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術后家庭康復應如何做

術后家庭康復應如何做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20:19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患者手術風險逐漸降低,術后療效越來越好,但多數患者及家屬依舊停留在術后僅僅是需要營養(yǎng)、護理、休息等的傳統(tǒng)觀念上,術后不久便回家休養(yǎng),而忽略術后康復的重要性??稍诩彝キh(huán)境下,往往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和及時、有效的康復治療得不到保障,患者會有體能下降甚至殘障等的風險,如果術后早期康復介入,可避免出現大部分并發(fā)癥,從而提高手術療效。所以,進行合理的家庭康復指導、糾正患者及家屬錯誤術后康復觀念、樹立正確意識等尤為重要。

  一般認為輕度的損傷的術后,不會留下明顯功能障礙,多數不需要過多強調術后康復治療。但是情況較重的術后患者,往往遺留有關節(jié)腫脹僵硬、傷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組織缺損、疤痕粘連、肌肉萎縮等,常有患者抱怨,大夫說手術非常成功,但后續(xù)日常生活卻很受影響,所以我們就需要樹立傷筋動骨100天并不等同于病床靜臥100天的思想。

  手術進完成后基本分為三個時期:

  即1至4周的急性期,在此期間考慮物理因子治療控制疼痛,減少滲出,通過適當進行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及其它的被動活動訓練,利用等速、肌力訓練等改善肌力力量情況,在家庭環(huán)境下,做到以上幾點,就得要求患者及家屬加強對護理、衛(wèi)生、康復強度、頻率等適當把握并給予充分心理支持;

  5至8周的亞急性期,此期間是建立在急性期感染和疼痛控制的情況下續(xù)增加肌肉力量,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平衡控制等患者術后各項功能的進一步好轉,此時強調患者各項功能的改善,其中著重加強患者耐力、肌力、平衡協調能力等的提高;

  9周后患者基本已進入穩(wěn)定階段,此時更多將康復訓練放在肌肉耐力進一步好轉和細節(jié)的協調控制上,在此過程中,患者及家屬重心應放在精細動作等訓練上,盡可能讓患者回歸自理,提高其生活自理。以上三個階段并無明顯界限,可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適當調整,逐漸增加康復訓練強度與內容,樹立終身康復意識,直至達到個人的生活、運動要求。

  康復作為國內相對新興的醫(yī)學學科,患者及家屬需要明白,康復和手術一樣都是患者治療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術后康復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康復治療與疼痛、飲食、護理、休息等的關系,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心肺耐力、骨與關節(jié)、腦神經功能甚至癌癥的預后功能。

  當患者條件滿足手術指征并選用手術治療后,在此過程中可直接去除病灶是其主要優(yōu)勢,但是副作用也相對明顯,畢竟手術必然導致人體原有結構的破壞,在此期間疼痛可能僅僅是表象,更深入的是功能性損害。手術切口、縫合等處若處理不當常伴隨有血腫,甚至不當的體位、治療及運動后可能會產生切口的疝,即使手術過程中止血非常及時、仔細,依舊可能出現水腫或血腫滲出等,而且手術傷口周圍組織在不適當的活動下極易形成疤痕,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增加,加重疼痛等,形成惡性循環(huán),降低手術預后及康復效果。

  術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被多數傳統(tǒng)觀念所支持,并得到廣泛的應用,但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也一直困擾著醫(yī)生和患者,常見的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嗜睡、免疫系系統(tǒng)紊亂甚至誘發(fā)癌癥等,這些都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對比康復手段,幾乎規(guī)避了藥物副作用,可以充分的調動患者參與治療的積極性,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后,還可以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及神經心理癥狀,相對藥物治療等有著良好的應用推廣前景,且家庭康復條件下,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并提高自身各種能力。

相關知識

子宮肌瘤術后應如何護理
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如何做實“簽而有約”?
昆明做完輸卵管復通術后多久能懷孕?
家庭教育講座做合格家長育健康幼兒
三孩政策助力生育,健康的家庭該如何應對?
家庭出現流感病例如何護理?
美好阜陽幸福家|健康家庭是什么,如何讓您的家庭成為健康家庭
健康生活:如何科學進行家庭護理
家庭教育講座《做合格家長育健康幼兒課件
手術后如何減肥

網址: 術后家庭康復應如何做 http://m.u1s5d6.cn/newsview6340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