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皮膚屏障功能研究與修復方法(上)

皮膚屏障功能研究與修復方法(上)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7日 11:4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于整個體表,起到重要的屏障作用。一方面保護機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huán)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侵襲;另一方面防止組織內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喪失,從而保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皮膚屏障從結構上可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屏障。其中,廣義的皮膚屏障主要包括與皮膚各層結構相關的屏障,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經(jīng)屏障、免疫屏障。狹義的皮膚屏障主要指物理性屏障,主要涉及皮膚角質層(SC)結構相關的屏障。我們平時說的皮膚屏障都是物理屏障。

1. 皮膚角質層的相關屏障結構和功能[1,2]

由于皮膚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皮膚角質層是防止外界有害刺激如各種化學物質和病原微生物等經(jīng)皮滲透的重要屏障,同時能夠承受機械外力作用并具有調節(jié)經(jīng)皮水分流失(TEWL)的功能。角質層作為一個連續(xù)性屏障,主要由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脂質構成。其中,角質細胞的胞液含有豐富的角蛋白和天然保濕因子(NMFs)。通常把皮膚屏障比喻為“磚墻”結構,角質細胞好比墻之“磚”,而細胞間脂質好比墻之“灰漿”,它將角質細胞嚴密地連接起來,使皮膚屏障正常,保證既不丟失水分,又不受外界侵犯。同時覆蓋在這層磚墻結構之外還有一層皮脂膜,和磚墻結構共同構成了皮膚的物理性屏障。

1.1 皮脂膜

皮脂膜為覆蓋于皮膚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又稱為水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質層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與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呈弱酸性,其主要成分角鯊烯、亞油酸、亞麻酸及脂質成分,具有潤滑皮膚、減少皮膚表面水分蒸發(fā)、參與皮膚屏障功能的形成、影響皮膚PH值及一定的抗炎作用。

1.2 角質細胞

角質細胞是皮膚屏障的主要組成成分,在角質層屏障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滲透以及抗物理性、機械性損傷等功能。呈疊瓦狀垂直分布的角質細胞阻止細胞外基質過度伸展,從而減少水分丟失。此外,角質細胞胞質能夠產生水解絲聚蛋白的產物,從而參與角質層的水合作用。

1.3 脂質

皮膚的屏障功能主要靠表皮的角質層,表皮的角質層組成為富含蛋白的角化細胞和細胞間脂質,

脂質化學組成為50%神經(jīng)酰胺、25%膽固醇、15%游離脂肪酸和少量的磷脂及其他脂質組成,神經(jīng)酰胺是表皮脂質的主要成分。

角質層細胞間脂質的物理特性與經(jīng)皮水分丟失息息相關,其脂質類型決定水分的吸收與丟失,當角質層細胞內的脂質由凝膠狀態(tài)轉變?yōu)榫w狀態(tài)時,可出現(xiàn)大量的水分丟失,脂質的物理狀態(tài)的轉化是與外界溫濕度的變化相伴行的。

1.4 橋粒

角質形成細胞之間借助橋?;ハ噙B接,橋粒主要由橋粒芯和橋粒斑兩類蛋白組成。在電鏡下,橋粒多數(shù)為成對的紐扣樣結構,兩側具有細胞間隙,間隙內充滿細絲樣物質,另外還有更細的張力絲、跨膜連接絲形成交錯連接的細絲網(wǎng),使得細胞間形成一個連續(xù)結構的網(wǎng),使相鄰細胞間的關系更為牢固。在角質層內,橋粒在相鄰細胞膜之間形成一種嗜鋨小體,這種小體與相鄰細胞有一層較不透明的地帶,當角質細胞脫落時,橋粒常在上述地帶發(fā)生斷裂。

