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讓我們“渴求關注”網絡人設割裂真實自我?
社交媒體讓我們“渴求關注”,網絡人設割裂真實自我?
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形象已經越來越遠離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據英國《衛(wèi)報》報道,在過去的10年里,34歲的杰克·普萊斯(Jack Price)的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擁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0,000多名粉絲。杰克每天數以百次地檢查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布的狀態(tài)、視頻與照片,他表示,自己癡迷于維護他的“網絡公共形象”。
“我有時會花幾個小時來考慮我要發(fā)布什么視頻,什么照片,思考我的粉絲現在想看什么,以及我自己還能推出什么創(chuàng)新的內容來吸引他們的關注。對我來說,通過攝影分享一個能夠獲取關注的風景,比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欣賞它更重要?!苯芸苏f。
據統(tǒng)計,每天有超過8000萬張照片上傳到Instagram,超過35億的人“點贊”,還有約14億人(占全球人口的20%)在Facebook上發(fā)布他們生活的各種細節(jié)。社交媒體是否正在將真實的我們變成了渴望關注的物種?
Essena O‘Neil是一位澳洲超級網紅少女,她在Instagram上擁有超過七十萬粉絲。2015年,Essena宣稱退出社交媒體平臺,并且引發(fā)了全球關注。她認為自己在網絡上的完美形象只是被塑造出來的,“那不是真正的自己”。她呼吁大家適度擺脫社交媒體的依賴。Essena刪除了 2000多張“毫無實際意義只是為了自我營銷”的照片,同時編輯了一條吐露自己心聲的推送。在推送中,她講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被社交媒體擺布的泥潭之中,“退出這些社交媒體之后,我常常感到自己非常平庸,會非常缺乏安全感。記得發(fā)布第一個推送的時候,我每天非常著迷一件事情,那就是去看這條推送有多少個人點贊。但是現在,我發(fā)現自己也被這種事情消耗了太多時間,我不應該生活在虛幻的3D世界,我需要真實的生活”。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為了取悅粉絲而活的生活非常虛偽和空洞,自己也非常痛苦。

Essena O‘Neil認為,長期在社交媒體營造出的“完美形象”,其實是“毫無實際意義的自我營銷”。圖片來源:Monarch Astrology網站。
為了號召大家走出網絡世界,走進現實生活,Essena還在社交網絡上修改了自己以前上傳照片的說明,去揭露這些照片背后真正的故事。

Essena O‘Neil這張身穿白色裙子的照片在Instagram上收到了大量的點贊。但是準備退出社交媒體的她,把照片說明修改為 “這件裙子是免費的,拍了無數張照片就為了在Instagram上面看起來熱辣一點。這件禮服讓我覺得非常孤單”。圖片來源:We Are Social網站。
互聯網對自我認同感產生巨大影響
網絡形象與私人生活界限日益模糊
1993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紐約客》中出現了一幅漫畫。漫畫中有一只狗,它坐在電腦前,轉身對另一只狗說:“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彼得·施泰納(Peter Steiner)是這幅漫畫的作者,他通過這幅漫畫想表達互聯網初期,網絡社交帶來的匿名性對人們社交的影響。男性可以偽裝成女性的角色,年輕人可以扮演成熟的老年人,業(yè)余人士可以冒充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孤獨內向的人可以在互聯網變成外向話多的人。

