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跳個繩也會骨折?專家提醒:循序漸進才是科學的運動方式

跳個繩也會骨折?專家提醒:循序漸進才是科學的運動方式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1日 23:31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云龍 通訊員 吳靖

  母親為了讓女兒長高,每天讓其跳繩3000個,結果造成跟腱周圍炎;辦公室文員為了緩解久坐的不適,每天跳繩1000個,結果導致根骨疲勞性骨折……這段時間,跳繩導致受傷頻繁沖上微博熱搜。市民劉女士還打算利用國慶假期,好好和剛上初一的女兒一起練練跳繩,看了這些新聞有些猶豫了。

  跳繩這種方便簡單的健身方式,是不是真的容易導致受傷?湖南省人民醫(yī)院骨關節(jié)與運動醫(yī)學科主任王靖主任醫(yī)師提醒,跳繩看似簡單,但任何一項運動都是學問,循序漸進才是科學的運動方式。

漫畫/何朝霞

漫畫/何朝霞

  疑惑:跳繩也能引發(fā)傷痛,問題出在哪?

  32歲的張女士是一名辦公室文員,不愛運動的她為了緩解久坐的不適,便選擇了一種簡單方便的健身方式——跳繩。這一天,她跳繩跳到一半,忽然覺得左足跟疼痛、使不上勁,她就停下來了,也沒在意。沒想到第二天一起床,左足無法著地!到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根骨疲勞性骨折?!耙淮我簿吞?000個,運動量不算大,10來分鐘就跳完了,怎么就骨折了?”張女士覺得不可思議,怎么都不敢相信這個結果,后經(jīng)踝關節(jié)核磁共振檢查明確了診斷。

  丹丹(化名)今年13歲,身高1.58米,體重近60公斤。自從體檢發(fā)現(xiàn)骨骺線未閉合之后,媽媽就盯上了她的跳繩,每天風雨無阻,跳1000個起步?!半m然已經(jīng)來月經(jīng),但她的骨骺還沒完全閉合,如果能抓住這一年的機會,身高還是很有希望爬上1.6米的。而且,多運動也能減肥,我就想讓她再高一點、瘦一點,看起來更美一點?!睗M心期待的媽媽便給丹丹的跳繩任務加碼,從原先的一天1000個增加到早、中、晚各跳1000個。近日,丹丹跳繩時忽然感到左后踝疼痛,走路時也能感到隱痛,到醫(yī)院進行??茩z查后,被確診為跟腱周圍炎。

  從青少年到中年人,從每天跳1000個到跳3000個,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傷痛,是不是跳繩真的容易導致受傷?

  “這種情況與運動不當、超重等多種因素有關?!蓖蹙附忉?,大眾在跳繩中出現(xiàn)傷痛最重要的原因是:首先,訓練前沒有正確評估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其次,沒有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后,跳繩的動作和姿勢存在問題。

  提醒:運動是為了健康,要注意方式方法

  據(jù)介紹,跳繩是一項下肢縱向受力的運動,這項健身運動會對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甚至髖關節(jié)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跳繩的時候,訓練者應該是身體略微向前,收小腹,膝關節(jié)微微彎曲,利用腳踝、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三個互相像彈簧一樣做減震,這樣才能夠減小落地時反作用力對于膝蓋的沖擊。落地盡量采用足部前掌落地,足跟減少與地面碰撞,落地時盡量輕巧。落地重的時候,甚至會對心臟和大腦產(chǎn)生很大的震蕩,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開始跳繩會出現(xiàn)頭部比較脹,甚至暈眩的感覺。

  除此之外,正確的搖繩動作也可以減少跳繩時落地的沖擊力。很多不知道如何跳繩的人,會用大臂掄繩或者是肩膀用力,這樣不僅累而且慢,同時也會導致落地很重。搖繩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用手腕搖繩,即手腕略微向下、虎口向斜上方。如果沒有辦法完全用手腕的話,也可以用小臂帶動手腕。

  王靖表示,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講究科學。他在門診遇到不少患者,由于健身不慎造成運動性損傷,如膝關節(jié)隱匿性骨折,還有脛骨平臺的骨挫傷、股骨內(nèi)髁的骨挫傷、距骨或跟骨的骨挫傷、腓腸肌內(nèi)側頭的撕裂(網(wǎng)球腿)等。

  隨著大家對健康、體形的重視,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長期不運動又體重超標的人群,不太適合剛開始鍛煉就直接采用劇烈運動的方式健身,不然容易產(chǎn)生健康安全隱患。尤其是對下肢骨骼沖擊力比較大的運動,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運動性損傷。

  建議:從“微運動”開始,時刻感受身體負荷

  跳繩看似簡單,也難以避免導致傷痛。其實,任何一項運動都是學問。王靖說:“運動是為了健康,請注意采用安全有效、多元化的運動方式,把運動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不小心導致運動損傷或者各種意外,就得不償失了?!彼ㄗh,大眾應該在充分熱身之后,判斷自己的運動能力、身體狀態(tài)和心肺能力,然后循序漸進地運動。

  比如,從“微運動”開始。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突然開展高強度運動,要循序漸進,可以從散步、快走、太極、做家務等比較緩和的運動開始,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像丹丹的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大于24,在跳繩前應該充分考慮體重給身體特別是受力肌腱帶來的過多負荷,避免造成疲勞性損傷。

  充分熱身,給身體做好準備。有研究表明,田徑運動前熱身可以有效減少超過一半的運動損傷發(fā)生,熱身能很好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但熱身也要從強度低的動作開始。

  時刻感受身體“負荷”。以跑步為例,可以用“呼吸能交談,心臟跳得歡”來檢測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一邊跑步一邊正常呼吸的同時,還能與人交談,心臟沒有超負荷的感覺,則是健康的運動量。反之,則是運動過量。

  運動不要突然停止。除身體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外,運動后要做至少10分鐘的拉伸放松,使肌肉由緊張逐步過渡到平穩(wěn),促進體力恢復,還能加速乳酸的消除。

  給身體一個放松的機會。別讓運動量超過身體負擔能力,比如老年人可以用快步走代替跑步;也可以試試泡個熱水澡或?qū)\動部位進行按摩,還可采用熱敷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減輕腳踝疼痛。

相關知識

【健康養(yǎng)生】小心,跳繩不當也會導致骨折!跳繩減肥應注意科學方法
第一次跳繩減肥怎么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科學運動助你養(yǎng)生
這樣跳才會瘦 你該知道的跳繩12技巧
跳繩減肥計劃:循序漸進,健康瘦身
游泳運動循序漸進 減肥效果才會佳
恢復戶外運動后,如何循序漸進、避免運動損傷?
一天跳多少個跳繩才會減肥
減肥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科學跳繩才健康】YUNMAI智能訓練跳繩體驗

網(wǎng)址: 跳個繩也會骨折?專家提醒:循序漸進才是科學的運動方式 http://m.u1s5d6.cn/newsview70969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