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準則(四)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準則(四)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5日 05:06

點擊藍字

關(guān)注我們

√ 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g。

√ 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g,蛋類300~350g,畜禽肉300~5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 雞蛋營養(yǎng)豐富,吃雞蛋不棄蛋黃。

√ 優(yōu)先選擇魚,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魚、禽、蛋類和瘦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些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發(fā)病風險,應當適量攝入。

魚和禽類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水產(chǎn)品還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蛋黃是蛋類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膽堿,對健康十分有益,因此吃雞蛋不要丟棄蛋黃。畜肉,尤其是肥肉,脂肪含量高,飽和脂肪酸較多,因此應少吃肥肉,選擇瘦肉。煙熏和腌制肉在加工過程中,易受多環(huán)芳烴類和甲醛類等多種有害物質(zhì)的污染,過多攝入可增加某些腫瘤的發(fā)生風險,應當少吃或不吃。

【實踐應用】

(一)如何把好適量攝入關(guān)

1.控制總量,分散食用

成人每周水產(chǎn)品和禽畜肉攝入總量不超過1.1kg,雞蛋不超過7個。應將這些食物分散在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有肉,每天有蛋。食譜定量設(shè)計,能有效控制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

2.小份量,量化有數(shù)

在烹制肉類時,了解食物重量,可將大塊肉材切成小塊后再烹飪,以便食用者掌握攝入量。

3.在外就餐時,減少肉類攝入

如果需要在外就餐,點餐時要做到葷素搭配,清淡為主,盡量用魚和豆制品代替畜禽肉。

(二)如何合理烹調(diào)魚和蛋類

1.魚蝦等水產(chǎn)品

可采用蒸、煮、炒、熘等方法。煮和蒸對營養(yǎng)素破壞相對較小,蒸營養(yǎng)素流失較少,提倡使用。

2.雞蛋

雞蛋營養(yǎng)豐富,蛋黃是雞蛋營養(yǎng)素種類和含量集中的部位,不能丟棄??刹捎弥?、炒、煎、蒸等方法。

煮蛋一般在水燒開后小火繼續(xù)煮5~6分鐘即可,不宜時間過長,會導致蛋白質(zhì)過分凝固,影響消化吸收。煎蛋時火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

(三)畜禽肉吃法有講究

可采用炒、燒、爆、燉、蒸、熘、燜、炸、煨等方法。在滑炒或爆炒前可掛糊上漿,既可增加口感,又可減少營養(yǎng)素丟失。

1.多蒸煮,少烤炸。長時間高溫油炸、油脂反復使用、明火燒烤等,容易產(chǎn)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食物,影響人體健康。

2.既要喝湯,更要吃肉。煲湯時,實際上肉質(zhì)部分的營養(yǎng)價值比雞湯高得多。

(四)少吃熏腌和深加工肉制品

這些加工方法不僅使用了較多的食鹽,同時油脂過度氧化等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長期食用會給人體健康帶來風險,因此應盡量少吃。

(五)其他動物性來源食品

這些內(nèi)臟食物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鐵、鋅和硒等營養(yǎng)素,但內(nèi)臟食品膽固醇通常較高,建議每月可食用動物內(nèi)臟食物2~3次,且每次不要過多。

鮑魚和海參是否營養(yǎng)高?其實鮑魚、海參的主要營養(yǎng)價值也就是蛋白質(zhì),沒有必要過分追求“山珍海味”。

來源:江蘇疾控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主要目的在于分享。版權(quán)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nèi)刪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guān)知識

202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準則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準則(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平衡膳食準則
全民營養(yǎng)周丨健康膳食準則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準則 健康科普
【全民營養(yǎng)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準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出爐!提出平衡膳食八準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準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之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網(wǎng)址: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準則(四) http://m.u1s5d6.cn/newsview132370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