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基礎營養(yǎng)學

基礎營養(yǎng)學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1:30

基礎營養(yǎng)學---水與膳食纖維2010-12 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yǎng)素 人不吃食物僅喝水仍可存活數(shù)周;如果不喝水,數(shù)日便會死亡。 當饑餓或長時間不進食,體內貯存的糖類完全消耗、蛋白質失去一半時,生命還能勉強維持,但若人體內失水達到約20%時,人則無法生存。 1、水的生理功能:1)水的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新生兒體重的75-80%是水,成年男性約60%,成年女性約50%。 體內水分分布不均,血液含水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 人體的水分為細胞內液(占體重的40%)和細胞外液(占體重的20%)。 2)參與人體內新陳代謝 水是體內各種生理活動和生化反應必不可少的介質,人體新陳代謝的一切生物化學反應都必須在水的介質中進行。 水是體內吸收、運輸營養(yǎng)物質、排泄代謝廢物的最重要的載體。這是由于水有很強的溶解能力,許多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轉運。 3)調節(jié)人體體溫 水的汽化熱很大,1克水汽化要吸收580卡熱。 汗液的蒸發(fā)可散發(fā)大量熱量,從而避免體溫過高。 4)潤滑作用 淚液、唾液、關節(jié)液、胸腔腹腔的漿液起著潤滑組織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摩擦的作用。 2)水缺乏 脫水是指人體大量喪失水分和 Na+。 脫水占體重的2%,口渴、尿少; 達體重的10%,煩躁、體溫和脈搏增加、血壓下降;超過體重的20%,死亡。 不同的脫水情況: 高滲性脫水——又稱缺水性脫水,即失水多于失鹽,這種情況大多是由于高溫、大量出汗或發(fā)高燒等導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時補充而造成。故患者有明顯的口渴、尿少等癥狀。 較輕的高滲性脫水患者,如能及早飲水,可以得到緩解。情況嚴重時,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質量分數(shù)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進行治療。 低滲性脫水—— 又稱缺鹽性脫水,即失鹽多于失水。這種情況大多是由于嚴重嘔吐、腹瀉、大出血或大面積燒傷等,導致水和鹽的大量丟失,又未能及時補充而造成的。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無口渴的現(xiàn)象,容易造成沒有脫水的假象。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向患者輸入生理鹽水的方法進行治療。 等滲性脫水—— 又稱混合性脫水,即失水和失鹽的程度差不多。這一類脫水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例如,嘔吐、腹瀉引起的脫水多半屬于這一類。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向患者輸入生理鹽水和質量分數(shù)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進行治療。 給脫水病人補液時,應特別注意根據(jù)以上三種不同的脫水情況,及患者的脫水程度,有無酸中毒等,給予不同的液體。 3、水的需要量 人體水的來源=飲水+食物水+內生水(ml) (1200)(1000)(300) 水平衡:攝入水=排出水(腎、肺、皮、糞) =2500ml/d 成人一日水平衡量 獲得的水量(ml) 排出的水量(ml) 液體飲料 550-1500 經(jīng)腎臟 500-1400 食物 700-1000 經(jīng)皮膚 450-900 內生水 200-300 經(jīng)肺 350 經(jīng)糞便 150 人體水需要量: 每消耗1kcal的能量需要1ml的水 我國目前尚無標準。 美國RDA(1989年):1.5ml/kcal 孕婦 :+30ml/d 乳母 :+1000ml/d 二、膳食纖維 ——健康的助手 1、膳食纖維素的定義 ——指植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多糖類碳水化合物。 ——糖類化合物中的一類非淀粉多糖和木質素 目前較為一致的定義為“非淀粉多糖”,即膳食纖維的主要成分為非淀粉多糖。 2、特點: 容水量: 粘稠度: 陽離子交換作用: 細菌發(fā)酵作用: 結合有機化合物的作用: 纖維素本身不能提供能量,沒有營養(yǎng)價值,但是對調節(jié)胃腸的消化、吸收、排泄、降低膽固醇、減緩糖類的吸收速度起著重要作用,是預防多種慢性病的重要物質,近年來被列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被稱為腸道的清道夫 3、膳食纖維主要成分 ——來自植物細胞壁的成分 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非多糖成分的木質素等。 膳食纖維根據(jù)其水溶性不同,分為: 即用不同 pH的溶液將非淀粉多糖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在某特定的pH溶液中可溶解的部分,稱為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 另一類不溶的部分,稱為不可溶性纖維(insoluble fiber) 。 膳食纖維的種類、食物來源和主要功能 種類 主要食物來源 主要功能 不溶性纖維 木 質 素 纖 維 素 半纖維素 所有植物 所有植物(如小麥制品) 小麥、黑麥、大米、蔬菜 正在研究之中 增加糞便體積 促進胃腸蠕動 可溶性纖維 果膠、樹膠、 粘膠 少數(shù)半纖維素 柑橘類 燕麥制品 豆類 延緩胃排空時間、減緩葡萄糖吸收、降低血膽固醇 4、膳食纖維的結構及特性: 1)纖維素 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由數(shù)千個葡萄

相關知識

基礎營養(yǎng)
健康飲食基礎:營養(yǎng)均衡的重要性
【科普營養(yǎng)】減肥從增加基礎代謝抓起!
家庭教育學基礎
薪資高/就業(yè)前景好!天津營養(yǎng)、健康類證書火熱報名中!0基礎也能學!
基礎代謝率,BMR,基礎代謝計算
提高基礎代謝
提高基礎代謝的方法
國家健康管理師預防醫(yī)學基礎知識.ppt
綠瘦:健康體重管理需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網(wǎng)址: 基礎營養(yǎng)學 http://m.u1s5d6.cn/newsview691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