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正常分娩如何護理 正常分娩產婦15個護理要點

正常分娩如何護理 正常分娩產婦15個護理要點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16:48

一、正常分娩產婦該如何護理

  1、產后就要在床上活動,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順產8~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2、順產的產婦,分娩后4小時就要排尿,產后6小時要排出尿,24~48小時排大便。

  3、正常分娩的產婦,可以輕易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即子宮的位置。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宮位置環(huán)行按摩,使子宮硬起,則表示收縮良好。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則暫時停止按摩,可采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響休息及睡眠,可通知護理人員。

  4、分娩后2小時內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特別要注意,分娩后2~24小時在病房觀察,仍有出血的可能,你可以自己按摩子宮,能減少出血。這天會因為傷口和子宮收縮而會引起疼痛,可采取仰臥位休息。

  5、分娩是體力消耗較大的過程,會感到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要抓緊時間休息,可閉目養(yǎng)神或打個盹兒,但不要熟睡,因為你還要照顧寶寶,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

  6、寶寶出生后半小時內就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同時跟寶寶進行皮膚接觸。這有利于刺激乳腺分泌,對母親子宮的恢復很有好處。

  7、有些產婦看到自己的寶寶會心花怒放,情緒高漲,還有一些產婦因寶寶性別或寶寶有不好,情緒低落,甚至沮喪,這都會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

  8、生孩子后會感到饑腸轆轆,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面條、鯽魚湯面葉、煮雞蛋等。吃過食物后,可美美地睡上一覺。

  9、惡露是指由子宮所排出的分泌物,產后1~3天,量多、顏色較紅,以后顏色減淡、量少,10天后呈淡黃色,一般在4~6星期會完全消失。若惡露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F(xiàn)象,應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

  10、護理人應富有高度責任心和愛心,多給她們鼓勵和支持,并盡早地向乳母講解早期母乳喂養(yǎng)的一些常遇問題,消除她們的緊張心理,使母乳喂養(yǎng)取得成功,有一良好開端。

  11、產婦第一次下床,可能因姿勢性低血壓、貧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頭暈,宜有家屬或護理人員協(xié)助及陪伴。下床動作要慢,先坐于床緣,無頭暈再下床。

  12、大多產婦是初次生寶寶,沒經驗,對于寶寶不了解而產生一種自覺沒用之感覺,如喂奶、換尿片、哭啼等,如缺少了家人和醫(yī)護人員的安慰、幫助,易引起極度緊張,感到孤立無援,再加上嚴重睡眠不足,會影響產婦產后的情緒,嚴重的會在產褥期內出現(xiàn)抑郁癥狀。

  13、產后由于腹壓消失、飲食中缺少纖維素、產婦的臥床都可促成腸蠕動減弱,排空時間延長,會陰切口的疼痛使得產婦不愿意作排便的動作,產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導致便秘。故產婦在產褥期應以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主,特別注意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適當下床活動,并養(yǎng)成每日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以促進腸蠕動。肛門內開塞露也可以使用,緩解大便秘結。

  14、由于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可能在產后有解小便或解不干凈的感覺,產婦應于產后2小時開始解小便,若解小便不通暢,請通知護理人員協(xié)助。

  15、產后24小時后即可以用熱水坐浴,幫助血液循環(huán)。方法是準備一個洗澡盆,放半盆水,坐泡在水中,每天3~4次,一次約10~15分鐘,泡至傷口愈合為止。浸泡前后要先清洗會陰。

二、正常分娩要多長時間合適

  一、醫(yī)生怎樣計算分娩時間?

  分娩要多長時間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準媽媽們通常是從她們第一次感到宮縮的時候,或者破水的時候,就開始計算分娩時間了。但是,助產士和醫(yī)生們則是從宮頸擴張到3~4厘米的時候,才開始計算產程。這被認為是產程活躍期的開始。而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經歷了幾個小時的較為疼痛的宮縮了,你也可能整夜都沒能入睡。對你來說,就好像產程已經活躍了很長時間了!

  二、正常分娩要多長時間?

  第一個寶寶一般需要的分娩時間會長一些。從宮頸開大3厘米開始,大概需要8 ~14小時,寶寶才能出生。已經生過寶寶的女性的產程通常會比第一次生產的女性短一些,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三、產程為什么會慢呢?

