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中會出現骨質疏松嗎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中會出現骨質疏松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28日 00:08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中確實會出現骨質疏松,這是由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引發(fā)的生理變化導致,被稱為“失重性骨質流失”。在太空環(huán)境中,骨骼失去地面活動的力學刺激,骨吸收速度超過骨形成,導致骨密度每月下降約1%-2%,相當于地球上年均流失量的數十倍。

微重力下的骨骼“卸載”1.

在地球上,骨骼因重力及運動承受壓力,刺激成骨細胞活躍,維持骨密度。但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中,骨骼缺乏機械負荷,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組織分解加速,鈣、磷等礦物質流失至血液并通過尿液排出。

體液分布改變影響鈣代謝2.

失重狀態(tài)下,體液向頭部和上半身轉移,腎臟血流增加,導致尿液中鈣、磷酸鹽排泄量上升,進一步加劇骨骼脫礦化。

宇宙輻射的間接影響3.

長期暴露于宇宙輻射可能抑制成骨細胞功能,并損傷骨髓中的干細胞,削弱骨骼自我修復能力。

高流失速率:腰椎、髖部等承重骨受影響最嚴重,部分航天員骨密度下降幅度可達20%(6個月任務)。 結構改變:骨骼微觀結構退化,如骨小梁變薄、斷裂,增加骨折風險。 恢復不完全:返回地球后,骨密度需數月甚至數年恢復,部分損失可能不可逆。 高強度抗阻鍛煉1.

航天員每天需進行2小時以上的器械訓練,例如使用特制跑步機(通過綁帶模擬重力)或阻力裝置(如ARED高級抗阻訓練設備),以模擬地面負重刺激骨骼。

營養(yǎng)干預2.鈣與維生素D補充:每日鈣攝入量需達1000-1200毫克,配合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和維生素K(調節(jié)骨代謝)。 蛋白質平衡:過量蛋白質可能加速鈣流失,需通過飲食配比精準控制。 藥物與監(jiān)測3.部分任務中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抑制破骨細胞活性。 定期通過超聲

或便攜式骨密度儀監(jiān)測骨骼狀態(tài)。

航天員的骨質流失研究為地球上的骨質疏松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例如,長期臥床患者、老年人骨質流失的機制與太空環(huán)境存在相似性,相關防護技術(如振動療法、靶向藥物)已應用于臨床。未來,針對月球或火星的低重力環(huán)境(地球重力的1/6或1/3),需進一步研究骨骼適應的臨界閾值,為長期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支持。

相關知識

航天員在失重狀態(tài)下更易出現骨質疏松是真的嗎
航天員如何預防失重性骨質疏松
航天員中長期飛行骨骼健康管理研究現狀
航天飛行中的失重防護:多種方法確保航天員健康安全
“天宮TV”持續(xù)更新!對抗骨質疏松 看航天員太空“花式健身”
航天員為何需要護航椅?他們的骨骼在太空發(fā)生了這些變化
【科普】航天員在軌飛行兩個月:太空“出差”,不一般的精彩
航天員太空第一餐 揭航天員吃什么食物
宇航員在"天宮"中如何健身?
航天員猛練“飛天術” 營養(yǎng)師:吃剩骨頭要過重

網址: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中會出現骨質疏松嗎 http://m.u1s5d6.cn/newsview16093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