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盲目減肥!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正常體重減肥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超重和肥胖是許多嚴重或慢性疾病的誘因,因此,控制體重和科學減肥對于疾病預防非常關鍵,而且減肥也是醫(yī)學界特別是營養(yǎng)學界的熱門議題。從鍛煉法減肥、禁食法減肥、藥物法減肥,甚至到手術法減肥,都有患者或求美者追捧。然而不當?shù)臏p肥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產(chǎn)生副作用,例如關節(jié)損傷、胃腸道反應等。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減肥,甚至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減肥都不是必須的。但是,在“A4腰”、“鎖骨養(yǎng)魚”、“反手摸肚臍”等網(wǎng)絡熱詞炒作下,許多人,特別是女性,往往過度追求“完美身材”而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忽視了盲目減肥可能帶來的危害。
同樣的減肥方式用在肥胖人群中,可以有效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然而,對于正常體重的人群來說,減肥反而會導致長期體重增加,并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許我們懂得因人而異地選擇減肥方法,但其實減肥這件事本身也是因人而異的。為了充分闡述減肥和2型糖尿病風險的關系,不同機構(gòu)的研究人員已經(jīng)從不同角度嘗試過一些研究。
近日,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PLOS Medicine上發(fā)表了題為:Weight loss strategies, weight chang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US health professionals: A cohort study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納入了1988-2017年間多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調(diào)查了近20萬人(多為女性),并發(fā)現(xiàn)對于不超重的人,所有的減肥方法都會增加他們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其中鍛煉會增加9%的風險,商業(yè)減肥和減肥藥組合會增加54%的風險。
研究人員從護士健康研究(NHS)、NHSII、健康專業(yè)人員隨訪研究(HPFS)收集了沒有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的受試者。并將導致體重減輕4.5公斤以上的減肥方法分為七類:低卡路里飲食、運動、低卡路里飲食加運動、禁食、商業(yè)減肥計劃(CWLP)、減肥藥、FCP(禁食、CWLP、減肥藥三選二或三種都選)。參考組設置為沒有嘗試減肥的受試者。研究人員觀察并比較了采用各種減肥策略的受試者體重變化長達10年,以及2型糖尿病風險長達24年。
在10年的隨訪中,所有減肥組的體重增加均高于對照組(從鍛煉的1.7%到FCP的6.6%不等)。根據(jù)不同的減肥策略,體重變化的時間趨勢如下圖所示。不管受試者是否嘗試減肥,或者不管他們采用了什么減肥策略,平均體重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不過減肥組的體重增長軌跡有所不同。
圖注:基線BMI的減肥策略和體重變化趨勢。
在隨訪中,研究人員觀察到10,149例2型糖尿病事件(如下圖)。經(jīng)過多變量調(diào)整后,所有減肥策略都與2型糖尿病高風險顯著相關。與參考組相比,減肥組的肥胖個體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風險比范圍從0.79到0.87),但在瘦的個體中觀察到了相反的關聯(lián)模式(風險比范圍從1.09到1.54),也就是說減肥組的非肥胖個體2型糖尿病的風險反而升高了。
圖注:根據(jù)基線BMI匯總減肥策略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之間的關聯(lián)風險比。
在肥胖人群中,雖然低卡路里飲食、禁食、CWLP和FCP組的體重在減肥后始終大于參考組,但他們的2型糖尿病風險持續(xù)降低。這說明從長遠來看,即使是短暫地減輕4.5公斤以上的體重,仍然可以降低肥胖人群的2型糖尿病風險。
該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是,各種減肥策略與體重變化和2型糖尿病風險的關聯(lián)取決于體重減輕前的體重狀態(tài)。研究結(jié)果的數(shù)據(jù)表明,與沒有嘗試減肥的人相比,肥胖者中減重超過4.5公斤的人體重增加較少,2型糖尿病風險較低。且無論用于實現(xiàn)減肥的減肥策略是什么結(jié)果均如此。這種有利關聯(lián)的模式在超重但未達肥胖的個體中不太明顯,甚至在瘦的個體中呈現(xiàn)相反的模式。
“數(shù)據(jù)勝于雄辯”,對于體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來說,減肥是真的不推薦了。那么什么是正常體重呢?大家不妨來算一算吧。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BMI=體重÷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千克;身高單位:米)。BMI正常值在20至25之間,超過25為超重,30以上則屬肥胖。
參考來源:
1.Si, Keyi, et al. "Weight loss strategies, weight chang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US health professionals: A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 19.9 (2022): e1004094.
撰文 | 拉緹莎
編輯|小耳朵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quán)發(fā)布,以上內(nèi)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zhuǎn)載、侵權(quán)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碳水化合物:質(zhì)量決定體重的奧秘——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解讀
復旦/哈佛研究:8種飲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病、癌癥、糖尿病風險
增加體重=增加患癌風險
近4萬人研究:主食吃太少,增加糖尿病風險
妊娠期糖尿病不增加兒童肥胖風險,只因做到這點
糖尿病+肥胖=糖胖病
每天這樣吃飯會加速衰老,勸你改掉!哈佛千人研究:風險增加50%
年輕女性過瘦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哈佛大學新研究:這 19 種食物照著吃,改善代謝健康,降低慢性病風險
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來的 減肥還應重視減鹽
網(wǎng)址: 別再盲目減肥!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正常體重減肥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http://m.u1s5d6.cn/newsview17496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