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吃頓外賣=千億個塑料顆粒下肚!每人每周攝入的5g「微塑料」,正在摧毀你的身體

吃頓外賣=千億個塑料顆粒下肚!每人每周攝入的5g「微塑料」,正在摧毀你的身體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15:35

瓶裝水、外賣盒、預包裝食物.....沒有人能逃離塑料的包圍。

 隨著塑料品逐漸“占領”地球,科學家們也將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塑料及其制品」。這種材料是否會進入人體內(nèi)?究竟會對健康產(chǎn)生怎么樣的影響呢? 每人每周吃下5g微塑料相當于一張銀行卡 微塑料(Microplastic),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在塑料制品使用過程中釋放,特別是食物用途的塑料制品。納米塑料(Nanoplastics)則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μm以下,體積小到可以穿過細胞膜。 雖然不會有人直接吃塑料,但食物的包裝——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等,則會將大量的微塑料直接送入人們的口中。微塑料對人的影響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被忽視,但對健康的危害卻是積年累月的。 去年4月20日,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shù)研究院(NIST)的化學家Christopher Zangmeister團隊開展的一項新研究,以食品級尼龍袋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成分的產(chǎn)品作為樣本,探究微塑料的來源及釋放情況。事實上,以這兩種成分為主的塑料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烘焙襯墊和一次性外帶咖啡杯的內(nèi)襯塑料薄膜。 結(jié)果顯示,在普通的外帶咖啡杯中放一杯100℃的水,靜置20min后,研究者在每升水中能檢測到萬億個塑料納米顆粒。也就是說,當你享用喝一杯500ml的熱咖啡或熱奶茶時,將有5千億個塑料納米顆粒進入你的身體內(nèi)! 圖片

DOI: 10.1021/acs.est.1c06768

 不僅如此,其實早在嬰兒時期,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攝入微塑料。據(jù)Nature Food上刊登的研究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估計,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制備的每升嬰兒配方奶粉中,嬰兒可能攝入多達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 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備嬰兒配方奶粉的標準,將聚丙烯嬰兒奶瓶消毒、風干,然后倒入加熱到70℃的水。在搖晃瓶子一分鐘后,他們過濾了液體并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微塑料顆粒。僅裝瓶1分鐘就能檢測到,證實了微塑料產(chǎn)生的即時性。 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沖奶粉使用的水溫會極大地影響釋放的污染顆粒的數(shù)量。當水溫從25℃上升到95℃,每升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從60萬增加到5500萬個。也就是說,水溫越高,釋放的量就會越多。 圖片

https:///10.1038/s43016-020-00171-y

 由于人們不斷地吃外賣、喝咖啡、噸瓶裝飲料,微塑料自然也不停地被攝入進人體內(nèi)。 加拿大的Kieran D. Cox教授和他的團隊以美國人飲食為基礎,根據(jù)食物消費種類以及不同種類食物所含有的微塑料數(shù)量,估算出每人每年會吃掉5萬個微塑料顆粒,如果算上漂浮在空氣中、被呼吸吸入的微塑料,那么每人每年吃掉的微塑料顆粒數(shù)量在7.4萬-12.1萬之間。按照重量計算的話,每人每周大約吃掉5g微塑料,相當于一張銀行卡的重量。 還真是活到老,吃塑料到老呢。以每周5g塑料顆粒計算,人這一輩子估計要吃下一個樂高玩具,想想還有點小刺激(bushi)。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fā)現(xiàn)微塑料的存在! 2019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線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健康志愿者的糞便樣本中檢測到了微塑料。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所有糞便樣本都檢測出微塑料呈陽性,每10克人類糞便中平均有20個微塑料顆粒。 如果光是“吃下去,拉出來”的簡單關系,微塑料倒不值得擔心。然而,實際并非如此。隨著大量研究的開展,科學家們陸續(xù)在人類切除的結(jié)腸標本,甚至胎盤組織中發(fā)現(xiàn)微塑料的存在。 更令人擔憂的是,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fā)現(xiàn)了微塑料的存在。這表明微塑料可能隨著血液流經(jīng)全身,對各器官造成影響! 圖片

DOI: 10.1016/j.envint.2022.107199

 研究者在22名健康志愿者的靜脈血中檢測到了5種最常見的塑料成分,分別是PET、PS、PE、PMMA和PP。 圖片

5種最常見的塑料成分及其來源(自制)

 在嚴格控制了采樣、樣品準備及分析過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塑料污染后,研究者在近8成志愿者的血液里檢測到了微塑料的存在(77%,17/22),平均下來,每個志愿者每毫升血樣里有1.6ug的微塑料。 測出比例最高的為PET,在50%的志愿者血液中都檢測到這種物質(zhì)的存在,血液濃度最高為2.4ug/ml,提示大部分人體內(nèi)都含有瓶裝水釋放的微塑料。 其次為:PS(36%)、PE(23%),最高血液濃度分別為4.8ug/ml及7.1ug/ml,這兩類塑料主要應用在保鮮膜、一次性泡沫飯盒、塑料杯等,表明來自食物包裝的微塑料也會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中,并且進入的量不容小覷。 最后是PMMA,僅在5%的志愿者血液中發(fā)現(xiàn),在所有志愿者血液中均未檢測到PP的存在。 圖片 這項研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發(fā)現(xiàn)微塑料的存在,考慮到血液循環(huán)在體內(nèi)四通八達,為各器官供給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帶走代謝廢物,不難想象微塑料也隨著血流流經(jīng)全身?!霸谘簶颖局邪l(fā)現(xiàn)微塑料存在”的事實,也說明了人體清除微塑料的速度是低于從外界攝入的速度。 進入血液的微塑料可能通過腎臟過濾或膽汁排泄的方式排出體外,也可能通過有孔的毛細血管沉積在肝臟、脾臟等器官。換句話說,微塑料早已無孔不入,甚至遍布全身。 腸道疾病患者糞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顆粒是健康的1.5倍 微塑料究竟會對健康造成什么樣的危害呢?這才是人們更為關心的話題。 此前,已有動物實驗證明,微塑料可以擾亂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導致出生缺陷,減少精子的產(chǎn)生,引發(fā)胰島素抵抗,并損害學習和記憶。此外,科學家們還觀察到了由于微粒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而引起的物理損傷跡象,例如炎癥。 圖片

