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人民網】半世紀碩果累累 二十年“虎骨”歸來

【人民網】半世紀碩果累累 二十年“虎骨”歸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23:51

對于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而言,2012年是一個豐碩而輝煌的歷史結點。

這一年,是西高所建所50周年的大喜之年,也是西高所獲得衛(wèi)生部批準的首個國家一類新藥材“塞隆骨”研制20周年,更是清朗ZY-7、塞隆骨肽、巴達含片、野生白刺籽油等一大批西高所科研成果實現(xiàn)轉化和應用的高峰之年。

在建所50周年慶典上,西高所張懷剛所長以“艱苦奮斗譜春秋 牦牛精神鑄輝煌”為題,對西高所50年的科研歷程進行了回顧和展望。自1962年到2012年,西高所人扎根高原,默默耕耘,在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以青藏高原眾多珍稀獨有的生物資源為研究對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高原生態(tài)學、高原生態(tài)農業(yè),尤其是在藏藥材和藏藥產品的標準化研究,以及特色生物資源的高效持續(xù)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共取得科研成果317項,獲獎成果135項,其中國家獎 15 項;發(fā)表論文3735篇,出版著作121部。

西高所研制的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一類動物新藥材——塞隆骨,更是在2012年實現(xiàn)了科研突破,完成了第五代產品轉化。

由西高所第八任所長張寶琛院士領銜研制的“塞隆骨”科研項目,是國家“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以生活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低壓缺氧、晝夜溫差大、太陽輻照強烈的極端環(huán)境、穴居于海拔4千多米地區(qū)凍土層中的高原鼢鼠(藏名:塞隆)的骨骼為核心原料,對照治療骨科疾病的傳統(tǒng)“圣藥”——虎骨,進行了為期10年的對比試驗觀察。

研究發(fā)現(xiàn),“塞隆骨”的性味、功效、蛋白質成分和含量與虎骨幾乎一致,“塞隆骨”對骨骼韌性和骨損傷的修復能力上則明顯高于虎骨。在各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對比上,二者也極其相似,在A、B、C蛋白群落、骨誘導因子、骨誘導蛋白的含量等方面,塞隆骨甚至優(yōu)于虎骨。藥理實驗結果進一步表明:在1:1原料對比下,抗炎、鎮(zhèn)痛、促進骨折愈合及增強機體抵抗能力方面,塞隆骨具有與虎骨同等的藥效,其中止痛、消炎效果更是虎骨的2倍!

上萬次的實驗分析證明,塞隆骨與虎骨具有相同或更高的藥用價值,這使塞隆骨無可爭議地完全可以替代虎骨。

塞隆骨由此成為衛(wèi)生部批準的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一類動物新藥材,作為虎骨替代品入藥。其科研項目,實現(xiàn)了1個國家一類新藥材、1個國家一類新藥,2個國家3類新藥的成果轉化,獲得了中國科研界的最高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三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jù)西高所新藥研發(fā)課題組組長陶燕鐸研究員介紹,西高所的科學家并未滿足于以往的成績。以“塞隆骨”為例,至今已進行了持續(xù)20年的深度研究,“塞隆骨”藥用科研成果已經從原骨架浸泡藥酒的第一代、原骨架水提粗提物壓片等制品的第二代、原骨架醇提粗提物壓片等制品的第三代、原骨架水提+醇提粗提物壓片等制品的第四代,發(fā)展到了今天的第五代產品“Renascent Bone”。

“Renascent Bone骨 復活骨肽”,以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專利技術和工藝為手段,提取高含量高活性SLG骨肽及SLG骨油高活性透骨因子,分子篩分離不同分子量提取物再配比后包合制成。其成分活性高效、藥效充沛,骨肽含量高達60%,效果遠高于以往產品。能迅速消除風濕、類風濕、滑膜炎等骨關節(jié)炎癥;營養(yǎng)與修復骨膜,改善骨通道、增加骨營養(yǎng)、增加骨密度;增強軟骨滑膜營養(yǎng),修復損傷的關節(jié)軟骨。用于風濕類風濕、骨損傷、骨質疏松、骨關節(jié)病、肩周炎、頸椎炎、腰肌勞損、骨刺、骨折等骨病,抵抗骨衰退,維護骨健康。目前僅在藏區(qū)和北歐專業(yè)市場銷售的“Renascent Bone”是其唯一代表,售價更是達2000歐元/套。

以甘于奉獻、勇于創(chuàng)新為核心價值觀,以“不畏艱苦、忍辱負重、不計報酬,但求奉獻”的高原科研“牦牛精神”為鼓舞,西高所人還獲得了自國家“十五”項目“抗動脈粥樣硬化新藥的開發(fā)及其藥理機制研究”項目成果、國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原特色生物資源高值開發(fā)關鍵技術示范”轉化的科研成果“清朗ZY-7”、“白刺籽油”、“巴達含片”、“藏地圣茶”等十多個最新科研成果,成為2012年西高所響應國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科技成果以人為本”指導方針最為直接和有力的體現(xiàn)。

半個世紀的艱苦歷程,創(chuàng)造了西高所輝煌的今天,五十年的科研攻關,帶來了今天累累的碩果。剛剛歡度50年“生日”的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正在滿懷激情地大踏步跨入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及中科院“創(chuàng)新2020”規(guī)劃的嶄新篇章,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為國民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知識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飲食結構與營養(yǎng)分析
低脂飲食:一場半世紀的騙局
越累越胖,越胖越累?中年男士如何避免“過勞肥”?
緩不過來的累?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低脂飲食”,曾是一場半世紀的騙局
累!累!累!長期疲勞,你的身體真會……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我今年二十七八歲背景音樂,我今年二十七八歲 下載,我今年二十七八歲文章
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過度勞累 張銳辭世或敲響健康警鐘
跑步不累還快的秘訣

網址: 【人民網】半世紀碩果累累 二十年“虎骨”歸來 http://m.u1s5d6.cn/newsview529554.html

推薦資訊