  這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人和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些人的產程較快,有些人的產程較慢,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產程進展慢,是因為準媽媽太緊張的緣故,害怕的感覺會影響生產激素發(fā)揮作用。

  有時候,在兒童期或成人期受到虐待的女性,不能讓自己完全放松生出寶寶。她們害怕自己的性器官被拉傷和受損,產程中所經歷的感覺一下子會把她們帶回到以前受虐待時遭受的疼痛。

  產程慢的原因還可能包括寶寶的胎位、宮縮不是很有力、或者媽媽的骨盆形狀不是特別適合或者是內部體積不夠大。準媽媽可能天生骨盆異常,或者骨盆曾經受過外傷。

  但是一般情況下,產程緩慢是沒有任何原因的。但需要知道宮頸口從0張開到5厘米,要比從5厘米到10厘米需要的時間長得多。這是因為,隨著宮縮強度的增加,宮頸開大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三、孕婦臨近分娩的征兆主要有哪些

  1.子宮底下降

  通常初產婦,大概都是在分娩前的3個星期,宮地就會開始慢慢下落。這是因為胎兒的先露部在逐漸下落。這時,孕媽媽會覺得上腹部比以往輕松,且呼吸暢快,不過就會感到下腹部沉重,有下墜的感覺。有些孕媽媽會感到腰酸腿脹、小便的次數(shù)比以往多,陰道分泌物也增多了。

  2.寶寶下沉

  如果這是你的第一次懷孕,在分娩開始前的幾周內,你可能會體驗到一種“胎兒下墜”的感覺。這時候,你也許會感到骨盆部位的壓迫感加重,并注意到胸廓下方的壓力減輕,呼吸更通暢。

  3.不規(guī)則的子宮收縮

  大概在分娩前2個星期,孕媽媽就會感到下腹不舒服,通常夜晚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子宮收縮狀態(tài),也就是腹部繃緊發(fā)硬,但是所延續(xù)的時間在30秒鐘內,通常都是在凌晨的時候消失。子宮陣發(fā)性收縮還會引起有規(guī)律的腹痛,剛開始會每隔10~15分鐘1次,而后間歇時間逐漸變短。

  4.見紅

  在臨產前的24-48小時內,孕媽媽的陰道會排出少量的血性粘液,即俗稱“見紅”。這是即將分娩前的一個特別可靠的標志。這是由于宮頸口擴張而使其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但會出現(xiàn)少量的血,與宮頸粘液混合排出而成。

四、順產的小技巧介紹

  1.親人在身邊

  臨產以后,最好是有親人陪伴在,由助產士指導,不要太關注于生產,可以跟準媽媽們講一下她們感興趣的話題,跟她們講清楚分娩到底是怎么樣的,這樣就可以讓準媽媽們掌握分娩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分娩過程中的不適,這樣子就可以降低對宮縮的感受力。

  2.調節(jié)呼吸

  調節(jié)呼吸的頻率和節(jié)律,再大家運動或精神緊張時,可以發(fā)現(xiàn)呼吸就會加快,準媽媽們應該自己調整呼吸的頻率和節(jié)律,這樣可以再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讓準媽媽們更加有自我控制意識,當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已經不足以讓準媽媽們緩解分娩的不適時,準媽媽們可以有慢-胸式呼吸,呼吸的頻率調整為正常的1/2,隨著宮縮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則可選擇淺式呼吸,其頻率為正常呼吸的2倍,不適達到最強的程度選用喘吹式呼吸:4次短淺呼吸后吹一口氣。

  3.放松心情

  可以學習一些能夠讓準媽媽們放松的技巧。比如說是讓準媽媽們熟悉的人能夠觸摸準媽媽們緊張部位同時抑制跟她說放松,也可以不斷地給準媽媽們鼓勵并講解進展情況,要是準媽媽們喜歡聽音樂的話,也可以選擇舒緩的音樂放松。

  當宮口開全時,準媽媽們會覺得痛感減少了一點,有種大便感,助產士會指導準媽媽們屏氣用力的正確方法,所以到了這種時候,準媽媽們就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和體力,積極配合,通從助產士的話,這樣順利的話,就能夠減短生產的時間,要是做錯了的話,寶寶易發(fā)生宮內窒息及顱內出血。

相關知識

正常分娩后的護理 正常分娩產婦15個護理要點
正常分娩孕產婦的心理護理
正常分娩護理常規(guī)
正常分娩產婦的心理護理體會
正常分娩的心理護理 自然分娩過程中注意事項
正常分娩過程中陪產問題的循證護理
婦女正常分娩過程
正常分娩知識
正常分娩指南2020
正常分娩概述

網址: 正常分娩如何護理 正常分娩產婦15個護理要點 http://m.u1s5d6.cn/newsview15816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