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準確解讀
孩子的生長曲線
innovite Families
營養(yǎng)課堂
對于孩子的生長,大家都會想起用生長曲線去評估,大家熟悉的就是身高/身長曲線,體重曲線,身高別體重曲線以及頭圍曲線。
這4個曲線,分別代表孩子的身長、體重、胖瘦、頭圍增長這四個指標。
同時,大家也要知道,評估自己孩子的生長情況時,不能和其他孩子比,要和生長曲線比,要和自己孩子之前的指標比。
“
那關于孩子目前的生長情況,到底怎么和生長曲線比?多久評估一次有意義?怎么準確解讀生長曲線?
今天來給大家仔細講講這其中的知識。
1
多久畫一次生長曲線?
innovite Families
這個比較明確,就是每次正常的健康體檢時,都畫生長曲線,推薦的年齡為:1月齡,2月齡,4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15月齡,18月齡,2歲,2.5歲,3歲(之后每年一次即可)。
在這些年齡進行生長曲線的標注,通過這些來評估孩子生長的是否正常。
2
生長曲線是什么樣的?
怎么看?
innovite Families
目前咱們國家推薦使用 WHO 制定的生長曲線,主要包括身高/身長曲線,體重曲線,身高別體重(2 歲后用 BMI),頭圍曲線。
咱們以體重曲線為例子,給大家看看生長曲線長什么樣:
上圖中,橫坐標是年齡,縱坐標是體重,這個是0-6月齡的曲線,在前3個月,橫坐標用的是周齡,從3月開始到6月齡,用的是月齡。
大家能看到,這個曲線里面有5條線,分別是3rd(第3百分位)、15th(第15百分位)、50th、85th、97th。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100個孩子排排坐,體重最重的前3名,就在97th,前15名就是 85th,以此類推,前50名就是50th,后15名是15th,后3名是3rd。
注意:這里面,不是綠線50th才是正常的,在3rd和97th之間的,都是正常的,低于后3名,也就是低于 3rd,提示可能有問題,需要重視和排查問題,WHO 的其他曲線,也是這么看。
什么叫拿孩子的數(shù)值和生長曲線比呢?
就是看孩子的點在生長曲線的什么位置,通過這個,能看下孩子的這個指標處于什么水平,是否正常,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的4周齡時,為了舉例子,在圖上畫了3個點,黑色是15th和50th之間,說明孩子的體重在同齡、同性別的孩子中,排行在后15-50名之間;同理,綠色為前 15 名和前 3 名之間;以上都是正常的。
紅色是低于后 3 名,是提示低體重的,要結(jié)合其他曲線、孩子狀態(tài)綜合評估孩子是否有營養(yǎng)不良或者疾病等問題。
家長們將孩子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標到相應位置上,并把這些點連起來,就是自家孩子的生長趨勢,如下圖所示:
通過生長趨勢評估,就是可以比較出孩子自身的生長狀況,比如上圖孩子的體重,在3月齡前,都是在15th和50th之間,4月齡和6月齡在50th左右。
那這能表達什么呢?說明孩子的體重在0-3月齡之間,是勻速向上生長的,按照自己的趨勢平穩(wěn)增長;4 月齡開始在 50 百分位上,6 月齡也是這個水平,提示孩子體重較前增長快,同時是平穩(wěn)的增長。
3
曲線中百分位
和Z值的關系
innovite Families
大家看WHO的生長曲線時,經(jīng)常也會看到用Z值表進行評估,如下圖所示,那Z值和百分位有什么聯(lián)系或區(qū)別嗎?
上圖大家能看到,橫坐標和縱坐標都沒啥變化,就是最右側(cè)標的數(shù)值變成了 -3,-2,-1......3 這些了,這些就是Z值。
Z值的意思就是均數(shù)±標準差,0就是均數(shù),1就是均數(shù)+標準差(大約相當于百分位的 15 百分位),2就是均數(shù)+2標準差(大約相當于98百分位)-2就是均數(shù)-2標準差(大約相當于第2.3百分位)。
看著很復雜,但其實大家把這幾個Z值,和百分位對應下,使用時也當成一樣就行。從下圖,也能看到,左右這個幾條線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就是右面多了最上和最下的兩條黑線,其中3和第99.7百分位匹配,-3和0.3百分位匹配。
4
生長趨勢什么情況下
提示孩子有問題呢?
innovite Families
如果孩子的生長趨勢,沿著一條曲線向上長,或者上下波動;或者在兩條線之間波動,那提示沒問題。
如果孩子的生長趨勢快速的向上或者向下,或者和主要的曲線交叉,或者是平著的(不增長了),提示可能有問題,需要結(jié)合孩子狀態(tài)、其他生長曲線謹慎評估。
總的來說,在一系列的生長曲線里,正負2個標準差之間都是正常的。
如果超出2個Z值(標準差)范圍,尤其是在體重-身長/身高 生長曲線,和體脂指數(shù)生長曲線中,需要由專業(yè)醫(yī)生對孩子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看問題出在哪里,如果有健康問題,或者喂養(yǎng)不當?shù)牡胤?,需要及時糾正,以確保孩子正常地發(fā)育。
家長們在觀察生長曲線時要放平心態(tài)
因為發(fā)育的正常范圍是很寬的,就像成人之間也有高矮胖瘦一樣,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孩子的發(fā)育在正常范圍內(nèi),做父母的就要學會放心、安心。
不要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追求正常的身高體重就好,不用追求完美的身高體重。我們自己的身材也未必完美,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應該學會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
參考文獻:
[1]身高的正常增長規(guī)律[J].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1996(05):32.
[2]周綺.3-6歲幼兒身高發(fā)育及家長認知研究[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2):61-63.
[3]崔霞.科學調(diào)控別讓身高成遺憾[J].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2019,5(05):64-6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