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肢體殘疾的康復護理

肢體殘疾的康復護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4:49

(來源:天津市殘聯(lián))

肢體殘疾是指四肢器質性疾患和損傷引起的殘疾。而肢體殘疾的康復護理除了要做好一般護理工作外,還要康復醫(yī)學理論的指導下做好專門的護理技術。

1

心理護理

向上滑動閱覽

(1)心理護理對肢體殘疾患者的心理影響:肢體殘疾的患者常有“心理不快”等情緒反應,如“欲想不能”、“欲速不達”、“理想破滅”的心理,突然的創(chuàng)傷、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造成了終生的殘疾,后天的肢體殘疾造成了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觀厭世的心理,易產生不安、焦慮、抑郁、輕生的念頭,護士要經常關心并幫助他們,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動,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從而使患者變悲觀失望為主觀努力,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樹立新的生活目標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愿望。

(2)病室的環(huán)境對心理的影響:病室的溫度要保持在18~200C之間,濕度為50~60%之間,護理人員要為病人創(chuàng)造清潔、優(yōu)美、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床鋪要保持清潔、干燥,適當?shù)呐浜弦恍┯幸饬x的娛樂活動,如下棋、看電視等,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保持心情愉快,心理護理是心理康復的重要內容,做好心理護理才能實現(xiàn)心理康復,在心理康復的基礎上,才能產生理想的康復效果。

(3)心理護理對肢體殘疾功能康復的影響:人的心理因素與疾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的心理因素對肢體殘疾的預后和康復的效果截然不同,隨著肢體殘疾的逐漸好轉,情緒的逐漸穩(wěn)定,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的機能訓練,ADL訓練,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通過心理康復從而達到肢體殘疾的機能康復。

2

改善肢體殘疾障礙時期的護理

(1)對肢體殘疾的患者進行功能障礙的評價:首先觀察與評價肢體殘疾者失去了哪些機能,尚殘存哪些機能,這是康復護理工作的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是康復護理方案的制定和正確指導功能訓練的基礎,功能康復的評價要貫穿康復護理工作的始終,以檢驗功能康復的成效。

(2)手術前后護理對肢體殘疾功能的恢復或機能再建所實施的各種手術,做好手術前后的康復護理。

(3)對肢體殘疾患者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對肢體殘疾患者預防并發(fā)癥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預防褥瘡、泌尿系感染,對于消化系統(tǒng)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飲食,給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還要注意關節(jié)攣縮、畸形、肌肉萎縮等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

3

肢體殘疾功能訓練

對于肢體殘疾的患者,每日在PT室、OT室、ADL室的功能訓練時間是很有限的,為了使肢體殘疾患者早日康復,護士要對機能障礙的患者采取代償措施訓練的護理。

向上滑動閱覽

(1)殘存功能的訓練指導:保持關節(jié)功能位,護士要指導患者在休息、坐位時,使殘肢處于靜止狀態(tài),靜止時膝關節(jié)應盡量處于伸直位,而不應處于屈曲位,仰臥位時,髖關節(jié)應盡量處于伸直位,而上肢靜止時,肘關節(jié)應維持在屈曲45°位置,這樣可以防止關節(jié)攣縮。在康復訓練中,還要注意維持和發(fā)揮健全肢體的功能,保持健壯的體魄。對于比較軟弱、力量較差的肌肉,要采用有選擇性的肌肉再訓練的方法,對某一塊肌肉或某一肌群進行專門的訓練,護士要對不同的肢體殘疾采取不同的訓練指導方法,對于上肢殘疾的患者,除了要保持好下肢的正常功能訓練外,對上肢的訓練,護士要指導患者做肩胛骨內收、前伸,肩部外展、外旋、內收、內旋,肘屈曲、伸展,前臂旋后、旋前,腕屈曲訓練,增強手指的屈曲、抓握、對掌及拇指的內收的訓練,可用捏皮球的方法來訓練手指的功能,每一項做20次,動作要緩慢、用力,每一動作歷時3~4秒,如果肌力微弱或關節(jié)活動度很小,不能有效的抓握,可用海綿塊代替。如果上肢正常,對于下肢的訓練,護士要訓練下肢的屈伸,髖關節(jié)屈曲、外展、外旋、內收、內旋,膝關節(jié)的屈曲、伸展,踝背伸和內翻,踝跖屈和內翻,足趾背伸,每項做20次,時間、次數(shù)要因人而異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完成訓練,護士要協(xié)助患者做被動運動訓練,防止廢用性萎縮。