漫畫象征著對互聯網隱私的理解,強調用戶一般用匿名方式發(fā)送和接收消息。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完全重新定義自己。圖片來源:fineartamerica。
二十多年過去以后,《紐約客》又發(fā)表了另一部關于這個主題的漫畫(作者:Kaamran Hafeez)。這一次,兩只狗正在看著他們的主人在網上沖浪。標題非常有意思:“你還記得‘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嗎?”這幅漫畫想表達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我們的真實生活開始大規(guī)模地暴露在社交媒體平臺上?;ヂ摼W對我們的認同感產生了巨大影響,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形象和真實形象越來越分不清楚。圖片來源:MeMe。
在互聯網發(fā)展剛剛起步的時候,人們在網上的社交方式以文字交流為主。在這種形式中,人們不會過多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網絡身份的隱蔽性允許人們適當地探索自己認為的“真實的自己”。這種隱蔽性讓互聯網開始解構社會交往中的階級化,每個人的身份在網絡上都可以是相對平等的。在這一時期,人們的網絡身份和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是相對獨立的,當退出QQ之后,你還是你自己。
但是,各大網絡社交平臺的迅速發(fā)展,讓人們可以輕松加入任何一場社交的狂歡盛宴之中。每個人都處在無數的社交媒體之中,他們面對的可能是很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為了吸引更多的公眾目光,人們開始有選擇地展示自己私下的現實生活,這種社交方式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公眾化,網絡形象與私人生活的界限也日益模糊。
為了維護網絡形象,我們開始分享自己的私人生活并進行下意識的篩選。我們會選擇一些精修過的照片展示到這些平臺上,把一些心酸的事情隱藏在內心的角落。在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看著自己發(fā)布在社交平臺上開心的笑容,人們會疑惑,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
線上和線下生活不分
加重青少年攀比和心理落差感等現象
通過點贊、評論等方式,人們會非??焖俚厥盏剿l(fā)布內容的反饋,而這些網上反饋,會成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我們會時刻關注著網上點贊的數量與評論的內容,這種方式與我們以前通過身邊親密的朋友來了解自己的方式并不相同,這是來自大眾的意見,你會誤以為所有的評價都是真實的,越來越在意你的微博或者朋友圈下面的反饋,而且會不由自主地根據這些評論來改變自己。
陌生的觀眾與粉絲讓認識自己變得不再具有隱私性,而這一哲學命題本應該是自己的事情?;ヂ摼W與社交媒體改變了我們審視自我的方式,它把我們直接暴露在公眾空間。在某種程度上,社交媒體已成為公眾判斷自己的一項重要標準。任何遭遇過網絡暴力的人都知道,互聯網對一個人的認知有多么巨大的影響。
我們不難發(fā)現,我們喜歡用的某件化妝單品可能是現在小紅書最火的單品,身上的一件上衣可能是來自油管博主的推薦,音樂和書籍的選擇可能也被主流社交媒體平臺引領。網紅水果“牛油果”的成功上位也有社交媒體的功勞,各大博主以及社交平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選擇牛油果不是簡單地選擇了一種水果,而是選擇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微博著名博主“Alex絕對是個妞”制作了一個短片,她邀請了幾名擁有幾百支口紅的女性,將這些女性的眼睛蒙上,然后Alex隨便拿起她們各自的口紅涂抹在她們的嘴唇上。涂完顏色之后,眼睛上的布會被拿開。參與活動的幾位女性需要從她們所擁有的幾百支口紅中,選擇出哪一支是她們嘴唇上涂的那一種,結果幾名女性都選錯了。Alex還發(fā)現,她們的口紅很多都是全新的。女性一直不斷地去購買口紅這件事情,其實正是社交媒體運營的結果——社交媒體讓她們相信,口紅可以買來快樂。但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即便擁有了幾百支口紅,也不能真正擁有快樂。

微博博主“Alex絕對是個妞”,她倡導女性去尋找真正的快樂,社交媒體中渲染的“口紅可以買來快樂”并不成立。
一個潛在的危險是,專注營造線上“自我”可能引發(fā)心理問題。在美國,自戀人格障(NPD)的診斷在過去10年中急劇上升:增加的速度與肥胖率的上升速度相當。許多研究認為,NPD的增加與社交媒體的過度發(fā)展之間存在直接聯系。人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試圖吸引更多粉絲,也希望得到粉絲的積極回應。對于患有NPD的人,社交媒體不僅是一個表達自己的窗口,他們也渴望通過這個平臺尋找肯定的聲音。
“別人都比我過得好”這種落差感也在成為一種常態(tài),這種問題在青少年身上的危害更大。社交媒體允許孩子們看到大量未經篩選的內容,根據德國市場研究機構GFK發(fā)布的市場研究數據,青少年在線時間自2012年以來增長了37%,達到每天約4小時。在2010年女童子軍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中,74%的女孩表示,她們認為同齡人使用社交媒體“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更酷”。約克大學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自尊心較低的人在網上花的時間更多,并向Facebook等網站發(fā)布了更多“自我推廣”的內容。青少年更加喜歡觀察自己的同齡小伙伴,相互比較。如果他們對線上和線下的生活不分,很容易引起攀比等現象。
編譯參考:
BBC新聞網的“How disconnecting the internet could help our identity”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5895719
The Guardian的“I, narcissist – vanity, social media,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mar/17/i-narcissist-vanity-social-media-and-the-human-condition
作者: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實習生 閆曉旭
責任編輯:鮑一凡
相關知識
社交網絡與社交媒體
斷聯與再聯:社交媒體可見性調整與自我形象管理
社交媒體與心理健康:維護平衡,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
社交媒體中的健康生活:構建網絡健康新生態(tài)
社交媒體“網紅營銷”為何陷入信任危機?
自戀成癮是種病?社交媒體讓人越來越自戀
適度的社交媒體使用對心理健康有何影響?如何保持健康的網絡生活
身份迷失的幕后:揭秘社交媒體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
讓孩子免受社交媒體之害
《社交媒體:青少年心理的雙刃劍》
網址: 社交媒體讓我們“渴求關注”網絡人設割裂真實自我? http://m.u1s5d6.cn/newsview92988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