DOI: 10.1098/rstb.2008.0281

 為了進一步探究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還構(gòu)建了模擬消化道的體外系統(tǒng),探究微塑料顆粒是否會干擾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和吸收。 結(jié)果顯示,微塑料的存在會對脂肪吸收帶來健康上的負面影響,即當脂肪與微塑料顆粒一起攝入時,脂肪的生物利用度會隨之增加,導致更多的脂肪進入血液(這可能就是外賣越吃越胖的原因之一)。此外,該研究中還顯示微塑料會影響微量營養(yǎng)素吸收、增加小腸滲透性,以及促進某些細菌繁殖等。 現(xiàn)階段,有關微塑料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試驗有限,但已初見端倪。2021年12月,發(fā)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期刊上的一項學術(shù)研究顯示,炎癥性腸?。↖BD)(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jié)腸炎)患者的糞便中的微塑料比健康對照組多,表明這些微塑料可能與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存在相關性。 研究團隊從不同地區(qū)的50名健康人和52名IBD患者中獲取了糞便樣本。分析結(jié)果表明,IBD 患者的糞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顆粒是健康受試者糞便的1.5倍?;颊唧w內(nèi)的微塑料含量越高,疾病相關的腹瀉、直腸出血和腹部絞痛癥狀就越明顯。 圖片 具體結(jié)果為:①IBD患者和健康人糞便中微塑料的濃度分別為41.8和28.0個/g dm,IBD患者的糞便中每克的微塑料顆粒比健康人的多1.5倍左右。 ②該研究共檢測到15種微塑料,以PET(用于瓶子和食品容器)和PA(聚酰胺;用于食品包裝和紡織品)為主,主要形態(tài)分別為片狀和纖維狀。 ③通過問卷調(diào)查,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并且經(jīng)常暴露在灰塵中的患者,其糞便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圖片 該研究首次表明 IBD 患者糞便中微塑料(MPs)的濃度與健康人存在顯著差異,且IBD患者糞便中微塑料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這一結(jié)果提醒人們,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可能不容小覷。 然而,“微塑料”是否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重大風險仍存在巨大未知,亟需更多相關學術(shù)領域的探究,以應對其未知風險。 眾所周知,塑料降解速度很慢,通常會持續(xù)數(shù)百年甚至數(shù)千年,這也增加了微塑料被攝入并累積在許多生物體和組織中的可能性。為了避免人類的五臟六腑變成“塑料制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盡量在生活中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及時治理塑料污染,別讓地球被塑料“攻陷”之后再追悔莫及。 參考資料:[1]Zangmeister CD, Radney JG, Benkstein KD, Kalanyan B. Common Single-Use Consumer Plastic Products Release Trillions of Sub-100 nm Nanoparticles per Liter into Water during Normal Use.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 May 3;56(9):5448-5455. doi: 10.1021/acs.est.1c06768. Epub 2022 Apr 20. PMID: 35441513.[2]Li, D., Shi, Y., Yang, L. et al. 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 Nat Food 1, 746–754 (2020). https:///10.1038/s43016-020-00171-y[3]H.A. Leslie, M. J. M. van Velzen, S.H. Brandsma, D. Vethaak, J.J. Garcia-Vallejo, M.H.  Lamoree,  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2), doi: https:///10.1016/j.envint.2022.107199[4] Talsness C E , Andrade A , Kuriyama S N , et al. Components of plastic: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animals and relevance for human health[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2009, 364(1526):2079-2096.[5]Yan, Zehua, Yafei Liu, Ting Zhang, Faming Zhang, Hongqiang Ren, and Yan Zhang. '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eces Reveal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ecal Microplastic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u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2021).(DOI: 10.1021/acs.est.1c03924)[6].APhilipp Schwabl et al. 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A Prospective Case Series.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DOI:10.7326/M19-0618撰文 | Swagpp編輯 | Swagpp

相關知識

人體 100% 發(fā)現(xiàn)!廚房海綿每月脫落上萬億微塑料,需要擔心嗎?|對話專家
開屏幫你問專家|如何應對微塑料這個“隱形的健康殺手”?
微塑料的人體富集及毒性機制研究進展
最新研究驚掉下巴:這樣喝茶=喝塑料?!愛喝茶的速看
黃藝教授團隊在大氣微塑料分布及其人體健康風險方面取得新進展
食用塑料制品對人體健康有損害嗎
泡茶包=喝塑料?打疫苗還要考慮生物鐘?
經(jīng)常點外賣,能吃出健康嗎?
每天多吃一口飯,攝入的熱量比你想得多!解密運動減肥的真相→
減肥中,不能吃的五種調(diào)料,挑選調(diào)料的四個原則

網(wǎng)址: 吃頓外賣=千億個塑料顆粒下肚!每人每周攝入的5g「微塑料」,正在摧毀你的身體 http://m.u1s5d6.cn/newsview62371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