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想要控制好糖尿病,飲食控制是根本。而雜糧在糖尿病飲食中,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粗糧升糖指數(shù)相比白米、白面低一些;另一方面,粗糧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延緩血糖升高,并且可以增加飽腹感。
那除了常見的燕麥、小米、玉米等常見的雜糧外,小編再給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西藏高原的“超級網紅”——青稞。
穩(wěn)糖高手別錯過
青稞是西藏人民對當?shù)芈愦篼湹乃追Q,屬禾本科作物,是大麥的一種,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早在《本草拾遺》中就記載其“似大麥,天生皮肉相離,秦隴以西種之”。
它具有“三高兩低”的特性:高蛋白、高維生素、高膳食纖維、低糖、低脂肪。
01
能穩(wěn)糖
青稞有“控糖能手”的稱號,這主要得益于其富含的β-葡聚糖。研究發(fā)現(xiàn),青稞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能達到5.25%,最高可達8.62%!是咱平時常吃的小麥的十幾倍,比β-葡聚糖大戶——燕麥還要高一點。
β-葡聚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很強的吸水性和黏性,在人體內不容易被消化,可以延緩腸道中糖類物質的吸收,從而使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變慢,有助于調節(jié)血糖水平,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02
護血管
青稞中的鉀含量高達644mg/100g,是小麥面粉的5倍,稻米的6倍。它對于調節(jié)血壓、穩(wěn)定體內的離子平衡十分有幫助。
另外,β-葡聚糖通過降血脂和降膽固醇的合成預防心血管疾病。青稞除β—葡聚糖外,還含有一種專門的膽固醇抑制因子。
03
護腸道
青稞的淀粉中有不少于1/3的抗性淀粉,這不僅能進一步降低青稞消化吸收的速度、控制血糖上升,對腸道環(huán)境的健康也是大有益處的。
當抗性淀粉進入大腸后,能被益生菌分解吸收,有效增加其繁殖能力,增強腸道細胞的免疫力。同時它還能抑制大腸桿菌的發(fā)育,有利于保護腸道健康。
04
補鈣補鐵
青稞鈣含量也達到了驚人的113mg/100g,比牛奶的平均鈣含量107.0 mg/100ml還要高!有利于保護骨骼,預防骨質疏松。
青稞的鐵含量高達40.7mg/100g,比豬肝(23.2 mg/100g)、鴨血(30.5mg/100g)還高,是非常好的補鐵來源。
05
強免疫
青稞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高達1200-1500mg/kg,包括苯甲酸類、肉桂酸類、原花青素、類黃烷醇以及氨基酚等。
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而且,青稞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人們食用它以后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可以提高人體內吞噬細胞的活性。
多樣吃法別錯過
青稞的吃法十分多變,不僅能直接煮熟后當主食吃,也能制成青稞粉做各式面食,還能釀造成青稞酒~
01
青稞雜糧牛乳粥
食材:青稞50克、小米25克、大米25克、腐竹2條,順德牛乳2片,陳皮1片、生姜3片,龍眼肉10粒
做法:青稞、小米、大米清洗干凈,腐竹泡軟。把青稞、小米、大米小火煲半小時,把其他材料放入再文火煲1小時即可。
02
青稞炒牛肉
食材:青稞、牛肉、胡蘿卜、豌豆、蔥姜蒜
做法:用蒸熟的青稞米,搭配上腌制后軟軟嫩嫩的牛里脊肉,還可以加入胡蘿卜丁、嫩豌豆等增色調味。鍋中炒香蔥姜蒜,將牛肉下鍋大火滑炒幾分鐘到八成熟,再加入青稞米、胡蘿卜丁、嫩豌豆等,翻炒幾下熟了就可以出鍋啦!
03
鮮芋青稞牛奶
材料:芋頭、青稞、牛奶
做法:將青稞米浸泡一夜,芋頭煮熟,搗碎成芋泥。將泡好的青稞煮40分鐘開花。在杯底放入芋泥,再放入牛奶和煮熟的青稞米即可。
青稞吃之前都要經過淘洗和浸泡這兩個步驟,只有浸泡時間充足才能讓煮出來的青稞更加有口感,否則青稞就會干澀、難以下咽。因此建議煮食之前至少將青稞浸泡3小時。
注意這些事
怎么挑選
青稞有白色、黑色、紫色等種類,和其他植物類似,通常青稞顏色越深,其中花青素、黃酮類的含量越高,選購時可優(yōu)先考慮深色青稞。
有些人不適合
青稞雖然好,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作為粗糧谷物,它也是相對比較難消化的。所以腸胃功能比較薄弱的人群并不適合把青稞當主食來吃,以免增加消化負擔,引起腹脹、腹痛等不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