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孕期營養(yǎng)需求及膳食

孕期營養(yǎng)需求及膳食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3:37

??

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生活,完全依賴母體通過胎盤轉運提供必需物質,如氧氣、水分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經(jīng)過270天,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受精卵被孕育成體重約3.3kg的新生兒。因此,胎兒的營養(yǎng)實際上就是孕婦的營養(yǎng)。

孕期的營養(yǎng)需求

(一)能量

孕期的能量增加分為兩部分,一是體重增加導致的總能量消耗的增加,二是組織儲存所需要的能量。

營養(yǎng)良好的孕婦,孕期平均體重增加約12kg,足月出生的新生兒平均體重約3.3kg。

孕早期能量攝入維持孕前水平,孕中期能量在非孕基礎上增加300kcal/d,孕晚期能量在非孕基礎上增加450kcal/d。

(二)碳水化合物

總能量的50%~65%需由碳水化合物供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為葡萄糖提供能量,除了大腦、神經(jīng)組織、紅細胞等通常只能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外,胎兒組織中脂肪酸氧化酶活力極低,很少能利用脂肪供能,葡萄糖幾乎是胎兒能量的唯一來源。

為保證胎兒的能量需要,避免酮癥酸中毒對胎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的不利影響,因此早孕反應嚴重而影響進食的女性也必須保證每天攝入不低于130g的碳水化合物,或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靜脈補充葡萄糖及能量代謝相關維生素。

孕期需增加的能量EER和蛋白質EAR及RNI

(三)蛋白質
妊娠期間,胎兒、胎盤、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體子宮、乳房等組織的生長發(fā)育建議孕早期膳食蛋白質不需增加,孕中、晚期分別增加15g/d和30g/d

(四)脂類
孕期需3~4kg的脂肪積累以備產(chǎn)后泌乳。除此,孕期膳食脂肪中的磷脂(phospholipids)及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類生命早期腦和視網(wǎng)膜的發(fā)育有重要的作用,孕期對脂肪及脂肪酸,特別是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特殊需要。

孕期膳食脂肪酸適宜攝入量(AI)

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DHA的前體是ALA,n-6系多不飽和脂肪酸ARA的前體是LA,ALA和LA均不能在人體內合成,必需從食物中攝取。LA幾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油中,而ALA僅存于大豆油、亞麻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等少數(shù)油種,但DHA和EPA可來源于魚、魚油、雞蛋黃等。

(五)礦物質
1.鈣

孕期鈣代謝的改變源于孕期有關激素分泌的改變及其對鈣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使鈣的吸收率增加1倍以上,低鈣攝入時,雌激素水平升高對鈣吸收率增加的影響更為明顯。

孕早期鈣的推薦值與孕前一致,為800mg/d,孕中、晚期增加至1000mg/d,UL值為2000mg/d。

孕期膳食鈣參考攝入量(DRIs)/(mg·d-1)

鈣的最好來源是奶及奶制品,豆類及制品;此外芝麻和小蝦皮、海帶等海產(chǎn)品也是鈣良好的來源。

2.鐵
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營養(yǎng)問題,孕期缺鐵性貧血更為常見,發(fā)病率也更高。推薦孕中期鐵參考攝入量在孕前20mg/d的基礎上增加4mg/d,達24mg/d,孕晚期達29mg/d,UL值為42mg/d

美國CDC 按孕期的貧血判定值

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是鐵的良好來源,含量豐富吸收好。

3.碘
碘對母體和胎兒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及能量代謝以及胎兒的腦發(fā)育均必不可少。

在妊娠期的不同階段,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的神經(jīng)損害不同,孕早期更為嚴重。

孕期的前20周,碘的需要大量增加時,碘缺乏50%孕婦會發(fā)生明顯的或邊緣性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孕婦流產(chǎn)、死亡,子代的先天畸形、甲狀腺腫、克汀病、腦功能減退,以及兒童和成人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孕期碘的RNI應在非孕基礎上增加110μg/d,總量達到230μg/d,UL值為600μg/d。

孕期除了應食用加碘食鹽外,建議每周進食1~2次富碘的海產(chǎn)品。

孕期膳食微量元素參考攝入量(DRIs)

