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焚燒不僅影響空氣質量,更直接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必須堅決杜絕。”在馬鞍山社區(qū)大氣污染防治專題會議上,德陽市旌陽區(qū)東湖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語氣堅定地向參會人員強調。這場會議聚集了重點區(qū)域內的11家農家樂經營戶,直面露天焚燒問題進行面對面座談,拉開了東湖街道大氣污染防治立體攻堅的序幕。
連日來,氣象部門多次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受高溫影響,揚塵、臭氧等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為切實改善轄區(qū)環(huán)境,東湖街道正采取多項措施不斷筑牢環(huán)保防線,努力讓藍色從街道Logo的“東湖藍”,成為居民抬頭可見的“天空藍”。
科技賦能,織密立體監(jiān)控網絡
傍晚7時,3臺無人機在東湖街道不同片區(qū)起飛,對所在的重點區(qū)域開展常態(tài)化巡航。傳回的畫面清晰地顯示建筑工地、棄土場等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揚塵異常,工作人員將迅速響應、現場處置。在常規(guī)時段設置了5條自動巡航路線,這一“技防”手段有效彌補“人防”盲區(qū),也大大減輕了巡查人員的負擔,目前無人機累計巡航里程已超過480公里。
同步推進的還有“網格式管理+拉網式響應”機制。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2300人次的巡查力量,分片包干、走街入巷,從建筑工地到田間地頭,全方位排查污染隱患。無人機“高空俯瞰”與人工“地面細查”緊密結合,構建起一張高效立體的監(jiān)控網。
源頭管控,精準施策治理根源
在街道經濟發(fā)展辦公室,擺放著14張涉氣風險區(qū)域管控圖,這是工作人員在前期反復巡查的基礎上,以村(社區(qū))為單位繪制出來的。同時,該辦還梳理了轄區(qū)內的71處揚塵源風險點,涵蓋棄土場、破損道路等多類源頭,每個點位均明確標注責任主體與整改措施。有了這些基礎資料,推動源頭治理將更加精準高效。
發(fā)現問題只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關鍵。針對不同類型風險點和污染源,街道分類施治:對未安裝油煙凈化器的餐飲商戶,發(fā)放《整改告知書》并指導設備安裝;督促棄土場、砂石場嚴格落實濕法作業(yè),抑制揚塵產生;要求涉氣場所落實密閉作業(yè),減少廢氣排放。同時,全面摸排東山站點3公里范圍內的排放源,分行業(yè)制定差異化管控方案,從源頭阻斷污染鏈。
全民共治,凝聚守護藍天合力
“簽下承諾書,就是許下一份環(huán)保責任?!睂n}會議后,經營戶領取了禁止露天焚燒宣傳資料,并紛紛簽署《禁止露天焚燒承諾書》。同時,街道在田間要道、村組周邊設置禁燒提示牌37個,讓禁止露天焚燒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了將環(huán)保措施落實到最小單元,各村(社區(qū))也積極行動,流動宣傳車穿梭巡回,LED屏幕滾動播放,微信群實時推送,低碳生活方式逐步融入居民日常?!耙郧按迕癫涣私饨斩挿贌奈:?,現在天天聽我們宣傳,觀念也逐步在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都自覺不燒了。”新溝村黨總支書記感慨道。從一紙承諾到村民自覺,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攻堅戰(zhàn)中,東湖街道正在通過多元方式推動“全民共治”,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
“大氣污染防治一刻都不能放松?!睎|湖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東湖街道將繼續(xù)總結工作經驗,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推動轄區(qū)空氣質量持續(xù)向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