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怎樣科學運動健身
在日常診療中,時常有患者問:“醫(yī)生,得了癌癥還能運動健身嗎?運動會不會刺激腫瘤生長?會影響治療和康復嗎……”針對大家的疑問,我們來聊一聊,腫瘤患者是否適合運動?
研究表明,腫瘤患者無論既往身體素質如何,都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從科學且適度的運動中獲益。相比久坐不動的腫瘤患者,合理鍛煉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
運動能增強免疫功能,減輕腫瘤患者的癌癥相關性疲乏,以及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厭食、易飽脹、便秘等副反應。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分泌內啡肽,這種被稱為“快樂激素”的物質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睡眠,提高患者對放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的敏感性。有效的健身運動還能夠顯著降低肝癌、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的發(fā)病率。
腫瘤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
運動項目: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氣血瘀滯是腫瘤重要的致病機理。導引功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健身運動可行氣活血,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美國癌癥學會和美國運動醫(yī)學學會公布的癌癥患者生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建議,癌癥患者適合的中等強度運動包括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騎自行車等;高等強度運動包括跳繩、足球、籃球、滑雪、快速騎自行車等。
運動時間:“指南”建議,每周至少開展5次中高強度運動,每次約30分鐘。由于體力及腫瘤分期不同,患者可根據(jù)個人情況量力而行,每周至少應進行一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體力不佳者,也可根據(jù)自身狀態(tài)調整休息間隔。
運動強度:運動健身強調適度,量力而行。建議患者以有氧運動為主,輔助適度的耐力和力量訓練。簡單評估運動強度的方式是測心率。建議控制每分鐘心率的范圍可用以下公式來計算:(220-年齡)×50%~(220-年齡)×70%次。比如,一名60歲腫瘤患者運動時的心率范圍應控制在80~112次/分。
腫瘤患者運動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突然增加運動量是大忌。運動強調循序漸進。剛開始運動量要小,隨著機體功能的改善,運動量可逐漸增加。達到能夠適應的強度后,就可維持此水平并堅持鍛煉。
2.運動并非時間越長、強度越大越好。以身體微微出汗,自我感覺舒適為佳,要避免過度運動。
3.運動的目的是身心愉悅。對絕大多數(shù)腫瘤患者來說,最簡單有效的運動就是晚飯后快步走。外出買菜,跟親友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也很好。溫情的陪伴是“一劑良藥”。
4.個體化評估,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腫瘤骨轉移和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折風險較高,不宜進行跳舞、球類、田徑類等運動,可選擇太極拳等健身運動?;熀蟀准毎麥p少的患者,要避免高感染風險的運動如游泳等,也盡量不去環(huán)境較為密閉的場館運動。正在接受放療的患者,要避免泳池中的含氯消毒劑刺激放射部位的皮膚。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要避免肢體碰觸的運動。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上肢運動鍛煉前,應請醫(yī)生對上臂情況進行評估。結直腸癌造瘺患者在運動前,建議請醫(yī)生對造口防感染情況進行評估。婦科腫瘤患者在運動前,建議請醫(yī)生對下肢淋巴水腫的情況進行評估,避免舉重類運動。置入深靜脈導管的患者,要避免做手臂拉伸運動,防止導管滑脫。此外,運動期間若出現(xiàn)任何不適,都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就醫(yī)。
我們鼓勵腫瘤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動起來。這不僅能夠幫助患者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利于改善預后,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來源:健康報微信公眾號
相關知識
腫瘤患者怎么吃?
腫瘤患者運動治療專家共識
做到這4點,腫瘤患者的運動就對了!
康復期腫瘤患者怎么吃才更好
婦科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科學補充營養(yǎng)
腫瘤患者恢復期的合理飲食和運動
【健康科普】腫瘤患者出院康復指導
腫瘤患者的自然運動療法
?腫瘤患者不能吃什么?這份腫瘤患者專屬飲食禁忌及注意事項請收藏
關注腫瘤患者身心健康,向日葵行動進行中
網(wǎng)址: 腫瘤患者怎樣科學運動健身 http://m.u1s5d6.cn/newsview88521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