(2)協(xié)助和指導生活自理的護理及ADL的訓練:在進行訓練時,有目的進行,要針對患者的職業(y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需要及其它需要來進行,這樣才能增強康復治療的目的性,提高患者康復訓練興趣和信心,加快康復訓練的速度,提高康復訓練的質量。飲食、排泄、清潔、更衣,移動等是生活必要的基礎動作,加強肢體殘疾的機能訓練,護士要將功能訓練實施于日常生活活動中,護士要訓練患者自己坐起,扶助坐起或床頭拉繩坐起,然后訓練站立、床頭站立、原地左右移動重心,練習移動。對不能獨立做的,可借助平衡木訓練上述動作。教會患者如何利用殘存的機能及自助具學會吃飯、清潔、翻身、起床以及從床移至輪椅,眾輪椅至廁所的移動動作,從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3)輔助用具的使用、訓練及護理:肢全殘疾的患者往往需借助一些輔助用具來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護士要正確指導患者使用輔助具,盡早開始承重訓練,但殘肢人的承重訓練不能超過骨、關節(jié)囊和韌帶的耐受能力。肢體殘疾的患者對拐杖的使用應先讓患者在平行杠內進行平衡訓練,再利用拐杖前后、左右移動訓練,然后利用一只拐杖進行平衡訓練,大彎腰訓練,方向轉換訓練,各種步態(tài)、姿態(tài)的訓練,從椅子上站起身訓練,跌倒訓練,升降臺階訓練等,在使用輔助具時患者要注意安全,正確的使用輔助具是機能康復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4)假肢的使用訓練和護理:護士應指導病人像穿夾克衫或套頭衛(wèi)生衫那樣滑動穿上假肢,再教患者如何控制假肢的每個機構,下肢的訓練:站立位的平衡、前進、側方移動、后退、步行、平行杠的外側,柱拐步行及狡立步行,階梯的上下。此外,也可訓練坡道的上下,過障礙物,倒地后站起,上述有些項目可在平行杠中進行,還可在轉動履帶上步行,進行耐久性訓練或搬運重物的訓練。上肢假肢的訓練比較復雜。如果是前臂的假肢,必須教會前臂的控制,如果是上臂的假肢,必須教會前臂的控制,肘關節(jié)的鎖住及肩的回旋,然后對能動鉤或能動手的動作進行指導,用木塊、海綿、橡膠塊做手握控制的方法,做為應用動作,要指導患者進行衣服的穿脫。吃飯動作、清潔、排泄及家務動作等的訓練。使用假肢的患者,護士要注意觀察假肢與皮膚接觸的部位有無紅腫、出血、破潰的發(fā)生,如果護士指導、護理的不當,往往會造成并發(fā)癥,甚至再次殘疾之可能。

通過各種正確的康復護理,才能使肢體殘疾患者縮短疾病的療程,減輕痛苦,加速肢體殘疾康復,獲得盡可能多的生活自理能力,盡快、盡早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THE END

信息來源: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轉載請注明來源

別忘了點贊+在看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肢體殘疾的康復護理 健康科普
健康、殘疾康復.ppt
殘疾人康復訓練
截肢后的康復
康復醫(yī)學在殘疾和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殘疾兒童口腔健康常被忽視,守護殘疾兒童口腔健康公益活動舉辦
關愛殘疾人康復,體育健身器材進家庭
殘障人士康復—殘障人士健康(殘障社會工作課件).pptx
中國殘聯(lián) 民政部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 關于印發(fā)《殘疾人社區(qū)康復工作標準》的通知
骨科康復——截肢術后的康復

網址: 肢體殘疾的康復護理 http://m.u1s5d6.cn/newsview1770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