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想要祛濕,先弄懂濕氣是什么!3個祛濕食療方,健脾、祛濕、清熱

想要祛濕,先弄懂濕氣是什么!3個祛濕食療方,健脾、祛濕、清熱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2:44

祛濕,一直以來都是一件比較難纏的事情,近幾年這個詞,我們也是講得最多的,因為,祛濕幾乎是一切“進補”行為的前提,若是不祛濕的話,那么就算吃再多的補品,身體也沒法很好的吸收轉化,甚至好有可能滋長體內的濕氣。

那么到底什么是濕氣,為什么它會怎么難纏呢?

在中醫(yī)上講,“濕”是萬惡之邪,是六大病邪之一,它們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當氣候劇烈變化,或人體正氣不足的時候,那么就會導致身體生病。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濕氣又可分為外濕和內濕。

外濕指的是一種外感病邪,比方說受外界因素,長期居住在潮濕環(huán)境,淋雨,氣候潮濕等,導致身體出現(xiàn)的不適。例如濕疹、關節(jié)炎等。

內濕的話,就跟外濕不同了,內濕是一種病理結果,更是眾多疾病的“引子”。內濕的產(chǎn)生,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脾胃虛弱所導致。為什么這么說呢?脾主運化,運化水濕,若是脾胃虛弱,那么體內的水液代謝就會失常,從而導致多余的水分堆積在體內,久聚成濕,而這就是濕氣的由來了。

至于為什么說它比較難纏呢?這都是因為它帶來的特性,我們都知道,濕氣其實就是體內的“廢水”,而這種廢水在體內會亂竄,若是停在哪的話,哪就會出現(xiàn)病癥,所以才會說它比較難纏。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濕氣呢?

1、手腳涼
2、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容易感冒
3、膝蓋涼(怕涼、比別的地方?jīng)觯?br>4、腹部受寒或吃寒涼后腹痛腹瀉,或長期腹瀉
5、大便糖稀、大便粘膩
6、尿頻尿急,憋不住尿
7、小便發(fā)黃,尿味大、小便混濁
8、男性陰囊潮濕,女性私密潮濕,女性白帶量大

9、男女房事淡漠
10、容易受驚嚇
11、謝頂或者斑禿
12、胸悶、咽部痰多
13、腹部肥滿
14、運動節(jié)食依然胖,喝水都胖
15、面部、手腳浮腫,早起后眼睛浮腫

若是出現(xiàn)以上的癥狀,那么就要考慮該祛濕了。之前也提到過,脾是生濕之源,若是想要調理濕氣的問題,那么首先就要從調理脾胃入手。

分享3個食療方,健脾祛濕

1、健脾祛濕湯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淮山: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益腎澀精

土茯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

溪黃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2、清熱祛濕湯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粉葛: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通經(jīng)活絡

赤小豆:解毒排膿、消腫利水

扁豆:和中消暑、健脾化濕

陳皮:健脾、理氣、燥濕、化痰

3、赤小豆薏米山藥粥

材料:赤小豆100g、薏米50g(脾胃虛寒者可用炒薏米)、飲用水6碗、山藥20g。

做法:赤小豆、山藥、薏米洗凈后,放入鍋中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泡好后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后轉小火煮1小時即可

薏米:利水滲濕、健脾止瀉、解毒散結

以上三個食療方,對于濕氣重的情況,多少又有改善的效果。但是中醫(y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建議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詢一下醫(yī)生。

相關知識

濕氣分濕熱和濕寒 祛濕之前先分清
健脾先祛濕,祛濕先升陽,教你一招,升陽氣、祛濕氣,強效健脾
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食療方法
健脾祛濕清熱
健脾祛濕的方法
怎樣健脾祛濕,健脾去濕氣方法
健脾祛濕氣最好的三個方法
健脾祛濕最快的方法,怎樣健脾祛濕
脾胃虛、濕氣重,教你3招健脾祛濕

網(wǎng)址: 想要祛濕,先弄懂濕氣是什么!3個祛濕食療方,健脾、祛濕、清熱 http://m.u1s5d6.cn/newsview72451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