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青稞糌粑

青稞糌粑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17:14

青稞糌粑

糌粑像炒面,但不是炒面,是由一種炒熟的青稞粒磨制而成。糌粑,藏語音譯,意為“炒面”。藏族民間傳統(tǒng)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將青稞曬干炒熟后,經(jīng)過水磨加工即成糌粑。根據(jù)口味,磨成粗細不等,也可去麩皮磨成精制糌粑。糌粑又分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混合糌粑幾種。以青稞精糌粑為上品,一般是過節(jié)或招待客人食用。糌粑的食用方法,先將少許酥油茶倒入碗內(nèi),再加些酥油、細奶渣和白糖,最后將糌粑盛入碗里,隨即用左手拿碗,右手在碗里不斷的來回抓拌,拌勻后捏成小團即可食用。糌粑具有營養(yǎng)豐富、攜帶方便等特點,是生活在高原藏族人民的一種最方便的食品。出遠門時,只要懷揣木碗或糌粑口袋,帶上糌粑、酥油和干奶渣等,無論走到哪里,不用生火煮飯,僅以清水代茶,就能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糌粑美餐。

炒青稞有一個復(fù)雜過程,先要對青稞進行精選,把其中的癟麥粒、野生植物籽、石子、土塊等其它雜物除去,留下飽滿的青稞麥。

炒青稞工具,首數(shù)大炒鍋,呈凹狀直徑40公分左右,二是鍋開篩,鍋底部布滿小洞,其作用是漏出細沙,可以將青稞粒與沙子分開。此外還有一個“T”形木制工具,長約40公分,橫梁部分一側(cè)開有兩頭相通的槽,可以用以端鍋、撥動燙沙子。

炒青稞的灶是土坯砌成的,呈“串”字形,一排3、4個灶孔,灶孔大小、形狀與炒鍋等。點火后,一般將所有的灶孔都放上炒鍋,既可按順序炒來,流水作業(yè),充分利用能源。

炒青稞前要做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將沙子炒燙——將適量的沙子攤開在炒鍋內(nèi)以旺火加熱;二是把青稞過一下水——把青稞倒入陶罐內(nèi)并加水,片刻后,將陶罐底部出水嘴兒中的填塞物掏出,放掉水。這樣既達到了對青稞稍加清洗的目的,又使炒出的青稞能膨脹開來,并有酥脆的效果。

炒青稞時,將適量的青稞(約一捧)堆放在炒鍋的細沙上,當(dāng)沙子燒得相當(dāng)燙時——這一溫度的掌握全憑操作者的經(jīng)驗或感覺,操作者用“T把”的槽口咬住炒鍋沿,兩手持木柄,端起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像內(nèi)地烹飪大師那樣顛著炒鍋。剎那間,顆顆燙沙與粒粒青稞碰撞,劈劈叭叭響個不停,似過年放小鞭,聲音那么清脆,那么爭先恐后,渲染得空氣都熱烈、歡快起來。經(jīng)幾次顛炒之后,便迅速將這依然“充滿活力”的一鍋倒入鍋形篩內(nèi),并立即將沙子篩回炒鍋里,鍋形篩里剩下一堆咧著嘴“笑”的白花花的炒青稞。

把炒好的青稞磨成粉,就是糌粑。

磨糌粑多用水磨。你若看見河邊支流上坐一孤零零四方方的房子,房子上插有幾多五彩小經(jīng)幡;你若遠遠聽見單調(diào)的無休止的時而跳起的“嗒嗒嗒嗒”聲,間或伴有一兩聲清脆的鈴鐺響那就是水磨房了。

水磨房里,粗糙的四壁墻上房梁、椽子、檁子、柱子、門窗等等,所有的地方都落著厚厚的一層糌粑粉,碰哪兒,哪兒是一片白。

除了水磨,還有手磨。手磨不大,用人力轉(zhuǎn)動。由于它攜帶方便,不受自然條件約束,所以牧區(qū)多用。

相關(guān)知識

青稞酒、糌粑、青稞餅……一起探秘青稞美食世界!
青稞粉(糌粑)的全能營養(yǎng)餐的做法和步驟圖解
【聲聲慢】青海人為何鐘愛青稞
青稞制品消費提示
青稞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
青稞的功效與作用
舌尖上的青稞
古城旁小店,奶渣青稞餅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青稞餅、奶茶、面粉……從一粒種子到時尚美食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青稞餅、奶茶、面粉……從一粒種子到時尚美食

網(wǎng)址: 青稞糌粑 http://m.u1s5d6.cn/newsview54866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