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停跑一段時間后,如何重啟恢復你的跑步?

停跑一段時間后,如何重啟恢復你的跑步?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17:26
關于慢跑最重要的有氧能力,跑步圈有句調(diào)侃「衰退如山倒,提升如抽絲」長期未跑步,有氧能力的下降就是很明顯的一個方面。但具體哪些身體機能出現(xiàn)下降、不同的停跑時長該怎樣對待、如何恢復訓練,其實是一個相當系統(tǒng)的事。

長期未跑步,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長期未跑步的「長期」,以周為單位。

停止跑步一周

有氧能力并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也基本不受影響。相反如果此前進行過強度較大的訓練(如間歇跑,長距離跑),這一周的停跑興許會讓你感覺身體狀態(tài)更好了。當然上述是針對有一定訓練量的嚴肅跑者而言。

如果你有自己的訓練計劃,停跑一周,依然可以繼續(xù)按原計劃執(zhí)行下去,無需修正。

對于單次跑步5公里內(nèi)的健身跑者,停跑一周后恢復跑,也許身體會出現(xiàn)一些應激性的肌肉/關節(jié)酸痛、就像剛開始跑步時那樣,沒關系,你要做的只是適當降低強度。

停止跑步兩周

有氧耐力水準、肌肉量和胰島素敏感性都會出現(xiàn)顯著降低,最大攝氧量(VO?Max)開始有約4%-10%的輕微下降。(關于最大攝氧量(VO?Max),推薦閱讀:最大攝氧量(VO?Max)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數(shù)值,是否直接代表了體能的好壞?)

完全停跑兩周的情況下,此前有訓練計劃便不能照常執(zhí)行,可先安排1周恢復、再繼續(xù)停止前的訓練。恢復周的跑量以暫停前65-75%為宜,盡量全部為有氧恢復慢跑。 疫情影響的當下, 停跑兩周對每個人而言都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居家兩周,建議盡量堅持進行無氧健身,這樣肌肉力量和爆發(fā)力下降的幅度并不大,一旦恢復訓練也能迅速回到此前的狀態(tài)。

除了跑步機外,騎行臺/橢圓機/劃船機都是完美替代跑步的室內(nèi)器械。

停止跑步四周

最大攝氧量的持續(xù)下降可能會超過10%,所以停跑前能以「艱苦且長時間」巡航的配速,此時變得力不從心,比如5公里/10公里的成績大幅滑坡。執(zhí)著于以過去的配速去跑步只會讓身體過量負荷,徒增受傷風險。

超過四周的停跑后,身體更明顯的變化,是體重的浮動。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體內(nèi)血糖含量會比正常跑步期間更高些,外加運動習慣的暫停,很多人消耗下降,攝入?yún)s維持原本習慣——這樣體重上升就變得很常見。

對有訓練計劃的跑者,停跑四周意味著這個訓練計劃需徹底作廢,必須得根據(jù)實際從頭再來了。

停止跑步八周及以上

超過兩個月的停訓,有氧能力會特別明顯的下降,心肌減少+心壁厚度降低。體內(nèi)運動的“發(fā)動機”、線粒體的效率會下降甚至超過25%。 很多人恢復跑步會急著想“找回狀態(tài)”,殊不知長期停跑丟失的不僅是狀態(tài),而是身體由「跑者」蛻化回普通人。用一個3-4周的訓練計劃恢復、慢慢回到原來的訓練量/強度。

資深馬拉松愛好者與專業(yè)馬拉松選手有哪些差距?65 贊同 · 2 評論回答72 贊同 · 3 評論回答

長期停跑后,如何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恢復的過程對很多人都是煎熬,尤其發(fā)覺自己氣喘吁吁力不從心、而配速和心率卻處于很糟糕的狀態(tài)。但也有一個好消息:

通常情況下,恢復到原本水準的時間,往往只需要你此前訓練達成時間的1/3甚至更短。

比如A跑者,初期可以6分配速完成5公里,而后用了3個月時間,實現(xiàn)5分配速完成同樣距離。那A跑者依然以6分配速恢復訓練后,也許只用1個月或更短時間,通常就能“找回自己”。 長期停跑后的恢復可遵循兩個階段——

有氧能力奠基

作為一個非常系統(tǒng)性的工程,有氧能力的全面打造往往需要12-16周時間。僅僅作為恢復的話,我們也建議盡量安排3-4周時間,去盡可能的夯實有氧基礎,才能逐步找回原來的狀態(tài)。

以4周有氧奠基恢復為例:

第一周,原本訓練量的50~60%,單次最長距離不超過原本訓練的75%。訓練不追求配速,可以心率(控制在有氧心率區(qū)間內(nèi))+時間為強度單位;

第二~三周,原本訓練量的60-75%,每周加入兩次交叉訓練,及一次綜合有氧跑(關于綜合有氧跑,詳見:慢跑的速度究竟多少才合適) ;

第四周,逐步達到原本訓練量的85-100%,有氧慢跑之后可進行8-10組、單組10秒左右的跨步?jīng)_刺,并在周中進行一次中長距離,作為判斷自己恢復情況的小考核。

乳酸閾值/耐力提升

有氧能力奠基主要是讓身體的心肺有氧能力重新回到較高的狀態(tài),恢復線粒體等的工作效率,跑量也回到原本水準。但這不意味著訓練強度就回來了,所以這2-3周時間,會通過2-3次乳酸閾值、長距離、速度訓練來上點強度。

第四~六周,訓練以有氧恢復跑、乳酸門檻跑和長距離組成,所有訓練的強度/時長皆以過往最低強度下限進行,如有困難,將配速/訓練距離降低10-15%。 整個恢復周期的最后,可以用一次7成力的5公里/10公里作為檢測,看看自己與原來正常水準的差異。

決定你恢復速度的因素

需要多長時間從停跑中恢復和適應過來,這在跑者間的差異會極大。幾個主要影響因素:

年齡。年齡越大,恢復時間會更慢性別(睪酮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同等運動能力的男女,女性要比男性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生活習慣。飲食、睡眠質量、精神壓力、健康狀態(tài)……基因

……等等。

——切記一點,任何人在每個階段所能承受的訓練量區(qū)別極大。因而不要去試圖直接復制別人的訓練計劃,哪怕看上去你們的能力和條件都很相似。只有通過實際訓練的積累/自身試錯,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能掌握的那個度。

在為了跑馬拉松,應該怎樣訓練和準備?中我們詳細介紹了系統(tǒng)的跑步訓練,會包含哪些部分,以及具體的執(zhí)行建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夏季跑步復訓:如何安全有效恢復你的跑步狀態(tài)?
跑步后如何恢復身體,這六大步驟你做對了嗎
跑步新手入門:如何開始你的跑步計劃
跑步后5個恢復動作必不可少,讓你的跑步更加有效
如何跑步才算是“健康跑步”?
為什么跑步,如何跑步?《跑步圣經(jīng)》告訴你答案
跑步治愈!一本書為你揭開跑步上癮的真正秘密
天天跑,但你可能還不知道黃金跑步時間段
各時段跑步有講究:晨跑忌空腹、午后要防曬、夜跑選傍晚
從零啟航,跑向快樂:你的跑步入門全攻略

網(wǎng)址: 停跑一段時間后,如何重啟恢復你的跑步? http://m.u1s5d6.cn/newsview13309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