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理健康中心開展經顱磁刺激、經顱電刺激治療,現(xiàn)簡要介紹如下:
01
經顱磁刺激(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基于電磁感應與電磁轉換原理,用刺激線圈瞬變電流產生的磁場穿透顱骨,產生感應電流刺激神經元引發(fā)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作為非侵入性刺激技術,TMS作用于人腦引起神經活動的改變,可檢測到運動誘發(fā)電位、腦電活動變化、腦血流、代謝和大腦功能狀態(tài)改變。其微觀作用包括細胞膜電位、動作電位、神經遞質、受體、突觸、神經可塑性發(fā)生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重復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上述原理基礎上,按固定的刺激頻率產生連續(xù)脈沖串,是臨床上對精神障礙的一種安全的物理治療手段,具有無痛、無創(chuàng)、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發(fā)射的脈沖磁場沒有輻射等優(yōu)點,可達到促進藥物和康復治療的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鎮(zhèn)靜,可以完全保持清醒,該療法不伴有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惡心、嗜睡、口干等。
適應證:目前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rTMS臨床治療指南中,推薦的適應證為抑郁障礙、強迫及相關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
治療療程:療程因病種、合并用藥和個體差異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患者通常需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為1個療程,一般2-3個療程,單次治療時間為20-30分鐘。
02
經顱電刺激(tES)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經顱電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是一種便捷、無痛、安全的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通過置于頭皮的兩個或者多個電極產生微弱電流(常為1-2mA)對大腦產生刺激作用,這些電流在大腦中產生電場,根據(jù)應用的模式調節(jié)腦功能,可分為經顱直流電刺激、經顱交流電刺激、經顱脈沖電刺激等類型。tES能夠調節(jié)局部腦血流量、突觸可塑性、皮質興奮/抑制平衡、局部皮質間的腦網絡連接及腦內神經遞質,經過多次刺激后,tES可使腦功能發(fā)生持久性改變,從而被應用于精神和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治療。tES具有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的無痛、無創(chuàng)、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此外,該治療技術的便捷性、易操作性及安全性更為突出。
適應證:目前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tES臨床治療指南中,推薦的適應證為抑郁障礙、尼古丁依賴、焦慮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認知功能障礙。
治療療程:由于病種、電極位置、刺激參數(shù)等差異,tES療程有很大不同,一般為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為1個療程,一般2-3個療程,其單次治療時間為15-30分鐘。
參考文獻
[1].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調控專業(yè)委員會電休克與神經刺激學組,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專家共識. 轉化醫(yī)學雜志, 2018. 7(1): 第4-9頁.
[2].唐睿等, 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常見神經精神疾病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22. 55(5): 第327-382頁.
供稿:心理健康中心、非藥物治療中心
徐梓峰、吳思楚
審核:心理健康中心、非藥物治療中心
王 純
責編:新聞宣傳辦 孫詩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