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篆書難點:筆順、對稱關系如何正確處理?

篆書難點:筆順、對稱關系如何正確處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07日 09:47

總第 一五九一 期;

編者按: 應書友的要求,我們從今天開始,連載刊發(fā)《篆書技法45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學習篆書的基本線條質量要求,以及達到此要求的、最基本的45個技法。本文為連載系列之五?!皶ㄈ腴T”(ID:shufarumen)

#13 對稱書寫

篆書是由直線、曲線、環(huán)狀線組成的文字,沒有后來點、橫、豎、撇、捺等概念。其筆畫多連接為一體,因此,許多初學者都不知篆書的書寫應從何處下筆,按照何種順序去書寫。

在書寫中,如果不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一方面不容易處理好線條的布局與造型,另一方面各筆畫線條間如果沒有正確的筆順關系,線條的流暢度、筆畫間的呼應關系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完全背離,從而極大地影響書法的審美效果。


圖13-1 《嶧山碑》“帝”、“莫”二字

篆書的筆順雖然也可以遵循漢字書寫的基本法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從中間到兩邊和從兩邊到中間等,但是在這個大的原則之下, 首先是要體現(xiàn)對稱書寫。

這既是篆書書寫筆順的重要法則,也是其區(qū)別于其他書體的獨特之處。

篆書中的文字造型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對稱的形體,如“天、文、皇、帝、本、土”等字,如沿中軸線對折,其筆畫幾乎可以完全重合。書寫時,先從中間之豎線寫起,再由兩邊向中間接合,如“山、木、自”等字;或由中間向兩邊分散,如“天、文、大”等字。如果豎線在下,則先寫上部的橫線,在有中豎的部分,再由中間向兩邊書寫,如“帝、果、示”等字,下部都是先寫中豎,再從左至右寫兩邊豎弧線。這樣才有利于各筆畫的間距處理,也有利于將各筆畫寫得對稱而美觀。

圖13-2 《嶧山碑》“禁”、“自”二字

#14 上下有序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是漢字書寫筆順最基本的法則之一,篆書書寫亦不例外。上例說到,篆書在遵循漢字書寫筆順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首先要做到對稱書寫,從中間到兩邊或從兩邊到中間。對于外形比較簡單而無須嚴格安排外框大小的字,如“尖、水、本”等,可先寫中間的豎線,再寫兩邊的曲線;對于外框要妥當安排其空間大小的字,如“帝、冊、分”等字,則需要從兩邊到中間,即先寫兩邊的豎線以確定字形的大小,再寫中間分割的各條線。


圖14-1 《嶧山碑》“無”、“萬”二字

不論是先寫中間、后寫兩邊,還是先寫兩邊、后寫中間的字,都要遵循從上到下的規(guī)則。例如寫“木、學、者” 等字時,就可見其筆順,首先要體現(xiàn)從上到下的規(guī)則,其次才區(qū)別它是從中間到兩邊還是從兩邊到中間的順序。

如“木”字應先寫中豎,次寫上部的曲筆。由于其是朝上彎曲的,所以應從左邊開始先寫左上的曲線,寫至中豎搭接處即停筆;再寫右邊的曲線,由右上向左下彎曲至中豎,與上一筆的收筆處銜接,形成由兩邊向中間寫的規(guī)則。而在下半部則是從中間向兩邊寫,從中豎線上起筆,逆時針向左下彎曲,再由上一筆起筆處(中豎線上)向右邊彎曲,從而使兩筆形成一道向下彎的曲線。寫“者”字亦然。

由此可見,對稱書寫,先寫中豎,次寫上部曲線,再寫下部曲線,這就體現(xiàn)了從上到下的規(guī)則。而針對上下兩條彎曲方向不同的曲線,上部是從兩邊到中間,下部是從中間到兩邊,都是符合漢字書寫法則的。要注意的是,像“木”字中這樣兩條彎曲度較大且長的曲線,一定不能一筆寫成,而要按筆順分段書寫。(圖14)

圖14-2 《嶧山碑》“流”、“功”二字

#15

內外有別

筆順是一個雖然有序卻比較復雜的問題,除了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和從兩邊到中間的規(guī)則外,還有一條重要法則就是內外各部分的書寫,有從外到內,也有從內到外的順序。

這要看一字中不同位置和不同階段的筆畫順序。比如,在楷書中寫“回、目”字,前一部分是從外到內,先寫左豎,再寫橫折,形成一個下部未封閉的三面包圍的框,然后再寫里面的“口”字或兩橫,最后才寫下部的橫以封閉外框。因此,從前半段筆順看是從外到內,而從后半段筆順看則是從內到外。這也可以說是內外有別。


圖15-1 《嶧山碑》“家”、“山”、“臣”三字

篆書中筆順與此略不同。在寫“回、目”等四面包圍的字時要先將整個外框寫出,再寫里面部分。

而在寫三面包圍的字(未全封閉的字) 時,就有幾種情況。如果是缺口朝上的, 如“山、幽”等字,是先寫內部的中豎和“絲”部,最后寫外框;而寫缺口朝下或橫向朝左右的三面包圍的字時,則往往是先寫外框來確定字的大小,再寫內部的筆畫。如“家、守、若、臣”等字。

圖15-2 《嶧山碑》“嗣”、“復”二字

區(qū)別上下開口不同的字的筆順,從“尚、崇”二字中亦可明白地看到其筆順規(guī)律,上部的“山”字頭是從內到外,下部的“宗”字部分是從外到內。

因此,篆書中寫不同的包圍結構的字,其內外各部分的筆順是有別的。(圖15)

圖15-3 吳讓之“崇”字

【書法技法系列——篆書技法45例】

01

、藏頭護尾、萬毫齊力、圓起圓收

02

、寓尖于圓、裹毫澀行、平實穩(wěn)健

03

、珠圓玉潤、直曲相宜、渾化無跡

04

、凝重飽滿、萬歲枯藤、曲筆如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知識

小篆書法教程
愿父親身體健康的說說篆書怎么寫(精挑191條)
點字筆順筆畫順序
新年毛筆書法對聯(lián)
少字筆順筆畫順序
見字筆順筆畫順序
為字筆順筆畫順序
對字筆順筆畫順序
方字筆順筆畫順序
以字筆順筆畫順序

網(wǎng)址: 篆書難點:筆順、對稱關系如何正確處理? http://m.u1s5d6.cn/newsview121716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