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

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14年11月05日 14:05

寒氣入體 身體寒氣重 寒氣重的癥狀

  寒,是百病之源,寒氣入體會導致體寒,特別是女性,會出現(xiàn)氣血不暢,導致痛經(jīng)等問題,生活中有很多小細節(jié)、壞習慣都會導致寒氣入體,下面為大家介紹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

  避免寒氣入體的小竅門

  1、不要光腳下床

  很多年輕人早起后,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還有人半夜上廁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當時雖然不覺得什么,但時間長了,地板上的寒氣通過足底進入身體,進而游走全身,導致胃腸功能下降,腹痛、腹瀉等。因此,臥室要常備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天氣太涼時還要穿上襪子。

  2、衣服要干透

  半干不濕的衣物會將濕氣帶入體內,埋下風濕病的隱患。沒干透的衣服還是細菌的溫床。因此,洗衣服后應盡量先用洗衣機甩干,晾在通風處;在氣候潮濕的南方,可以用熨斗、電風扇、暖風機等加快水分蒸發(fā)。

  3、少喝涼水

  貪吃冰涼生冷食物,就相當于在體內開了個“大冷庫”,長此以往,寒邪就會在體內安營扎寨。一年四季都應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天冷時還應通過飲食祛寒,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的食物都可以排寒。生姜內所含的辛辣和芳香成分,有著重要的驅寒、發(fā)汗、止嘔、解毒等功效。人體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后,泡上一杯姜湯飲服,可驅散寒邪,增進血液循環(huán)。

  4、不要忽冷忽熱

  頻繁出入空調房,天氣突變時沒有及時增減衣物,都屬于這種情況。寒氣在體內慢慢累積,就會引起腎虛、關節(jié)炎、長痘、長斑等問題。因此,從外面回到屋里時,不要馬上打開空調,15分鐘以后再開,并且要保證室內外溫差小于6℃,否則會引發(fā)空調病。秋冬換季時,天氣往往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寒氣重,很多人后知后覺,依然穿著單薄的衣衫,導致寒氣入侵。建議秋冬時勤看天氣預報,外出多帶件衣物,便于增減,外套一定要過腰過腹,利于腹部保暖。

  5、鞋底不要太薄

  鞋是直接接觸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涼氣自然會進入人體。因此,應選擇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膠材質為鞋底的鞋,并墊上鞋墊,隔涼效果好。腳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隨身備一雙襪子,在出汗腳涼后及時換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熱水泡腳,保暖活血。此外,很多愛美的女性,在天氣轉涼時還穿著單鞋,有的甚至露著腳背,即使鞋底夠厚,寒氣依舊會從裸露的部分入侵,一定要選擇包裹住腳面及腳踝的鞋。

  6、游泳前先適應水溫

  很多人游泳時喜歡一頭扎進水里,然而,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這也會讓人受寒。如果從水中出來時感覺特別冷,禁不住打寒戰(zhàn),就說明寒氣侵入身體了。建議喜歡游泳的人最好選擇沒有風的室內溫水游泳池;游泳前后各喝一杯姜茶,加強身體對抗寒氣的能力;避免一下子跳入水中,下水前應充分熱身,并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緩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馬上劇烈游泳,應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一會兒,以適應水中環(huán)境。

  中醫(yī)火療助驅寒

  火療手療是根據(jù)中醫(yī)的整體學說和生物全息律學說: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變化都能反映于手部,通過火療保健手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huán),防治血脂偏高、腦動脈硬化,增強記憶、健腦抗衰。

  從猿到人,開始了對手的運用,并且用手創(chuàng)造各種財富。外界對手的各種刺激必然引起人們的反應,因此,人們對手所感知的事物尤為關心。原始社會,人類穴居野外,天氣寒冷時,人們就會本能地摩擦、按揉,活動雙手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防凍保暖,增強抗寒機能。當身體不舒服時或疼痛時,就會不自覺地用手去撫按病痛之處,以求減輕或得到緩解,以達到改善機體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想要讓身體健康沒有寒氣,就要注意這些細節(jié),如果身體寒氣比較重的就可以試試中醫(yī)火療方法。 

(責任編輯:林小萍)

相關知識

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
寒頭暖足 養(yǎng)生小竅門
體內寒氣沒除盡?教你幾個妙招
腎好冬季沒煩惱 冬季補腎8小竅門
蒸煮米飯的小竅門
怕冷如何排出體內寒氣 中醫(yī)支招外敷方法
體內寒氣重有危害 天冷之前一定要祛寒
體寒的人在夏季如何保健 牢記這些小技巧
告別腎虛 你要改掉這6個壞習慣
老年人有哪些運動小竅門

網(wǎng)址: 避免寒氣入體的6個小竅門 http://m.u1s5d6.cn/newsview9341.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