1.5 蛋白

角質形成細胞來源于基底層干細胞,合成角蛋白K5和K14,K1和K10(分化相關蛋白),以及角質化包膜蛋白。角蛋白與絲聚蛋白為表皮中的主要結構蛋白,其中角蛋白在結構上具有獨特性,因而其在功能上也具有特異性。在正常皮膚,角蛋白K5和K14(基底角蛋白)局限于基底層,細胞由終末分化移行至棘層,K1/K10蛋白對的表達相對增多,伴隨著細胞的進一步分化,K1/K10的表達增多到最大限度,而K5/K14蛋白對的表達則漸趨下降,達顆粒層上部時,K5/K14消失,整個角蛋白纖維全部由K1/K10組成。同時,在角質層內細胞膜也發(fā)生了變化,細胞膜間發(fā)生廣泛的交聯(lián),形成不溶性堅韌外膜即角質包膜(Cornified Envelope,CE)。角質包膜的形成標志角質形成細胞分化的終末產物角質細胞的產生,是表皮作為一種防御屏障的基礎。

1.6 角質包膜(Cornified Envelope,CE)

角質包膜(CE)是角質形成細胞由基底層至角質層向上移行分化的過程中,細胞膜間交聯(lián)所形成的不溶性的堅韌外膜,具有一定的生物機械特性,能夠抵御外界機械刺激。CE的形成是皮膚屏障發(fā)揮其功能的關鍵途徑,其分化的失調則是導致特異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損形成的重要原理。此外CE與細胞間隙的板層脂質共價緊密連接,能夠限制細胞內水分及水溶性氨基酸的流失,構成水通透性屏障。在干燥的皮膚中,不成熟的CE的比例較健康皮膚有所上升,并且變得脆弱、疏水性降低,并且CE與神經(jīng)酰胺共價結合能力降低,直接影響皮膚屏障結構的緊密和完整性。絲聚合蛋白(Filaggrin)、兜甲蛋白(Loricrin)、內披蛋白(Involucrin)、小分子富含脯氨酸蛋白(Small Proline Rich Proteins,SPRPS)等蛋白是目前研究比較清楚的幾種角質包膜的主要前體成分。

1.7 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NMFs)天然保濕因子(NMFs)的合成,是一種存在于人體表皮層中的蛋白質-絲聚合蛋白(Filaggrin),于角質層的角化細胞內崩解而產生的親水性吸濕物質。NMFs由多種成分所構成,包括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鈉、乳酸鹽、尿素等及其他未知的物質,它是一種高效的、天然的保濕劑,通過調節(jié)角質細胞的水合功能,維持皮膚正常滲透性,是參與減少皮膚經(jīng)皮失水的重要分子。例如,當受傷或外界環(huán)境的傷害導致屏障受損,皮膚含水量減少時,皮膚就會發(fā)出一些生化信號,指引形成更多的絲聚蛋白,絲聚蛋白分解為氨基酸,然后合成NMFs,NMFs吸收并結合水分,保持角質層的濕度。

以上便是皮膚角質層的相關屏障結構種類及其功能介紹。那么,影響皮膚屏障功能因素有哪些?如果皮膚屏障受到損傷,怎樣進行修復呢?我們下期繼續(xù)分析,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 陳教全,梁碧華,李華平,等.角質層結構及功能的研究進展[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20,27(1):53-56.

[2] 楊楊,馬慧軍,胡蓉,等.皮膚角質層的相關屏障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進展[J].Z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158-161

相關知識

光電術后皮膚屏障功能修復的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MedSci
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的皮膚問題如何修復
角鯊烷對皮膚的功效與作用 角鯊烷可以修復皮膚屏障嗎
敏感還是過敏,皮膚屏障如何修復?
皮膚再生醫(yī)學與皮脂代謝調控研究
換季后如何調節(jié)肌膚油脂平衡和修復屏障
皮膚修復吃什么?
乳鐵蛋白對腸道屏障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
中胚層療法真的能修復皮膚嗎
皮膚水合過度怎么修復

網(wǎng)址: 皮膚屏障功能研究與修復方法(上) http://m.u1s5d6.cn/newsview84842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