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把因為治病造成工資、績效工資、評職稱等受到的影響看得過重,只要能及時的把病看好,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一放,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會有的。
——平羅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許東銘
“如果以犧牲教師的健康為代價來換取高質量,我寧可不要這樣的高質量。每一名教師都是家庭的支柱,教育的棟梁,社會的財富,我們一定要倍加關注健康,倍加珍愛生命,以健康的體魄為家庭、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這些話,來自寧夏平羅縣一位教育局長寫給教師的信。信的背后,是一年中當?shù)赜?名教師病逝,并且他們平均年齡不到50歲,其中一名不滿40歲。
信的背后:一名老師在加班過后猝死
從平羅縣教體局副局長張紅旗口中了解到,今年平羅縣已有4名老師病逝,最近的一起是10月13日,平羅縣第七中學一名老師在加班過后猝死。
“10月12日上午一早起來,平羅縣第七中學袁老師就覺得胸口悶,同事建議他休息休息,但他選擇堅持上班。7時許,在學校食堂吃完早飯后,他就到辦公室拿值班表準備去查宿舍,誰知剛走出辦公室沒多久,就蹲倒在地?!?/p>
張紅旗說起具體細節(jié)時,仍然感到深深地惋惜,“7點11分他倒下,救護車十幾分鐘趕到后,卻再沒能把袁老師搶救回來,他今年才40歲,還是學校的中層領導,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臟病,這次心梗猝死太可惜了”。
而其他3名教師因肝癌、膽管癌和淋巴癌去世,去世前請假在家,并未在崗。他們中年齡最大的64歲,最小的僅40歲,其中包括一名女性。
大數(shù)據(jù):只有11.7%的教師對自己的身體保護意識較強
在一項針對中學教師的調查中,結果表明,并不是年齡越大的教師疾病就越多——36—45歲,成為了老師患病人數(shù)最多的群體。
令人遺憾的是,在校教師對亞健康的認知情況較差。相關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32%的教師很關注自己的身體,58.9%的教師對自己的身體關注一般,還有9.1%的教師很少關注自己的身體。只有11.7%的教師對自己的身體保護意識較強,有46.1%的教師不到萬不得已不去看病。
這組數(shù)據(jù)給老師們提了個醒,健康的問題,不能再忽視大意了。
教師帶病上課,究竟好不好?
“這真是一位好老師,為學生奉獻一切?!薄斑@真是一位好老師,生著病還給孩子上課?!薄诩议L、媒體對教師帶病上課的一片稱贊聲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有人說“對教師帶病上班我堅決反對”,也有人說“健康的活著才是重要的”;而前者,是平羅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許東銘,后者,是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校長凌宗偉。
教師帶病上課,我堅決反對
——教育局長許東銘
這幾天,我一直在深深的反思,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教師英年早逝?質量和教師的健康是矛盾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以犧牲教師的健康為代價來換取高質量,我寧可不要這樣的高質量。我們追求的高質量,必須建立在教師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我們倡導奉獻精神,但不提倡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奉獻。
生病了要及時到醫(yī)院治療,對教師帶病上班我堅決反對。
大家不要把因為治病造成工資、績效工資、評職稱等受到的影響看得過重,只要能及時的把病看好,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一放,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會有的;反之,如果小病不看,釀成大病,造成的損失會遠遠超過看小病的代價,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筆賬我想大家都能算得清楚。
(節(jié)選自《平羅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許東銘致全縣教師的一封信》)
健康的活著才是重要的
有位朋友告訴我有位名師,身患癌癥還堅持上班,還在他的“名師工作室”幫帶青年教師。我直言不諱地說,沒有必要啊,患上這樣的病,能順順當當治療好已經(jīng)是老天的眷顧了,沒必要這么拼命的。拖垮了身體,劃不來。
有時候想想真的很好玩,我們總是提倡為慷慨大義而不顧小義,貌似你一旦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健康,或者親情的時候,你就不慷慨,不大義了??墒?,當你七老八十,或者躺在病床上呻吟的時候,誰會想到你當初的慷慨與大義呢?健康的活著才是重要的。
當我們決定什么的時候,面對的可能是種種不同的未來。我將選擇向東,還是向西,亦或是選擇站在原地不動。這就是個人的態(tài)度了。
我們沒必要苛求別人如我一樣的選擇,我們能做的只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選擇其實就是一種態(tài)度,現(xiàn)實中,我們行走的方式往往無法選擇,因為我們生活在許許多多可見與不可見的制約中,唯有態(tài)度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節(jié)選自《凌宗偉:健康的活著才是重要的》)
內容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處理。
免責聲明:
轉自網(wǎng)絡,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編輯 | 宋琳琳
責任編輯 | 劉樹靜
欄目投稿聯(lián)系:宋老師
郵箱:songlinlin@laoshizouqi.com
微信:Hello_Gege12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