜,可以吸收的油量居然超過了茄子!每 100 克可以吸將近 20 克的油,常見的豬腿肉的脂肪含量也就 12.8 克/100 克。
//
吸油食物第4名:茄子
茄子吸油是因?yàn)榍炎尤赓|(zhì)肥厚且水分多,在炒制的過程中,水分隨著高溫蒸發(fā),茄子肉難免就會吸收大量的油脂。
在切好的茄子上撒上少量鹽腌制5分鐘,然后擠出水分,就能破壞茄子的海綿質(zhì),減少吸油,而且這樣處理過的茄子也更容易熟。
這里也要提名一下質(zhì)地同樣疏松的豆制品:油豆腐、油面筋、也是典型的吸油代表!而且這類豆制品本身熱量就高,多吃還易發(fā)胖。
//
吸油食物第3名:淀粉類
土豆、紅薯、山藥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同樣也是吸油大戶。
油炸時(shí)間越久,吸油也越多。油炸時(shí)間越長,內(nèi)部形成的孔的孔徑越大,油脂可吸附的空間就越大。
而且這類食物在烹飪的時(shí)候很容易糊鍋,想要不糊鍋,做的時(shí)候就要多加一些油,不知不覺間就做出了一道高油脂食物。
在烹飪這類食物的時(shí)候,我們可以采用清蒸或者涼拌的方式,若是炒制的話一定要多清洗幾次,洗掉表面的淀粉,食物相對會吸油少一些。
//
吸油食物第2名:干鍋菜
如干鍋花菜、干鍋土豆、干鍋千葉豆腐等等,麻辣鮮香,吃起來特別過癮。
干鍋類食物前期需要將食材進(jìn)行過油烹炸,食用的時(shí)候干鍋菜是放在鍋中持續(xù)加熱,就會造成油脂持續(xù)的被菜吸收,油脂含量那可相當(dāng)?shù)母摺?/p>
//
吸油食物第1名:炒雞蛋
這是因?yàn)樵诖螂u蛋液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的氣泡。雞蛋液倒入鍋中后,跟食用油接觸后,油脂很容易通過氣泡進(jìn)入到雞蛋中。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了雞蛋的吸油率高達(dá) 43%。炒雞蛋的吸油率僅次于炸面包片,比茄盒的吸油率高出了 26%。
實(shí)驗(yàn)證明,一個(gè)47克的雞蛋打散后,吸15克的油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蛋黃中的卵磷脂本身具有乳化作用,可以讓油、水分更穩(wěn)定的存在。因此即使很多油炒的雞蛋,吃起來也不會油膩!
這里要特別提一下普遍認(rèn)為健康營養(yǎng)的番茄炒蛋,可以說是典型的“吃油菜”:一道菜用兩次油。雞蛋想要炒得蓬松,最少需要25克油,而番茄為炒出汁水,也需要一定量的油,這樣一道菜的用油,輕而易舉就超過了一天的建議量。
所以我們在食用雞蛋的時(shí)候,蒸煮是最佳的方式。
2個(gè)小技巧,減少食物吸油率
1、烹飪之前先焯水:
焯水后的食物,原本的空隙會被水分填滿,再烹飪就沒有那么吸油了。
2、選用不粘鍋:
很多時(shí)候我們用油多,是為了防止菜沾到鍋上影響口感,所以用一口不粘鍋炒菜其實(shí)是很有必要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