4.鋅
據(jù)估計妊娠期儲留在母體和胎兒組織中的鋅總量為100mg,其中約53mg儲存在胎兒體中,孕期鋅攝入量應在孕前7.5mg/d的基礎上增加2mg/d。

素食、高膳食纖維攝入、大量吸煙、多次妊娠及大量攝入鈣、鐵劑者額外補鋅15mg/d。鐵劑補充>30mg/d可能干擾鋅的吸收,故建議孕期治療缺鐵性貧血者補充鋅15.0mg/d。
(六)維生素
1.維生素A
母體維生素A營養(yǎng)狀況低下與貧困人群中的早產(chǎn)、宮內發(fā)育遲緩及嬰兒低出生體重有關。

孕中、晚期維生素A參考攝入量在孕前700μg RAE/d的基礎上增加70μg RAE/d,UL值為3000μg RAE/d。

視黃醇來源于動物肝臟、牛奶、蛋黃,β-胡蘿卜素來源于深綠色、黃紅色蔬菜和水果,其轉化為視黃醇的轉化率為1/24~1/12。

2.維生素D
孕期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母體和出生的子代鈣代謝紊亂,包括新生兒低鈣血癥、手足搐搦、嬰兒牙釉質發(fā)育不良以及母體骨質軟化癥。

孕期維生素D RNI為10μg/d,UL值為50μg/d 。

孕期脂溶性維生素參考攝入量(DRIs)

3.維生素E
由于維生素E對細胞膜,尤其是對紅細胞膜上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穩(wěn)定性的保護作用,孕期維生素E的補充可能對新生兒溶血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

孕期維生素E的參考攝入量為14mgα-TE/d,UL為700mg α-TE/d。維生素E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如谷、豆、果仁中含量豐富,加上脂溶性并能在體內儲存,較少出現(xiàn)缺乏癥。未見維生素E過量攝入致中毒的報道。

4.水溶性維生素
(1)維生素B1(thiamin,硫胺素):
孕期缺乏或亞臨床缺乏維生素B1時,可能不出現(xiàn)明顯的腳氣病,但可能致新生兒腳氣病,

孕中、晚期維生素B1的RNI比孕前分別增加0.2mg/d和0.3mg/d。

動物內臟如肝、心、腎,瘦肉和粗加工的糧谷類、豆類等是維生素B1的良好來源。

孕期水溶性維生素參考攝入量(DRIs)

圖片圖片


(2)維生素B2(riboflavin,核黃素):
維生素B2缺乏可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緩慢。

孕中、晚期維生素B2的RNI較孕前分別增加0.2mg/d和0.3mg/d。

肝臟、蛋黃、肉類、奶類是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谷類、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2。

(3)維生素B6:
維生素B6缺乏常伴有多種B族維生素缺乏的表現(xiàn),涉及的系統(tǒng)包括皮膚、神經(jīng)、造血等。孕期血中維生素B6水平降低,最低時僅為非孕婦女的25%,推測對維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在臨床上,有使用維生素B6輔助治療早孕反應,也使用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B12預防妊高征。

孕期維生素B6的RNI較孕前增加0.8mg/d。

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肝臟、肉類、豆類以及堅果(瓜子、核桃)等。

(4)葉酸:
補充葉酸400μg/d可使神經(jīng)管畸形發(fā)病率下降80%。

孕中期葉酸RNI較孕前增加200μg DFE/d達到600μg DFE/d,葉酸的UL值為1000μg DFE/d。

葉酸可來源于肝臟、豆類和深綠色葉菜,但食物葉酸的生物利用率不高,僅為補充劑的50%,故應補充400μg/d葉酸或食用含有400μg/d葉酸強化劑的食物。

總結:

孕期婦女的膳食指南應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以下5條:①補充葉酸,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選用碘鹽;②孕吐嚴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證攝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③孕中晚期適量增加奶、魚、禽、蛋、瘦肉的攝入;④適量身體活動,維持孕期適宜增重;⑤禁煙酒


????

相關知識

孕婦營養(yǎng)篇:孕晚期的生理特點、營養(yǎng)需求及膳食指南
孕期營養(yǎng)需求
孕中期的營養(yǎng)膳食有何要求
孕婦營養(yǎng)評估需要做嗎 孕婦的營養(yǎng)需求有哪些
孕期營養(yǎng)素補充與膳食指導
健康與營養(yǎng):孕期膳食指南
懷孕九個月營養(yǎng)需求及胎教
孕婦的營養(yǎng)需求有哪些
孕期膳食指南與營養(yǎng)咨詢及教育(學員)解決方案.ppt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孕期婦女膳食指南 (2016) ”解讀.ppt

網(wǎng)址: 孕期營養(yǎng)需求及膳食 http://m.u1s5d6.cn/newsview7166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